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0-03-02 06:38: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执教人:李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明白诚实的这一次的意思,但在生活中,表现的不是很理想,就借助本篇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得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课 时:

本课共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花盆,问:这是什么?(花盆)看到这个花盆你会想起哪篇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谁能简单复述一下这篇课文。(指名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今天老师就再向同学们介绍一个诚实的孩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三、细读品味,课文内涵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列宁打碎花瓶的句子。列宁打碎花瓶师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无意的)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呢?(不小心)请同学们用“不小心”说句话。

2、同桌互读,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不同表现。 重点分析:

句1:孩子们正玩儿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为说谎打下基础)

句2::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A、表兄弟表姐妹说的“不是我”后面为什么是感叹号?(语气十分肯定,不是自己。)应该怎样读,指名试读,齐读。

B、列宁为什么低声说呢?(紧张、害怕,不是爱说谎的孩子。)应该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句3:只有列宁没有笑。 为什么没有笑呢?(内疚,自己说了谎话,不诚实。) 句4:列宁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 这是为什么呢?(体现了列宁的矛盾心理)

3、妈妈为列宁想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那么是什么办法呢?(给姑妈写封信)逆势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把它朗读出来。

4、那么姑妈收到列宁的信了吗?(收到了)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是哪个词语表达出这个意思的?(回信)

5、姑妈在信上都说什么了?(学生齐读姑妈的信)

四、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不诚实的事情,并在这里承认一次错误。

2、如果你是列宁,你会在信中写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一写。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五、总结全文

做人要诚实,列宁的伟大成就与他诚实的品质是分不开的。与他的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分不开的,希望同学们都会向列宁一样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

六、板书设计:

16、谁打碎了花瓶 不小心 无意的 谁也没有注意 说 谎

不是我 不爱说谎 写信 承认错误

列宁 诚实的孩子

课后反思:

诚实这一字眼,在学生的字典里存在,也理解这词的意义。在本单元中就编排了两篇有关的诚实的文章,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如何,也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设计本节课,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规定,要让学生多读书,在读中悟。在平时的学习和教研活动中,也提倡这一点多读,采取多种方式,如:自由读、默读、同桌读、齐读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本节课还利用评选朗读星来刺激学生,平时我们也这样做的,效果一直不错,低年级的学生适合这样的教学。

二、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问题贴切的答案。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不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随机评出表现星鼓励他们。

三、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完整

在语文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说完整的句子,要说书面语。例如:学生用“不小心”造句时,说方言,及时纠正,让他说书面语。有为同学句子不完整,引导补充,并说出完整的句子。

四、注意朗读的语气 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各不相同的,通过朗读的语气不同来表现。例如:两个“不是我”,表兄弟表姐妹就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说明自己没有说谎,而列宁就要读出紧张、害怕,不经常说谎,忐忑不安的心理。姑妈的话要用滑稽的语气,因为姑妈知道花瓶不会自己打碎,而且他通过他们的表现也知道了问题的答案。

五、深入挖掘文本,又回归教材

通过分析课文得出列宁是诚实的孩子,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不诚实,并主动承认一次错误,也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最后让每位同学替列宁给姑妈写一封信,承认自己的错误,得到姑妈的谅解,从而让学生知道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六、合理设计、利用板书

合理的板书可以展现课文的主线,文章的灵魂。本课的板书就根据列宁从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开始,历经煎熬的过程,鼓起勇气给姑妈写信承认错误,最终成为一名诚实的孩子,既合理又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课文,为下节课的复述打下基础。

七、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在每个学段良好的养成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课上,总在强调用标准的姿势告诉我,你已经完成了,及时强调让学生引起注意。

美中也有不足。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匮乏,应丰富一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第二课时教案

花瓶教学反思

《花瓶》教学设计

0522《设计花瓶》教学设计

小班美术教案《花瓶》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花瓶》及教学反思

手工活动《花瓶》教学反思

谁的红果多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及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