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路镇创建园林小城镇工作总结

2020-03-02 01:49: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常路镇创建园林小城镇工作总结

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镇委、镇政府立足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建设园林小城镇”的意识,坚持把创园林小城镇镇活动当作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来落实,把创建园林小城镇的工作成效,作为检验领导班子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是否有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全面落实和完成各项创建目标和任务,我镇成立了创建机构,划拨专项资金,全镇上下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努力创建现代化园林式小城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绿地系统规划已确定镇区绿化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点是指公园、组团绿地和街头绿地,线是指道路绿化、沿河绿化和防护林带,面是指普遍绿化。规划形成“二园、五点、四线、一环”的绿化格局。使绿地服务功能更趋完善。根据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利用外围自然条件优势,加强河道两旁及其他低洼地种植防护带及果园,初见农田林网化,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加强堂阜河,常路西河两侧的绿化带建设,绿线控制为10米,堂阜河镇区段蓝线控制60米。

二是保护。根据《文物保护法》制订了对文物古迹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办法,全镇共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1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现均得到妥善保护。同时开展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被保护工作和水资源综合整治工程。城镇自然山体、水体、植被等保护良好。镇政府还制定了《临沂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我镇共有城市古树名木10株,其中一级古树5株。现均已建档挂牌,并落实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百年住宅”的要求对城市建筑、构筑物风格外观统

一、和谐美观。镇政府制订了户外广告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制度健全,效果良好。

三是管理。镇上加大绿化执法管理力度,成立了执法队伍制度健全,程序合法、执法严格,有效地杜绝了侵占绿地、砍移树木等违章违法行为。镇政府制订出台了《常路镇启用城市绿化审批专用章和绿化合格专用章的实施意见》(即“绿色图章”制度),对城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进行规划审批,近几年来共审核绿化工程验收绿化工程5项,其中绿地率指标达到省定标准的占70%以上。同时,我镇还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建设“百年住宅”,形成了城镇独有的建筑风格。

四是绿化。近几年来,三项城镇绿化指标逐年增加。2008年底,我镇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4060人。共有城镇绿地4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4公顷,居住区绿地5公顷,单位附属绿地6公顷,道路河道防护绿地8公顷,生产绿地10公顷,风景林地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0.66%,绿化覆盖率35.56%,人均公共绿地7.5平方米。对照省级园林城市规定标准均已达标。其次镇政府制定出台了《常路镇城市绿地建设规范》,执行情况良好。植物配置形式多样,植物群落丰富多彩,地形设计科学合理。继承传统、探索创新,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显著。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材料符合生物气候带及物种多样原则,做到适地适树、科学配植,既积极引进植物新品种,又不赶时髦,盲目大量引进种植不适宜本地区气候特点,不能正常生长的品种,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做到植物配置科学合理,景观优美。绿地建设中注意体现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同时因地制宜,普遍开展了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和立交桥绿化,绿化的总量、体量适宜合理,成效显著。通过合理规划,分期建设,目前我镇街头绿地布局已日臻合理均衡,基本满足了市民群众的游憩需要。保证了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科学合理。2004年镇政府又制订出台了新的《常路镇公园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公园管理体制。目前各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设施维护良好。再次加大道路河道绿化、亮化。我镇共有城镇道路7条,总长20公里,已全部绿化,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0%。道路中主干道2条,长4公里,次干道5条,长16公里。达到城镇建成区道路绿地率、达标率,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同时,堂阜河两岸普遍进行了堤岸绿化,并建有滨河绿地多处,形成了特色的绿色风光带。最后对居住区、单位绿化及生态防护绿地加大了建设力度。在居住小区绿化方面我镇有居住小区1个,居住区绿地总面积0.12公顷,平均绿地率为32.2%,已绿化达标近几年来,村、社区、居委会广泛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美化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在单位绿化方面我镇有庭院的单位共6个,绿化达标单位6个,有市级园林式单位19个。各单位普遍开展庭院、墙面和室内绿化美化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和城镇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我镇建有城市防护林和绿化隔离带面积共602.4公顷,其中城镇外围绿化隔离带53公顷。在生态绿地防护方面,通过建设堂阜河、振兴路、常兴路等防护林带,已基本形成了城市绿化防护体系,各类防护林带、绿化隔离带已开始发挥生态功能,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绿化格局。村区域山林和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生态系统也得到有效保护。对镇驻地和各村主干道实行了全日保洁制度,清除积存垃圾,日清运率达到80%以上。认真查处了公园、商业街等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清除了卫生死角。积极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圈,集中清除村里“三堆”。城市各项环保监测指标都已达到或超过了规定标准,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大气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现已成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在全民义务植树方面,每年三月十二日组织全民到聚良山、南山进行义务植树,发展生态公益林 600余亩,种植各类树木16000余株,做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基地化。义务植树尽责率每年都在82%以上,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

五是建设。大力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全镇共修筑30条40公里的“村村通”公路,使建成区主要道路车行道硬化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10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0.8平方米。以二0五国道改造为契机,投资200万元,大力实施城镇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20盏,主要道路照明装置率、亮灯率达到90%以上;铺设排水管道1.2公里,建设700米的道路绿化工程。投资70多万元,完成了镇区及南松林村引水工程建设,使自来水人口普及率达到了100%;积极推广卫生厕所,投资8多万元,新建水冲公厕二处。推广沼气池建设,解决了农民“燃气贵”的问题。使建成区燃气普及率达到了80%。

二〇〇九年九月七日

常路镇创建园林小城镇工作汇报1215

常路镇市级园林小城镇复核材料

常路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创建国家级园林小城镇总结报告

7常路镇创建市级生态城镇工作总结

8常路镇创建市级生态城镇工作总结

创建临沂市园林小城镇材料0

常路镇创建市级生态城镇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申报创建园林小城镇的申请报告

常路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常路镇创建园林小城镇工作总结.doc》
常路镇创建园林小城镇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