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玩具消费心理调查总结

2020-03-02 23:48: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幼儿玩具消费心理调查总结

1102201227

宋洋

工设1102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智力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儿童认知事物的方式主要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几种方式,其中视觉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也是儿童感知事物的最直接方式。而幼儿启智玩具作为开发幼儿期孩子各方面潜能的一种重要产品,在日渐完善的工业设计体系中,因为其使用者和使用特点的特殊性,和其他幼儿产品设计以及和其他阶段的儿童玩具产品设计都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是玩具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如何设计出适合幼儿的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玩具产品,是我国玩具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儿童玩具 消费心理 购买原因 设计 内容:

一.对于儿童玩具设计的认识

儿童玩具设计具有各种不同的要素。儿童玩具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某些共同的典型的心理发展特性即心理年龄特征。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设计不同种类的玩具。玩具的玩法和类型,都会对他们各个时期潜在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针对不同时期的儿童,玩具设计要在颜色,形状,大小方面对比强烈、要能移动,发出悦耳的声音,来刺激各种器官的发展。儿童玩具设计要考虑其教育性。玩具不但是儿童的玩耍的伙伴,更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是儿童接触的第一本教科书,家长们更是把玩具的学习功能和教育功能作为选购的首要条件。玩具设计者要把儿童的心理和教育功能相结合起来。通过玩具,儿童在游戏中探索世界,学习知识,开发创造力,获得快乐与自信,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培养健全的人格。玩具的教育功能是社会的需要,是发展的动力。很多玩具企业设计生产了系列教育类的产品,受到了家长和幼儿园的欢迎,这些产品都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和智力发展水平,运用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使孩子们在玩耍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

儿童玩具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儿童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在高度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玩具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他们更倾向于具有高科技含量,与他们的生活联系更密切的现代玩具。面对市场的需要,因此,玩具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及时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玩具设计中,以满足现代儿童的兴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也已经应用到玩具中,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在设计中不断地创新已经成为玩具设计的主流趋势。玩具设计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无论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玩具设计要秉承安全可靠对儿童无伤害的理念。另外,设计人员为了标新立异,寻求刺激,设计的玩具恐怖或思想内容不健康,对儿童身心健康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玩具设计师必须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熟悉各国玩具安全标准,设计的产品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使用对象要有明确的年龄标志,注重细节的设计,使设计的玩具安全无害。

二.本次幼儿玩具消费心理调查的分析

1.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玩具

经过几天的调查,我们走访了好多的地方,有农村有市区,本次调查的孩子普遍在0到10岁,各个阶段的孩子对于玩具的需要都不同。0到1岁的孩子都是由家长来完成玩具的教育学习功能,例如给孩子进行音乐熏陶0-1岁的宝宝需要有一些视觉及听觉上的刺激,如能发出声音的或能转动的玩具,能用手拿着玩的摇铃最为理想;促进宝宝视觉发展的玩具中,可选彩色脸谱和气球等。在选择时要注意颜色鲜艳,以红、黄、蓝、绿为主,还要注意不能太小,以免宝宝将玩具放入口中。6个月至1岁的宝宝往往喜欢将拿着的东西胡乱地摔摔打打,或者放进嘴里咬。因此玩具不能太硬太重,应没有尖角、毛刺、缺口,以免婴儿弄伤自己。1到2岁的宝宝要开始训练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这时,可选择一些组合式的可拆卸的玩具,如可选择那些体积大、图形复杂的积木,在教宝宝搭积木时,宝宝除了动脑筋,还可以训练手部功能。应该鼓励孩子“破坏”玩具,让他把其中的部件拼装成新的东西,而不是强调让他按照玩具设计的玩法来玩。很多宝宝非常喜欢玩球类玩具,这个喜好可以帮他们发展动作技能。1到2岁幼儿还不具备接球和掷球本领,所以他们更加喜欢把球扔在地板上,看着球滚来滚去。对这个年龄段的宝贝来说,柔软材料的球类更加适合他们。 2到3岁的宝宝最喜欢试验的年龄,对拼搭积木、装拆玩具、动感的玩具。多数孩子也同时喜欢颜色笔和白纸,或者粉笔和小黑板,乱涂乱抹,以满足他们的“原始艺术本性”。 此外,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玩具。3到6岁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入到学校学习,所以挑选玩具的时候应该倾向于更加有教育性的玩具,像积木,塔牌,魔方,这样不仅让孩子在玩耍中成长,更能在玩耍中学习动手能力,表达能力。6到10以及10岁以上的孩子选择的玩具就可以适当的大些,这时的玩具就可以更倾向于科技感强,操作复杂些,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

本次调查孩子的年龄段7060504030201000到11到33到66到1010岁以上

系列12.购买玩具时的各种因素

在做有关幼儿玩具的消费调查时,家长有各种不同的购买原因,玩具的造型优美,看起来很舒服;玩具的色彩鲜亮,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玩具的材质光滑手感好;玩具的功能多,可以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玩具的题材丰富富有时代感等等的原因。

选择静态性的玩具纠正孩子多动的习惯。有的孩子过分顽皮好动,整天摸、爬、滚、打,手脚不停,很难安静下来。如果选择一些积木、插板、拼搭模型等静态性的玩具给孩子玩,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手脚并用的拼、搭、镶嵌等玩具上,久而久之就能克服孩子坐不住、静不下来的不良习性,有益于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选择动态性的玩具纠正孩子孤僻的性格。有的孩子生性沉默寡言,不好动,也不太合群。如果选择一些声、光、色俱全的发条、惯性、电动的动态性的玩具给孩子玩,让孩子追着汽车、飞机、坦克等玩具跑,踏着童车四处转,同小伙伴一起玩集体项目玩具,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相互交流,久而久之就能改变其孤僻性格,使孩子活泼开朗起来。选择制作性玩具纠正孩子急躁的脾气。有的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脚,“破坏性”很强,如果选择一些自制的纸、木、布的玩具,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慢慢地培养孩子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

9080706050403020100很重视重视比较重视不太重视不重视很不重视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材质光滑手感好功能多,乐趣多可变性强材质环保,安全

总结:

玩具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传递给儿童社会文化、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等信息的工具,带有艺术特色的玩具可以提高儿童智力和儿童的协调能力。玩具的诞生与人类的游戏活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而把玩具的起源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无疑是正确解释玩具产生原因的重要途径。游戏既然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比如在房间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反复转换电视频道这样的行为也体现了他们的一种游戏心理。因此我们的调查对玩具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参考文献:

曹中平,《儿童游戏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邱学清,《学前儿童游戏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百度www.daodoc.com

百度百科——儿童玩具史 -

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

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方案

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问卷(材料)

大学生数码产品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大学生手机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学生网购消费心理研究报告调查

幼儿益智类玩具

中国玩具消费调查报告

《幼儿玩具消费心理调查总结.doc》
幼儿玩具消费心理调查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