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复习题库

2020-03-02 03:15: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习题

1.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哪几种?D A.无机材料、有机材料 B.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C.植物质材料、高分子材料、沥青材料、金属材料 D.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2.材料的密度指的是:C A.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B.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C.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D.在材料的体积不考虑开口孔在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

3.建筑材料可分为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其中脆性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 ).A.破坏前没有明显变形 B.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8倍以上 C.抗冲击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大 D.破坏前不产生任何变形 4.含水率表示材料的( C ) A.耐水性 B.吸水性 C.吸湿性 D.抗渗性

5.水附于憎水性(或疏水性)材料表面上时,其润湿边角为( B ) A.0° B.>90° C.≤90° D.

7.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 ρ0,堆积密度ρ’0,则存在下列关系 1 ( A ) 。

A.ρ>ρ0>ρ’0 B.ρ’0>ρ0 >ρ C.ρ>ρ’0>ρ0 8.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的质量是( B )kg。 A.209 B.209.52 C.210 D.203 9.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D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性材料。 A.>0.85 B.0.75 10.某材料孔隙率增大,则( A )。

A.表观密度减小,强度降低 B.密度减小,强度降低 C.表观密度增大,强度提高 D.密度增大,强度提高

11.材料的孔隙率增加,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增加时,会使材料的( B )。 A.抗冻、抗渗、耐腐蚀性提高 B.抗冻、抗渗、耐腐蚀性降低 C.密度、导热系数、软化系数提高

D.密度、绝热性、耐水性降低 12.材料的比强度是指( B )。

A.两材料的强度比 B.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C.材料强度与其质量之比 D.材料强度与其体积之比 13.为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D )。 A.降低孔隙率 C.加保护层 B.改善孔隙特征

D.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

1.( ABD )属于亲水材料。 A.天然石材 B.砖 C.石蜡 D.混凝土

2.下列材料中属于韧性材料的是( ABC ) 。 A.钢材 B.木材

C.竹材

D.石材

3.能够反映材料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材料变形及破坏的性质是( C )。 A.弹性 B.塑性

C.脆性 D.韧性

2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C)。

A.空隙率是指材料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B.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C.空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内部的致密程度 D.孔隙率是指材料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三、判断题

1.凡是含孔材料,其干表观密度均比密度小。 ( √ ) 3.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越接近,则材料越密实。 (√ ) 4.某材料含大量开口孔隙,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即为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X ) 5.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 X ) 6.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则其吸水率也越大。

( X ) 8.选择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材料时,要选择脆性材料。 ( X )

四、计算题

1、某材料的密度为2.60g/cm3,干燥表观密度cm3为1600kg/m3,现将重954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时的重为1086g。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解:P=(1-ρ0/ρ)×100%=(1-1600/2600) ×100%=38.5%, Wm=(m1-m)/m×100%=(1086-954)/954×100%=13.84% 由ρ0=m/V0,得1.6=954/V0, V0=954/1.6=596.25(cm3), 由Vk=(1086-954)/1.0=132(cm3) 得Pk=Vk/V0×100%=132/596.25×100%=22.14%, Pb=P-Pk=38.5%-22.14%=16.36%.

2、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吸水率、开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V00.2400.1150.0531.4628103m3

3 干表观密度:0m2.48717003V01.462810kg/m3

由孔隙率PV0V1700100%10100%1100%37% V0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3 吸水率:W吸开口孔隙率:

m吸-m干29842487P开()/V0100%/1.4628103100%34%

水1000m吸-m干2984-2487100%100%20% m干2487

3.某多孔材料的密度为2.59g/cm3。取一块称得其干燥时质量为873g,同时量得体积为480cm3。浸水饱和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称得质量为972g。求其质量吸水率、闭口孔隙率及开口孔隙率。

质量吸水率:密实体积:Vm1m972873100%100%11.34% m873873337.0(cm3) 2.59孔隙体积:480337143(cm3) 开口孔隙体积:97287399(cm3) 闭口孔隙体积:1439944(cm3)

99100%20.6% 48044100%9.17% 闭口孔隙率:480开口孔隙率:

第二章习题

1.下面四种岩石中,耐火性最差的是(D )。

A.石灰岩

4 B.大理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2.四种岩石中,耐久性最好的是( D )。

A.花岗岩 B.硅质砂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3.大理石贴面板宜使用在( A )。 A.室内墙、地面 B.室外墙、地面 C.屋面

D.各建筑部位皆可

4.天然石料破坏的防护措施有( B、C、D )(多选)。

A、控制水流速度 B、进行表面处理 C、采取结构措施 D、合理选用材料

第三章习题

1.烧结普通砖的产品等级是根据( D )确定的。

A.外观质量(包括尺寸偏差) B.外观质量、强度等级

C.外观质量、耐久性能(包括抗风化性、泛霜和石灰爆裂等) D.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及耐久性能

2.清水砖墙房屋应选用( A )等产品等级的砖砌筑。 A.(A) B.(C) C.(A)或(C) D.(A)及(C)都不能用

3.砌筑有保温要求的非承重墙时,宜选用( C )。

5 A.普通混凝土 B.烧结多孔砖 C.烧结空心砖 D.A+B 4.红砖在砌筑前,一定要进行浇水湿润其目的是(B )。 A.把红砖冲洗干净

B.保证砌筑时,砌筑砂浆的稠度 C.增加砂浆对砖的胶结力 D.减小砌筑砂浆的用水量

5.砌1m3的砖砌体,需用烧结普通砖的数量是( B )。 A.488 B.512 C.546 D.584 6.下面的陶瓷制品中,一般说,吸水率较小的是( D A.外墙面砖 B.釉面砖 C.地面砖 D.马赛克

7.室内外地坪不可以选用的地砖是( A )。 A.彩色釉面砖 B.彩胎砖 C.劈离砖 D.墙地砖

8.工厂室外装修不可以选用的陶瓷制品是( A )。 A.釉面砖 B.马赛克 C.施釉墙地砖 D.不施釉墙地砖

。) 9.镶贴前,应浸水时间为( B )。

A.1.0小时以上 B.2.0小时以上 C.4.0小时以上 D.8.0小时以上

10.在加工玻璃时,不能刀割加工的玻璃是( D )。 A.压花玻璃 B.磨砂玻璃 C.釉面玻璃 D.钢化玻璃

11.玻璃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I.受冲击容易破碎;II。耐酸性好;III。耐碱性好;IV。热稳定性差 A.I、II、III B.I、II、IV C.I、III、IV D.II、III、IV 12.夏天能减少太阳能辐射,阻挡热能进入室内,减少空调费用,可以采用下列何种玻璃( A )? A.热反射玻璃 B.浮法玻璃 C.中空玻璃 D.夹层玻璃

13.用于卫生间门窗,从一面看到另一面模糊不清,即透光不透视的玻璃有( C )。 A.磨光玻璃 B.镀膜玻璃 C.磨砂玻璃 D.光致变色玻璃

14.玻璃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霉,这是因为玻璃与空气中( B )发生作用的结果。

7 A.SO2 B.CO2 C.氢氟酸

D.工厂排出的盐酸气体

二、填空题

1.烧结砖材料不同可分为(普通烧结砖)、(系孔烧结砖)、(空心烧结砖)。 2.普通烧结砖的规格为:(240㎜×115㎜×53mm)。

第四章习题

1.在常见的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的胶凝材料的是( C ).石灰 石膏 水泥 水玻璃

2.( B )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 B.石膏 C.菱苦土 D.水泥

3.生石灰在使用前的陈伏处理,使其在储灰池中存放7天以上的目的是为了( C ).A.有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4.试分析下列工程,哪些工程不适于选用石膏和石膏制品( C )。

A.吊顶材料

B.影剧院穿孔贴面板

8 C.冷库内的墙贴面 D.非承重隔墙板

5.在下列几种无机胶凝材料中,哪几种属气硬性的无机胶凝材料。C A.石灰、水泥、建筑石膏 B.水玻璃、水泥、菱苦土 C.石灰、建筑石膏、菱苦土 D.沥青、石灰、建筑石膏

6.石膏制品具有较好防火性能,其原因可能是( ABD )。 A.火灾时二水石膏脱水,形成水蒸气 B.石膏制品空隙率大 C.石膏硬化后微膨胀 D.石膏制品导热率低

二、填空题

1.无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条件分为_气硬性胶凝材料____和_水硬性胶凝材料___。

2.生产石膏的原料为天然石膏,或称_天然二水石膏____,其化学式为_CaSO4.2H2O____。

3.建筑石膏从加水拌合一直到浆体刚开始失去可塑性,这段时间称为__初凝___。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这段时间称为__终凝___。 4.生产石灰的原料主要是以含__CaCO3___为主的天然岩石。 5.石膏是以__ CaSO4.___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6.石灰膏陈伏的主要目的是_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____。

三、问答题

1.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有何危害?如何消除?

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时缺乏粘结力。过火石灰结构密实,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熟化很慢。施工时的生石灰消解时间过短已形成过火石灰,形成蘑菇现象,造成完成面隆起。在煅烧过程中,由于石灰石 9 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或煅烧时间不足等原因,使得CaCO3不能完全分解,将会生成“欠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时缺乏粘结力,降低石灰的利用率。

消除影响:欠火和过火石灰都可以采用 将石灰浆应在消解坑中存放2个星期以上(称为“陈伏”),使未熟化的颗粒充分熟化。这样可以减少它们的影响。

2.石膏制品有哪些特点?建筑石膏可用于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特点:(1)凝结硬化快,强度低;(2)硬化后体积微膨胀;(3)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4)耐水性差,抗冻性差;(5)吸声效果好;(6)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7)防火性能好;(8)加工性能好。 建筑石膏的应用:

(1)石膏砂浆及粉刷石膏。(2)建筑石膏制品:石膏板、石膏砌块等:如纸面石膏板、装饰石膏板、吸声用穿孔石膏板。(3) 制作石膏艺术制品建筑雕塑和模型。

第五章习题

1.水泥石抗冻性主要取决于(A、B )(多选)。

A、孔隙率 B、孔隙特征 C、水化热 D、耐腐蚀性 2.用于寒冷地区室外使用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 A )。

A.普通水泥 B.矿渣水泥 C.火山灰水泥 D.高铝水泥

3.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应优选用( C )。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10 C.普通水泥 D.粉煤灰水泥

7.某工程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产生裂纹,试分析下述原因中哪项不正确( A )。

A.混凝土因水化后体积膨胀而开裂 B.因干缩变形而开裂

C.因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 D.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8.水泥现已成为建筑工程离不开的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水泥为( D )。

A、矿渣水泥 B、火山灰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普通水泥 9.水泥现已成为建筑工程离不开的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水泥为( A )。

A、硅酸盐类水泥 B、铝酸盐类水泥 C、硫铝酸盐类水泥

10.改变水泥各熟料矿物的含量,可使水泥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使水泥具有较低的水化热应降低( A、C )含量。

A、GS B、C2S C、C3A

D、C4AF 11.要使水泥具有硬化快强度的性能,必须提高(A、C )含量。

A、GS B、C2S C、C3A D、C4AF

12、以下三种水泥中,早期强度最低的是( C )。

A、P·S

B、P·P

C、P·F

13.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对水泥起( B )作用。

A、促凝 B、缓疑 C、提高产量 D、节省成本

14.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 B )含量过多。

A、CaO B、游离CaO C、Ca(OH)2 D、以上均是 15.硅酸盐水泥熟料中,( D )矿物含量最多。

A、C4AF B、C2S C、C3A D、C3S

二.填空题:

1.影响水泥强度发展的因素有 (养护时间) 、( 温湿度 ) 、( W/C) 。

11 2.GB175—1999中对硅酸盐水泥提出纯技术要求有 (细度) 、( 凝结时间) 、

(体积安定性 )。

3.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有 (合理选择品种) 、( 提高密实度) 、(设置保护层) 。

4.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__水化硅酸钙___、_氢氧化钙____、_水化铁酸钙___、___水化铝酸钙__及_水化硫铝酸钙____ ;

5.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 _C3A____是决定水泥早期强度的组分,___C2S__是保证水泥后期强度的组分___C3A__矿物凝结硬化速度最快。

6.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石膏,其目的是__延缓凝结时间___ ,当石膏掺量过多会造成____体积安定性不良____ ,同时易导致_水泥石开裂____ 。

三、判断题

1.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X ) 2.硅酸盐水泥中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及石膏过多,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 3.按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 X ) 4.因水泥是水硬性的胶凝材料,所以运输和贮存中均不须防潮防水。 ( X) 5.道路硅酸盐水泥不仅要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要有干缩值小、耐磨性好等性质。 (√ ) 6.快硬水泥 ,C3A和C3S含量高,凝结硬化快,早强。 (√ )

三.简单题:

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分是什么?它们单独与水作用时有何特性? 参考答案: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强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率也较快,C3S的水化产物强度 12 高,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

第六章习题

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用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 B )。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C.节省水泥 D.节省粗骨料

2.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强度决定性的因素是( C )。

A.水泥标号 B.水泥用量 C.水灰比 D.骨料种类

3.防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措施是( D )。 A.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B.保证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C.加阻锈剂 D.A+B 4.配制混凝土宜采用( B )。

A、粗砂

B、中砂

C、细砂

D、特细砂 5.设计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按( D )。

A、混凝土强度要求

B、大于最大水灰比

C、小于最大水灰比 D、满足砼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13 6.关于砂子的细度模数,正确的说法是( A )

A、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 B、细度模数与砂的粗细无直接关系

C、细度模数越小,砂越粗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配制混凝土时,水灰比(W/C)过大,则( C )。

A、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变好

B、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变好

C、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下降 D、(A+B+C) 8.砂子的粗细程度是用( C )表示的。

A、颗粒直径

B、累计筛余百分率 C、细度模数

D、级配区 9.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包含( C )

A、流动性 B、粘聚性

C、可塑性 D、保水性 10.混凝土的流动性用( C )表示。

A、沉人度

B、分层度

C、坍落度

D、针人度 11.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 B )。

A、和易性和强度

B、强度和耐久性

C、流动性和粘聚性

D、流动性、枯聚性和保水性 12.混凝土施工中为增大流动性可采用( A )

A、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 B.增加水 C、增加水泥 D、增大砂率 13.下列措施中,( D )可改进混凝土的和易性

A、尽量增加水泥浆用量

B、尽量增大水泥浆度

C、尽量减小砂率

D、掺加某些外加剂

二、填空题

1.在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起__骨架___作用,水泥浆在硬化前起__润滑___作用,在硬化后起__胶结___作用。

2.级配良好的骨料,其__空隙率和 总表面积___较小。使用这种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__和易性___提高, _水泥____用量较少,同时有利于硬化混凝土__强度___和__耐久性___的提高。

3.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__流动性___及良好的__粘聚性___与__保水性___的砂率值;或者是指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与保水性条件下,使___水泥__ 14 用量最少的砂率值。

4.___水泥强度__和_水灰比____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主要的因素。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是_单位用水量、__水灰比、_合理砂率 。

10.评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_坍落度_法或_维勃稠度 法。

三、判断题

1.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过小时,可适当增加拌合物中水的用量。 ( X ) 2.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X ) 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标准条件下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划分的。 ( X) 4.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越好。 ( √ ) 5.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越小,所测得的强度值越大。 (√ ) 6.基准配合比是和易性满足要求的配合比,但强度不一定满足要求。 ( √ ) 7.混凝土现场配制时,若不考虑骨料的含水率,实际上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 √ ) 8.混凝土施工中,统计得出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值越大,则表明混凝土生产质量越稳定,施工水平越高。 ( X) 9.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则混凝土密实度降低,因而使混凝土的抗冻性亦降低。 ( X) 10.泵送混凝土、滑模施工混凝土及远距离运输的商品混凝土常掺入缓凝剂。 ( √ ) 11.混凝土的水灰比较小时,其所采用的合理砂率值较小。 (√ ) 12.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混凝土质量的百分率。( × ) 13.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的质量就越好。( × )

14.在混凝土施工中可采用直接多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 ) 15.骨料的级配好、则骨料的空隙小,就节约水泥。( √ )

15 16.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 ) 17.在混凝土拌合物掺人引气剂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 )

18.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骨料强度和骨料与水泥间的粘结强度。( × ) 19.砂石级配良好,即指颗粒大小均匀,相差不大。( × )

四、简答题

1. 级配良好的要求是什么?混凝土用骨料为什么要进行级配?

答: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石)混合在一起时相互搭配的比例;级配良好的要求是砂(石)的总表面积小同时砂(石)的空隙率也要小;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包裹砂子的表面,填充砂子之间的空隙,在砂子之间起润滑作用;因此采用级配良好的砂子配制混凝土可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2. 是否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越大其拌合物的和易性就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

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个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的性质,而坍落度的大小只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强弱,坍落度过大即流动性过大,混凝土拌合物易产生泌水,破坏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下降,干缩增大,硬化后强度、耐久性变差。

五、计算题

19

第七章习题

1.钢与生铁的区别在于其含碳量值应小于( D )。 A.4.0% B.3.5% C.2.5% D.2.0% 2.使钢材产生热脆性的有害元素主要是( B )。 A.C(碳) B.S(硫) C.P(磷) D.O(氧)

3.碳素结构钢在验收时,应检测的五个化学元素应是( A )。

A.C、Si、Mn、P、S B.C、P、S、O、N C.C、P、Mn、V、N D.C、Si、Mn、V、S

4、经冷拉时效处理的钢材其特点是( C、D )进一步提高,( A、B 降低。

A、塑性 B、韧性 C、屈服点 D、抗拉强度

5、钢材脱氧程度分( A、D、E、F )种。

A、沸腾钢 B、平炉钢 C、转炉钢 D、镇静钢 E、半镇静钢 F、特殊镇静钢

6.钢材冷加工后,下列哪种性能降低( D )。

A.屈服强度 B.硬度 C.抗拉强度 D.塑性

7.结构设计时,碳素钢以( B )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

进一步 )A.弹性极限p B.屈服强度s C.抗拉强度b D.屈服强度s和抗拉强度b 8.钢筋冷拉后( B )强度提高。

A.弹性极限p B.屈服强度s C.抗拉强度b D.屈服强度s和抗拉强度b 9.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 C )降低。

A.强度

二、填空题

1.低碳钢的受拉破坏过程,可分为__弹性阶段_、_屈服阶段_、_强化阶段_和_颈缩阶段_4个阶段。

2.普通碳素钢分为5个牌号,随着牌号的增大,其__强度和__硬度__提高,塑性 和_韧性_降低。

3.钢材按炼钢过程中脱氧程度不同可分为__沸腾钢_、_半镇静钢_、_镇静钢____和_特殊镇静钢____四大类。

4.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规定,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字母__Q_、_屈服点数值____、_质量等级__和_脱氧程度_四部分构成。

5.热轧钢筋根据表面形状分为_光圆钢筋____和__带肋钢筋___ 。

三、判断题

1.屈强比越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结构的安全性越高。 ( X ) 2.一般来说,钢材硬度越高,强度也越大。

3、钢材最大的缺点是易腐蚀。

( √ )

4、沸腾钢是用强脱氧剂,脱氧充分液面沸腾,故质量好。( × )

5、钢材的强度和硬度随含碳量的提高而提高。

( × )

6、质量等级为A的钢,一般仅适用于静荷载作用的结构。( √ )

7、钢材防锈的根本方法是防止潮湿和隔绝空气。

( √ )

( √ ) B.硬度

C.塑性

21

第八章习题

1.木材在进行加工使用前,应将其干燥至含水程度达到( B )。 A.纤维饱和点 B.平衡含水率 C.标准含水率 D.绝干状态

2.木材的各种强度中,( A )强度值最大。 A.抗拉 B.抗压 C.抗弯曲 D.抗剪切

3.在木结构设计使用中,木材不能长期处于(A )的温度中使用。 A.50°C以上 B.60°C以上 C.65°C以上 D.70°C以上

4.木材胶合板的特点是( D )。 A.各向异性 B.横纹抗拉强度高 C.浸渍后变形较大 D.材质均匀

5、木材中( B )发生变化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随之变化。

A.

自由水

B.吸附水

C.化合水

D.游离水

6、木材在不同受力下的强度,按其大小可排成如下顺序( C

) 。

A抗弯>抗压>抗拉>抗剪

B.抗压>抗弯>抗拉>抗剪

C抗拉>抗弯>抗压>抗剪

D.抗拉>抗压>抗弯>抗剪

7、( A )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22 A.纤维饱和点

B.平衡含水率

C.饱和含水率

D.A+B

8、( B )是木材最大的缺点。

A、易燃

B、易腐朽

C、易开裂和翘曲

D、易吸潮

第九章习题

1.石油沥青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C ).I.针入度;II。溶解度;III。延度;IV。软化点。 A.I、II、III B.I、II、IV C.I、III、IV D.II、III、IV 2.在我国建筑防水工程中,过去以采用沥青油毡为主,但沥青材料本身有以下哪些缺点?( D )

Ⅰ。抗拉强度低;Ⅱ。抗渗性不好;Ⅲ。抗裂性差;Ⅳ。.对温度变化较敏感 A.Ⅰ、Ⅲ B.Ⅰ、Ⅱ、Ⅳ C.Ⅱ、Ⅳ D Ⅰ、Ⅲ、Ⅳ

3.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它不具有以下哪个性能?( D )

A.粘结性 B.塑性 C.憎水性 D.导电性

4、随着时间的延长,石油沥青的组份递变的顺序是( A ) A、油份→树脂→地沥青质 B、树脂→油份→地沥青质

23 C、油份→地沥青质→树脂

5、在沥青胶中增加矿粉的掺量,能使其耐热性( B )。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二.填空题:

1、地沥青质含量高的沥青,其粘性 (高 )

2、建筑工程常用的是

( 石油 ) 沥青。

3、建筑沥青是以

( 针入度值大小 ) 划分牌号的。

4、用于沥青油毡、改性沥青卷材的基层处理剂,习惯上叫做 (冷底子油 )。

第十一章习题

2。通常我们将六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 B )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大于0.30 B.大于0.20 C.小于0.20 D.大于0.25 3。对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有影响的因素是( D)。 A.材料的密度 B.材料的微观结构 C.材料的化学组成 D.材料的孔隙特征

4。材料的吸声性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A )。

I.材料背后设置空气层;II。材料厚度与表面特征;III。材料的体积密度和构造状态;IV。材料的安装部位。 A.I、II、III B.I、II、IV C.I、III、IV D.II|III、IV

24 5。用于吸声的材料,要求其具有( D )的多孔结构材料,吸声效果最好.A.大孔

B.内部连通,表面封死 C.开口细孔 D.纤维状

25

复习题库

复习题库

路政复习题库

绩效复习题库

企业文化题库(建筑类)

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

资料员(建筑)考试题库

建筑实务复习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库

秋季大学语文复习题库

《建筑材料 复习题库.doc》
建筑材料 复习题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