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

2020-03-02 17:53: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QC小组活动培训的内容:

四、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和评审、激励

五、QC小组活动应用QC工具方法

一、QC小组活动来源、基础知识介绍

1、QC小组活动的起源

QC小组活动的起源:

1、1962年日本首创QC小组,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创立

2、1967年,台湾财团法人先锋品管学术研究基金会从日本引进并大力推动实施。

湾是第一个在东南亚有规模地推广QC小组活动的地方,每年有超过十万个QC小组正在运行 

3、1976年开始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4、我国1978年从日本引入TQC的同时引进QC小组北京内燃机总厂试点。

5、1980至1985年推广。

6、1987年8月颁布“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1997年6部委颁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

活动的意见”

中国QC小组的发展:

1、1978年—1979年试点阶段;

2、1980年—1985年推广阶段;

3、1986年—1997年发展阶段;

4、1998年至今深化阶段,目前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个QC小组在运行。

 (1)政府各部门联合发文,共同关注推进;

 (2)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建立诊断师队伍;

 (3)开辟“创新型”课题的活动新领域;

 (4)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接轨;

 (5)完善QC小组理论,限制多元化的管理,减少商业化行为,逐渐把QC小组活动变成公益

性活动。

国际QC小组的会议:

1、1976年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联合发起,日本在召开第一次会议。

2、1981和1985在日本召开第

二、三次会议。

3、第九次会议决定,从1992年起国际会议主席轮流担任,上年主办国为顾问,当年主办国(或

地区)是主席,次年主办国为副主席。三位轮流循环。

4、我国1997和2007年两次主办国际会议。

5、国际会议每年一次。(大约在10月)

国际QC小组的发展动向:

1、QC小组活动更加注意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更加强调QC小组活动的自主性。(志愿者队伍的形成)

3、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下一步向军队、学校和政府部门发展)

2、定义

2.1、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 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

的小组。([摘自1997年3月20日国家经委,科协,总工会,团中央,中质协,财政部

 《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

2.2、QC小组活动又称为QCC品管圈活动。 QC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品质管制圈,简称品管圈。它是在自发的原则上,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利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及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加强及改善之目标的品质管理活动 。

2.3、其他

 当出现单独一个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时,而且所谈问题容易牵涉其它圈时,可合并两个圈一起讨论,称之为联合圈. QCC讨论之事项必须以质量为中心,其有关事项包括Q(质量)、C(成本)、D(交期)、M(士气)、S(安全).

 作为全面品管的一环:全面品管(CWQC、TQM)范围很广,除了基层员工的品管圈外,尚有中坚干部的日常管理,高阶经营者的方针管理等等.QCC活动只是TQM中一环. 全员参与: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才能集思广益,要求全员发言.

3、QCC活动的精神、目的及成果

精神有三点:

1.尊重人性,造成愉快的工作环境.2.发挥员工的脑力,开发无限脑力资源.

3.改善企业体质,繁荣企业.

目的:

1) 有利于预防和改善,增强员工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改进意识.

2) 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

3) 有利于开辟全员管理新途径;

4) 有利于提高生产现场的各项管理水平;

5) 有利于树立员工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使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弘扬;

6) 有利于提高品质,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

1.提高现场基层干部的管理与领导能力.2.提高基层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与改善意识,并能将此气氛渗透到现场每一角落

3.可使现场成为质量保证的核心,使各部门管理稳定并持续进步,公司总方针目标之达成度得以提高.4.提高员工对上班工作的喜悦与成就感,并提高员工向心力及士气,进而提高效率.

5.可达成全员参与、全员品管及自主管理的功效.

6.可使圈员们自动自发,做事更主动积极.7.可使前后工程、部门间相互协力,促进沟通,消除本位主义.

8.可使Q、C、D、M、S达到更佳.9.可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管理人才.

10.可使CWQC、TQM推行更加落实.

成果:

1.有形成果:指一般很容易可以用数量表示的成果,如不良率、延迟率、抱怨次数、缺勤率等,可以算出改善前的多少进步至改善后的多少.2.无形成果:指比较不容易以数量表示者,也可以说是比较属于圈长、圈员们的个人成长或收获.如:

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

员工问题意识的提升

员工改善意识的提升

员工向心力的提升

员工士气高昂

部门间之沟通协调更为顺畅

员工对工作产生了兴趣

员工们获得了成长

部门的体质更为强化

二、QC小组的组建及活动开展

1、圈的组成

 圈员人数:一般4~7人为原则. 圈长的人选.

 圈长应具备的条件.

1.对工作有热忱.

2.有积极进取之心

3.有领导能力且肯负责.

4.人际关系良好.

5.有传道者的精神.

6.肯不断地学习.

7.肯尊重圈员的意见.

8.对品管圈了解并认同.

2、职责:

1.主任委员:QCC活动方针之明确,活动办法,活动经费之核定及对圈活动之评价及考核.2.总干事:相关资料及实施办法审核,由下呈上之相关问题之处理,QCC整体运作指导,主任委员交办事项.

3.干事:执行办法与章程编制,活动计划拟定与实施,会议人员召集安排与记录,海报宣传策划与公布,协调各委员之间争议问题,负责QCC相关人员训练,活动进度与时事跟踪,提案登记与数据保管,活动经费评估与控制,上司委派之任务处理.

4.推广委员:积极参与每会必到,会议信息传达,定期安排辅导员与圈长训练,准时完成上级交待任务,提案表内容审核,圈之间纠纷问题处理,活动计划实施与辅导,不定期向上级汇报各圈进展情况.

5.辅导员:参与圈会掌握活动方向,活动步骤实施与控制,领导全员参与创造圈会气氛,圈会记录本检查,维持圈会内人员纪律,辅导圈会进行,协助圈长解决会中困难,经常给予评价及赞赏.

6.圈长:本圈活动目标订定与实施,领导品管圈之各项活动,圈会主持或指派专业人员主讲,资料收集,训练圈员,运用脑力激荡法带动圈员积极提案,培养圈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肩负本圈成败责任,上级交代的任务准时完成,定期汇报本圈活动状况,学会活用QC手法,圈员工作分配等.

7.圈员:

 了解品管圈活动之精神、意义,

 参加品管圈各项活动并踊跃发言,

 确实执行圈长分配之工作,

 工作时一定依照标准书作业,发现标准不妥或自认有更好的方法时一定向圈长或主管反映,  与其它圈员情感交流,互助合作,

 建立“圈兴我荣,圈衰我耻”的观念,

 时刻记好圈名、圈呼、圈徽、圈歌,

 自觉遵守本圈规定及配合达成实施,

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圈会士气.3、QCC圈会及各项活动

3.1.品管圈的圈会常见的问题点是:

1.圈员开会不发言.2.圈长主持方式不佳.

3.圈长唱独角戏.

4.上次开会分配之工作没有执行.

5.开会没有内容,记录造假.

6.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

3.

2、流程

1、选员组建,命名小组

2、明确成员责任和分工

3、定期的会议制度

如何开好圈会.1.开圈会时间把握好

2.开圈会地点选择好

3.开圈会事前要准备好

4.进行开会:

A.首先由圈长说明本次开会讨论事项,

B.一定依脑力激荡法让圈员充分发言讨论,

C.一个事项讨论后再进行第二个事项

D.必要时请圈员报告上次圈会分配之工作状况,

E.由圈长将决议事项分配有关圈员执行

F.应指派一人作全程记录.

5.教育训练:如圈会中讲解QC手法的使用,轮读等.

6.会议记录之整理:会议记录作成后由圈长复诵一次,分配工作,决定下次开会之时间,会后2~3天内交圈会缺席人员阅读,如有任何意见可补入,按规定时间上交审核.

7.圈会主持人应注意事项:

A.圈长主持圈会时,应面带笑容,使气氛愉快.

B.尽量诱导圈员发言.

C.主持人可多问,但尽量不要讲太多话,

D.一定要指定一位圈员当记录,万勿凡事自己来.

8.当圈员不发言时,主持人的作法:

A.可先聊大家较感兴趣之事,不要太严肃

B.对圈员发言多鼓励,绝不浇冷水

C.绝不强迫发言,宜用诱导方式

D.圈员发言时,要仔细听,并尊重对方

E.当圈员发言完毕,必做重点之复诵,然后再请另外一位发言

9.诱导圈员们发言的技巧:

A.请问李兄,你的法如何„..

B.就这一点可否请你说明清楚一点„„.

C.你的意见很好,大家看看有无什么要补充的„„

D.就这一点可否请林兄调查一下„„.

E.请大家就这两个案子提出优劣点比较一下„„.

10.其它活动

A.早晚会之圈活动.

B.圈员间感情联谊会之圈活动

11、其他:

圈會目的要清楚明確,議題三個最適宜.

會前有資料, 以免空口講白話.

避免馬拉松圈會,1小時為宜,2小時為極限,准時開始,准時結束.

每人發言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言簡意賅,掌握重點,不偏離主題.

圈長應帶動討論,激發創意,立場中立,化解沖突;並對會議議程進行適當調控.開放心胸傾聽,尊重別人不同的意見,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圈會務必達成決議,決議之事項圈長指派專人負責提出行動計劃.

圈會主席可以輪流擔當.

圈會記錄要忠實和完整,3天內提報QCC推行委員會統計歸檔.

追蹤圈會各項決議的行動及結果.

QC小组活动策划

QC小组活动培训试题

QC小组活动管理培训试题

QC小组活动步骤及管理办法

全面质量管理及QC小组活动总结

QC小组活动制度

QC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QC小组活动[推荐]

QC小组活动总结

QC小组活动概述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doc》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