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用为导向

2020-03-03 06:44: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以实用为导向,狠抓教育信息化下的

——“装备”的常态应用

教育信息化事业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组成部分,是一场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不仅能破解当前教育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而且是保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发展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教育信息化装备的管理和应用这两只“拦路虎”,如何化解这两个难题事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成败。为此,学校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这个总体目标,把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心从“基础建设”向“管理、应用”转移。在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的同时,重点做好教育技术常态化应用和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加快促进我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提出“顶层设计、三层实施”的方案。,也就是以基础教育信息化三年建设计划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布局,分“落实层、探究层、拓展层”实施。

1、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落实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依托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平台,结合我县“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规范”、“信息化设备月报”制度,明确学校管理人员职责,做到“人员有分工、设备有编号、事事有记录、月月有分析”。加强对管理员的培训考核,逐步开展认证机制,管理员持证上岗。使我校信息化设备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2、依托“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开展常规教研活动,促进教研、教学常态化应用。安徽省“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是全省教育资源的汇聚、应用、再开发的“大本营”。广大教师、教研人员通过注册平台、开通个人空间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促进信息技术手段在教研、教学常态化应用。

3、依据我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意见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考核方案。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必备的技能,作为新任教师上岗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考核的内容依据。

4、在设备资金投入上重点向保障现有设备运转,保障村教学点教师基础环境建设上倾斜,重在补缺补差。尽管我校总体硬件条件较好,但也有偏远教学点比较薄弱,2015年重点保障这些教师的办公电脑,消除与中心校教师在基础环境上的差异。

5、建立管理和考核机制,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将教育信息化考核纳入教师考核,制定我校校教育信息化考核细则,涵盖六个类,43个评分点,通过对指标的细化,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激励机制,激发了教师应用的积极性。

曾经以为

正心以为本

一直以为凭良心

大学何以为大学

行动导向

结果导向

利益导向

工程导向

利益导向

我以为爱情诗歌

《以实用为导向.doc》
以实用为导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