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随笔7

2020-03-03 23:57: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刘勇

一、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水平的提升

我从事历史教学有一段时间了,教学时间长了,自然就有一点体会和感受,这1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致于在课堂上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做到功在平时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四、加强中招、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招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

做为初一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

息。因此,老师要多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招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五、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兰著名的绘画大师梵高的名言作结:“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吧,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长久以来,我们的老师恪尽职守,对课本知识进行精心的解读和归纳,把一个个历史知识“块”,梳理得条条缕缕,解析的细致全面,然后塞给学生,让学生花大力气去把它死死记住,不必多问为什么,关键记住是什么!我们在知识的记忆上花了太多的心血。学生的脑海里也总这样认为„„学历史不就是背吗?学历史就是背就是记,教历史就是勒令学生去背、去记,这不能不说是历史老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历史学科的悲哀!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历史与我们现

实隔着尘封而厚重的烟雾,我们总要求学生隔着这重烟雾记住烟雾那边的事,却很少让学生穿过这重烟雾,深入到过去,深入到历史中,去感悟,去体察,去思索,同历史进行对话,感受历史发展的脉搏!往者已逝,来者可追。我们需要置身于历史中去,探究这一段历史是怎样形成的,要站在历史的古道上思考,又要鸟瞰历史,用宏观的视野去考究,就事论事的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是无法看透看广的。历史是极富理性的探索前进的轨迹,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营养和智慧,也要对历史进行思辩和批判,我们不是思想家,但学习历史,我们需要不停地思考,我们不仅要明白历史事件,知道它是怎样的情况,而且还应该去求证,弄清楚为什么,对历史做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做深入的探究和思辩,才能聆听历史老人智慧的声音,才能达到学史使人明智的目的,正如钱乘旦先生所言:历史不是一个人人都能看得透的东西。你要是能够看得透看得深,看得懂,那么你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7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3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4

教学随笔.7

教学随笔7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历史学科

教育随笔 7

国培随笔7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7.doc》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