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

2020-03-01 16:00: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

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是儿童开始接触社会、开阔眼界、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而今,受社会观念和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演越烈,完全不顾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小学生的行为规则要求幼儿园儿童,不断灌输小学的各种知识,大量的拼音识字计算挤占了幼儿游戏时间、耽误了开发幼儿智力的最佳时机。如果任由这种教育方式的蔓延,必然会对幼儿的正常教育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利。

什么是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它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强行转变幼儿的思维方式、思维逻辑和行为准则,不利于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兴趣的培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是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摧残,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正常发展。

一、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

幼儿生理学、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早已证明,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神经系统功能、认识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过早地把小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珠脑心算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必然使儿童失去接受世界的兴趣,丧失主动性与创造性,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限制思维的正常发展水平,形成做事机械、教条的习惯,严重的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

二、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超前往往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进一步学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会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幼儿进入小学后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学习,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

态度等。

三、降低幼儿学习兴趣,影响小学教育效果

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内容不同、要求不

一、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不仅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过于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教育小学化则过多地重视了听说读写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这些被忽视的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思维教育、爱心教育、探索周围世界教育、社会交往教育、自主自理教育、自主活动教育等。 为遵循幼儿生长发育和教育规律,根据《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意见》通知精神,我园将严格杜绝“小学化”倾向,规范办园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要消除“小学化”倾向,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1.依法治教,规范办园行为

严格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划分年龄班并严格控制人数实行小班化:小班(3—4周岁)25人、中班(4—5周岁)30人、大班(5—6周岁)35人。

2.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保障身心和谐发展

我园倡导的是“爱的教育”,并将“让爱更多一点”的核心价值观及大爱文化融入到环境的创设中。对幼儿的教育,不应以知识的累加为目标,而是借助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与思维品质,以此来追求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到底是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赢在终点?注重素质教育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如何对素质教育进行实施?

我园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实施素质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即课程” 。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随时随地为幼儿渗透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养成热爱生活的习惯。

情境教育:通过更多的场景创设与材料投放,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参与的身心需要。培养幼儿动口、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差异教育: 保持“个性”是每个幼儿的权利,承认差异,认同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具有“个性化的发展”是教师的义务。“差异教育”真正实现了公平与平等教育、扬长与补短的教育。

互动教育:教育走向开放,“交往”是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手段,“体验”是幼儿交往天性的需求,“互动教育”,更关注的是幼幼互动、师幼互动、家园互动中幼儿人际关系技能的发展。

养成教育:一切规范、规划、守法、自律、理解与兼容都源于各种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让幼儿的成功,成为发展的必然。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幼儿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另外幼儿教育倡导的是思维能力的创新与提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幼儿,能做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幼儿潜力大,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等。但是,我们要思考现象的背后:幼儿对数概念是否真正理解?这样的优势能持续多久?早催熟的幼儿有多少后劲?究竟是何种类型的早期经验才能决定着幼儿以后的发展,是知识技能,还是内隐的潜质?其实幼儿园阶段花大量时间训练的算术技能,在小学一年级的优势显示不到半年。4个月会爬的幼儿和6个月会爬的幼儿,长大后走路并没有什么区别。3岁会背唐诗的幼儿不一定比6岁会背唐诗的幼儿更有可能成为作家。每个幼儿的情况不一样,开发得早,只能说起步早些,但起步早如果走得慢,优势也保持不了多久。相反,起步晚一点,但后劲足,大步流星,也许走得更远。幼儿园不仅仅是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更要为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也就是说是为每个幼儿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是20年以后社会的主力军,那么我们所给予幼儿的东西能否保证20年以后还是有用的,或者说还能受益的,这是我们从事幼儿教育和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思考和关注的。

教学活动组织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坚决执行“六个不准”:

(1)不准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用书进行教学活动; (2)不准教学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珠脑心算等小学教学内容; (3)不准给幼儿布置小学化家庭作业;

(4)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 (5)不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

(6)不准在正常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内举办收费性质的兴趣特长班; 幼儿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而幼儿园中的“小学化”倾向带给幼儿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超负荷(超年龄段)的学习无疑拔苗助长,学习的内容和教育方式给幼儿心里带来压力,有损幼儿心理健康,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过早的学习一年级的课程,幼儿到了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就会养成不动脑、不思考、死记硬背、心浮气躁的不良习惯。当他们的“储备”用尽时,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习动力没有连续性,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随之产生。同时,过早让幼儿用笔书写汉字,易影响手部肌肉的发育,并造成握笔姿势不正确,日后难以纠正。这种方式的教育只注重写字、算题这些单项内容的训练,剥夺了幼儿接受更多知识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有的家长认为:要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 人生是一场比赛吗?为什么不可以把人生看成是一次旅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每一天都有自己的意义。为了将来的某一天而牺牲掉前面的任何一天,都是一种损失,这意味着很多生命的乐趣和意义,都同时被省略掉了。为了让幼儿在学习的道路上跑得更扎实,更稳健,更长久,我们应更多关注幼儿的良好习惯、规则意识、交往能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以上家长的教育误区以及社会上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之势,我园坚决支持上级教委《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意见》通知精神,严格杜绝“小学化”倾向,规范办园行为,但是从幼儿园迈向小学对幼儿来说是一道门槛,虽然小学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延续,毕竟有所不同,幼儿面临着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型。为使幼儿顺利升入小学,我园每年大班下学期都会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为顺利升入小学进行心理和能力引导和准备。例如:参观小学;小学生联谊会;邀请小学教师进课堂等活动。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重能力培养轻知识传授,注重幼儿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守时习惯的培养。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搭一架梯子。

尊敬的家长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幼儿健康茁壮成长撑起一片更为广阔的蓝天,让他们自由愉快的翱翔!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讲座材料

实验小学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措施

实验小学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措施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活动方案

坪东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措施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如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培训小结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doc》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