致外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2020-03-02 20:45: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致 外 出 流 动 党 员 的 一 封 信

流动党员同志们: 你们好!

值此春意盎然之际,沐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春风,你们怀着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带着家乡父老的殷殷希望,告别父母妻儿,离开家乡,踏上他乡热土,融入到发展经济的大潮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汗水,为一方建设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当前,县委决定在徐圩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这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为了让外出流动党员都能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以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徐圩村支部决定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以“抓好服务创环境,以镇带村促发展”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创新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

为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 特以《致外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的方式,并采取电话动员、邮寄、张贴活动通知等形式,动员组织广大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抓好服务创环境,以镇带村促发展”主题活动。中共徐圩村支部要求你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该项活动,自觉接受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同时也希望你们随时随地参加组织生活,学习理论、交流讨论,咨询党的各项涉农政策和返乡创业政策、民生工程等各类信息,并及时通过各种形式向家乡反馈致富信息、用工信息、招商引资信息或促进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以求增进交流,共同进步,促进发展,共建我们大家美好和谐的家园。

我们郑重承诺:无论你们身处何地,只要你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帮助。

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期待你们经常与家乡联系!祝愿你们创业有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中共杭埠镇徐圩村支部

2011年4月2日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促进农村农业显著增效

——徐圩村关工小组做实科技进村事迹点滴

徐圩村地处杭埠镇街道西侧,全村1523个农业人口,11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庄,928亩耕地面积,交通方便,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多种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目前,这个村有优质粮油、早地蔬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花卉苗圃、优质林果等农业生产项目,全村经过了“十位一体”的农田综合整治,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这个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各项素质较好,近几年来,村两委为全面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由村关工小组带头,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的各类培训达30多场6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村关工小组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养殖科技水平为核心,加大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技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业科技培训中,关工小组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搞好组织的协调工作,按年初的培训计划:结合农时,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全村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这个村依托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组织农技专业人员进组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根据本村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以种植、养殖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化学促控新技术,生物有机肥的使用,以及家禽家畜常见病的防治等,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

在培训过程中,关工小组一班人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措施:确保培训注重实效,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见缝插针地开展各项实用技能培训: 首先是全村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村两委以关工小组带头成立了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修订了培训工作的年度方案,对培训的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确定专人抓落实。

其次是抓住重点,整村推进,因地制宜,以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大农户,花卉种植户的发展模式,举办各种形式的现场培训,以测土配方为契子,着重培训农作物的合理配方施肥,重点培养技术骨干村民,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

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

三是加强宣传,形成氛围: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必须狠抓广大农民的培训工作,做好典型引路,积极引导广村民自觉参加关工小组开展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做到点面结合,辐射带动,使更多的村民在培训中得到实惠,通过宣传、培训,营造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良好氛围。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科技培训,村民们的整体科技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培训成效显著。同时,也带动了很多农户扩大种养殖的规模。如这个村的新民新庄二个组通过蔬菜种植专业培训学习,扩大了蔬菜面积达八十多亩,年亩均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油菜种植大户周小华,通过培训学习,在本村承包了近400亩的耕地,采用了良种良法的科学种植技术,实行配方施肥,化学促控,降低了种植成本,大大提高了粮、油单产,亩增效益120多 元,2008年度,该户种植业纯收入高达12万多元;花卉种植大户丁增义由于种植的品种不合格,品种单一,原先几乎坚持不下去了,准备改行,通过花卉专业人员的培训学习,2008年度,几十亩的花卉苗圃又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火热景象,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多万元,养猪大户郑成斌,原先总是因为猪生病,死亡率高,前年还死了二头母猪,无法上规模,通过近二年的培训学习,养殖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把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采用“预防为主,结合防治”的猪病预防措施,采用了科学合理的饲料混配技术,病猪少了,成本降了,规模上了,效益高了,该户生猪养殖由原先的存栏不足十头,猛增到年出栏生猪二十多头。目前,他又开始养起了肉养。进一步拓宽了生财的路子。

通过关工小组组织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村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村民们的致富本领,使村民们的生产经营思维有了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使我们认识到科技的注入,对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必将产生深远而又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科技才是奠基石之一。

二零零八年度以来,这个村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表扬,被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列为“舒城县农村信息化试点村”,配发了电脑和打印机一台套,为今后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同时“农家书屋”的建立又为全村农民提供了用之不揭的知识源泉。目前村关工小组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在上级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已经拟定出新年的工作计划,准备在来年的农村科技培训方面再开局面,

再上台阶。为新农村和两个文明建设发挥老同志们的优势和余热。

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材料]

致全市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5.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致全体外出党员的一封信

致在外流动党员的一封信1

《致外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doc》
致外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