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及与时俱进

2020-03-03 11:01: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及与时俱进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相容相通的一面, 而非完全对立、矛盾。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并未过时,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互利属性是相一致的 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人”,他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这正如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所说“我们之所以有饭吃或有酒饮,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爱,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打算”。马克斯·韦伯认为,源于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追求利益和效益最大化的精神),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经商营利活动是上帝赋予个人的现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自利或利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市场经济是按自利或利己原则运行的,是由“经济人”的自利或利己动机驱策的经济。这与雷锋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舍己为人”的利他动机似乎是矛盾的。但市场经济的自利或利己原则又包涵利他的一面。因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在交换中必须遵循两条基本规则,“第一,相互交换规则,即有支出必须有收入;第二,自愿交换规则,即任何交换,任何权利的相互转移都不能是交换各方出自非自愿,不能出于被迫。”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完全以自利或利己方式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每个经济主体都有自利心,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经济活动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实际进入的是一个“合理竞利和互相需要的体系”,其自利或利己的动机会受到制约,纯粹的“利己”或“自利”是不可能的,每个经济主体必须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是互利共赢,经济主体要获得自己的利益,就必须为他人生产,为他人提供效用,满足他人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谁能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谁能更好地为他人服务,谁就能获得较多的利益,为此经济活动主体必须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观念和行为,否则只能获一时之利,无永久信誉和利益。市场经济在客观上仍然要求服务的观念、精神和行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互利属性与“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是相容相通的,雷锋精神并未过时。

其次,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中“道德人”的本性是一致的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交换经济,人们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各自的效用,在交换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某种行为准绳。这种行为准绳,“首先是彼此互不损害利益,彼此互不损害或在法律明文中或在默喻中应当认作权利的某些相当确定的利益”,因此,市场经济允许经济主体通过向他人、社会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并在市场中实现交换以获得利润或利益,但又要求经济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过程中,必须尊重他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和权利。只有这样,不同利益主体的平等互利关系才能够形成,各自的利益追求才能够真正得到实现。如果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势必造成对他人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最终个人自身的利益也实现不了。因此,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不仅要言利和竞争,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德性”或道德,在经济活动中以合法的、合乎道德的手段、方式实现自身的利益。不但如此,在市场经济中,道德还是一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本,正如美国学者福山所指出的“普遍的社会信任和伦理规范可以在无形中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或‘额外交易成本’。”从这一角度看,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效益经济,同时又是“道德经济”;经济主体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他在追逐自身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必须用严格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要求自己,在经济活动中始终把交换对方看作是平等参与竞争与合作的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为交换他方的利益着想,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不坑蒙拐骗,不假冒伪劣,不行贿受贿,通过为他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实践来赢得市场。这与雷锋的诚实信用,乐于助人,善待他人等精神是一致的。

再次,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

在市场经济中,要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必须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生产要素自由地流动。因此,市场经济鼓励和倡导劳动力这一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在各行业、部门、企业之间自由地流动。这就要求劳动者敢于冒险,敢于流动。这似乎与雷锋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的“钉子”精神和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做一颗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不一致。但我们应看到,市场经济虽然要求、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但又要求这种流动必须是有序的,而不能是过于频繁的。如果劳动力的流动过于频繁、无序,不仅对劳动力资源是一种浪费,而且会使劳动力使用成本增加,造成市场的无谓损失,最终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支持、鼓励劳动力适当有序的流动的同时,要求在岗的劳动者积极发扬“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职业道德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道德要求与雷锋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的“钉子”精神及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螺丝钉”精神是一致的。雷锋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与新时期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一致的。诚然,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消费需求的增加可以拉动投资需求的扩大,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适当增加消费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国家综合国力不够强大,社会物质财富不够充裕,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创业时期,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因此,我们除了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适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必须有部分积累,用于进一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不能全部吃光用光。如果消费水平太高,超越国家发展水平和个人经济能力,缺乏必要的积累,就有可能损害经济的持续发展,因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还必须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仍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还必须艰苦奋斗,不能搞奢侈消费和炫耀性消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实质是为人民谋利益,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与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一致的。因此,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弘扬雷锋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有的人都应该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杜绝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

最后,弘扬雷锋精神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效益经济,由于利益的驱动,特别是个人利益的驱动,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效应。如由于市场调节只具有短期性,它不可能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和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问题。这种缺陷必然会使市场经济中的人们产生只顾眼前和急功近利的价值导向。又如由于市场经济只关心个人、企业的部分利益,而不顾社会的公共、整体利益的缺陷,会在经济生活中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错误思想,出现外部不经济及公共产品等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以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经济生活中出现许多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如环境污染、恶性竞争、合同欺诈、行贿受贿、坑蒙拐骗等。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严重地危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大大地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影响了国家、社会、人民整体利益的实现。

怎样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呢?当然首先要依靠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整治经济秩序。但同时还必须依靠道德力量的制约和调节。因为法治属于外在控制,是他律、外律,它以国家暴力机构为后盾,依靠强制性手段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法治手段是首要的必须的,但又不是唯一的、全部的,它不能完全担负起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而且用法治手段调节,一般属于事后性调节。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法治手段调节、整治经济活动和秩序是消极的。道德手段在经济调节活动中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诉诸经济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的调节”,是自律、内律,是事先的积极的调节。必须把法治手段和道德手段结合起来,把道德手段作为法治手段的重要补充。用道德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和经济秩序,主要是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通过社会舆论、宣传教育、榜样示范等方式使人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使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自觉地按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为,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经济活动中提倡和弘扬雷锋的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诚实信用等精神,可以提高经济活动主体的道德水平,特别是职业道德水平,使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步为人们所认同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信仰,成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行为。长此以往,经济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和现象就会慢慢减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来源:陈晓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及与时俱进》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4期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塑造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雷锋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问题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弘扬雷锋精神的问题

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论雷锋精神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误区及价值取向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的素质结构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及与时俱进.doc》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及与时俱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