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学案例分析(影视)笔记

2020-03-03 12:4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心理学案例分析(影视)课堂笔记

影视教学部分:

一、抑郁症的症状

1、两周以上情绪低落;

2、失去活动兴趣;

3、没胃口;

4、睡眠品质不佳;

5、行为改变;

6、易倦;

7、罪恶、无价值感;

8、犹豫不决;

9、有自杀意念;

只要符合四点或五点,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

二、行为偏差的表现(反社会人格)

(一)症状:

1、对人或动物有强烈的攻击性;

2、对受害者的痛苦无法感同身受;

3、常损毁、侵占他人的财物;

4、常说谎、偷窃、纵火;

5、无法遵守常规;

6、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反省。

(二)可能的原因:

(1)内分泌失调;

(2)家庭行为规范缺乏;

(3)人格异常。

三、精神分裂症

* 罹患率不到1%,但一旦出现,即便治愈也容易有后遗症。

(一)症状:

1、妄想;

2、幻听;

3、患者的行为反应与外界环境联系不起来。

(二) 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有:

1、遗传因素;

2、生化污染;

3、神经生理问题;

4、早年心理创伤;

5、不良的亲子和家庭互动;

6、错误的学习和适应方式;

7、过度的生活压力和补偿失效。

精神分裂症与以上因素均有关联,尤其是青春期~青年时期最易罹患。精神分裂症是丧失心理感的疾病,药物的介入是必要的。

四、强迫性疾病、体化症、社交恐惧症——神经官能症

以上神经症的共同点:完美主义、求全心切,但又夹杂着恐惧表现。 # 神经症与精神疾病的区别:

神经症:有自知力(我有问题);

精神疾病:没有自知力(我没有病)。

# 形成神经症的原因:

1、早期的人格剥夺(父母早期关爱少);

2、父母过度权威;

3、错误的学习和适应方式。

五、厌食症

1、认为母亲控制欲太强,不给其自由;

2、认为父亲散发出双重讯息。

这类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困难,便往往以反叛父母或者厌食来表现对身体的自主权。

# 治愈率70%左右。

六、辨识有精神问题患者的方法

1、外观:个人卫生和穿着打扮往往不符合环境要求和常人眼光(这是意志力缺乏或减弱的表现)。

2、活动情况:比较异常。

3、情绪:激昂、低落或与常人相反。

4、语言:与来访者过去相比,其言语的多寡、表达清晰度、内容、语速等都有较大变化。

5、思考:思维能力表现在行为中,行为古怪,可能为思维障碍;行为能力表现在语言中,语言混乱,可能是思维混乱。

6、知觉:出现幻觉。

7、智能:注意力是否集中,判断力是否正常。

#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有个别治疗、团体治疗、家族治疗等。

PPT教学部分: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的定义

什么是健康?

健康=没病?

1、古希腊以肌肉发达、体态健美、活力充沛作为健康的标志,提出“健力美”――奥运宗旨之一,延续至今。

2、传统的健康观:“体格强健,没有疾病”也就是没有躯体疾病。

3、置疑:很多时候,我们身体挺好,无病无痛,但是人懒洋洋的,没精打

采,睡不好、吃不香,心情不好,读不进书,怕做一些事、怕见一些人,感觉生活无聊、没有乐趣……

所以,没病不等于健康。

# 完满的健康观:

1、我们希望的健康是: 精力充沛、积极乐观、吃得香睡得熟,步履轻松、自控能力强,有成就感、幸福感……

2、WHO的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完满状态

3、健康是一个连续体: 疾病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界定

1、心理健康概念在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发展的,并随着心理咨询、治疗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2、心理健康狭义的理解:“没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3、心理健康广义的理解:自我情况良好、与社会和谐的心理状态。

4、心理健康的四种界定:

医学统计学人本主义观点适应性界定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的标准

舒尔茨的标准

我们常用的标准

适应的心理健康观

(四)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相对性

连续性

可逆性

动态性

(五)心理健康与教育

1、健康模式与医学模式

2、教育的挑战

二、心理疾病

人类的两大类疾病: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躯体健康是前提基础,心理健康是动力和保证。

(一)判断疾病的条件:

1、可以客观测量的病理变化(阳性指标);

2、可以明确诊断与定义;

3、有病感,影响功能与生活。

ICD(国际界定标准)/DSM(美国界定标准)/CCMD(中国界定标准)为心理疾病的判定提供了诊断标准。

(二)判别线索:

1、器质性病变

2、病感

3、自知力

4、社会生活

5、持续时间

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

(一)常见心理疾病

1、精神疾病 :如人格分裂症。

2、神经症:如强迫症、社交恐惧症。

3、心身疾病 :如高血压。

4、心理社会适应不良所至综合征。

5、人格障碍和性变态:如行为障碍。

(二)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社会适应不良

睡眠障碍社交障碍

学习障碍个人生活障碍

2、神经症

神经衰弱强迫症

抑郁症焦虑、恐怖症

3、人格行为偏差

偷窃、说谎、违纪、性侵犯

4、心身疾病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

皮肤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小儿科

口腔科癌症

5、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

(三)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一些精神症状

I.与智力发展有关的精神障碍:

1、认知及认知障碍

• 感觉: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感觉消失

感觉倒错

异常体感——如感觉虫在爬、内脏被牵拉等。

• 知觉:

错觉(正常人也经常会出现)。

幻觉(听、视、嗅等各种幻觉)值得关注。

• 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环境非真实感、躯体感知障碍等。

2、思维及思维障碍

• 联想障碍:思维迟缓、思维奔逸、思维中断、病理性赘述、强迫观念等等。 • 逻辑障碍:破裂性思维、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等。

• 内容障碍:妄想(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罪恶妄想、钟情妄想、疑病妄想、内心被揭露洞悉等等)。

# 思维障碍是最易被感知的,所以对妄想要敏感。

3、注意障碍

• 注意增强--妄想者会过分注意某些特定事物、人

• 注意涣散

• 注意减退

• 注意转移--不断转换

# 通常注意障碍不会被单独感知,往往与思维、感知觉障碍相关联。

4、记忆及记忆障碍

• 记忆减退

• 遗忘

• 记忆增强

• 错构(对错误的记忆坚信不疑)

• 虚构

• 似曾相识

# 常人在疲劳、紧张时也会出现以上症状,关键看症状持续时间及强度,但要留意:癫痫病发病前有明显的记忆障碍。

5、其它与智力发展有关的精神障碍

• 智能障碍

• 定向力障碍

• 自知力(这一点也极其关键)

II.与智力发展关系相对不密切的精神障碍:

1、情感障碍

• 情感高涨

• 情感低落

• 焦虑

• 情感淡漠

• 情感倒错

• 病理性激情

……

2、意志行为障碍

• 意志增强(与个体以往比,多与妄想等有关)

• 意志减退(抑郁状态)

• 意志缺乏(孤僻、退缩)

• 运动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等)违拗、刻板动作、作态(作鬼脸等)

3、意识障碍

• 嗜睡

• 意识混浊

• 昏睡

• 昏迷

• 谵妄状态

• 人格解体感

● 心理咨询时要注意:

1、许多症状不是孤立存在的,很难加以区分。思维、感知障碍相对容易被感知和求证。

2、不能离开周围的环境来判断。

3、异常与否还要和个体以往的情况相比较。

4、异常现象不能等同异常病态,正常人在特定环境中也会出现一些症状现象。

5、症状持续时间、自知力情况值得关注。

6、病情的判断留给专家去完成,切记不要给人扣“帽子”。

● 生活中留意以下病症

1、精神分裂(有明显妄想、幻觉症状和情感、意志、行为异常——突然变得很“怪”,并伴有睡眠障碍)。

2、抑郁症(情绪低落、焦虑、顽固性失眠,与周围人明显不一致,有自杀倾向或行为,严重者必须服药)。

3、躁狂症(情绪、行为等都亢进,有攻击倾向,往往与抑郁结伴,躁、郁呈周期性变化)。

4、癫痫(明显的短期、近时记忆障碍,有抽搐晕厥等现象)。

# 这些病症必须依靠药物来缓解症状,通常的帮助、规劝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导致症状的恶化,所以要保持敏感。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案例分析》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分析.谢辉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分析.谢辉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抑郁症)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经验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学案例分析(影视)笔记.doc》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学案例分析(影视)笔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