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 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2020-03-02 14:34: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 教学重难点:会制定计划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第一课时:成长足迹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2、学生读导语和活动建议。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

4、学生自由读 “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出示课件:“成长足迹” 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4)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5)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作业:预习新课。板书:制定计划

第二课时: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课前准备

有关材料、多媒体课件。

一、出示课件导入 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2 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

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什么叫启蒙?(教你基础知识)

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抵制日语课。

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

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

5、总结课文中心思想。出示课件:

文章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三:学习《老师领进门》

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件: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四、学习《新来的王老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

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学生交流。

五、比较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新来的王老师》.

2、都写了具体事例,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

第三课时:阅读学习4-5 教学目标: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导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启蒙老师的教诲使我们终身难忘,然而六年来小学同学富有个性的特点相信也深深印在每个同学的脑海中,让我们一同走进《忘不了的笑声》。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学生总结。

出示课件: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

3、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说说自己班上同学的笑声特点。

5、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自读课文,提出学习方法。 (2)按照学生的提示学习。

预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体会感情,提出不懂之处等。 出示课件:

黄蓓佳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圈”开始的。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黄蓓佳的一篇《补考》写了5000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那时老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

(3)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 (4)文章标的中心是什么? 作业

1、收集描写笑的词语书上的和课外的歌5个。

2. 自习观察本班的同学写写他们的特点或用“难忘——”来回忆小学生活。为下面活动作准备。

第4课时

教学目标: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回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增进同学情,师生谊。

教学重点:指导写作 课前准备:照片、奖状等。

准备阶段:学生收集六年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或者自己成长的故事写下或者口头准备好。 主持人准备好台词。

活动过程:习作指导;主持人:学生代表

一、谈话导入

六年了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情景,唐我们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最深的老师、同学,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吧。

拓展:翻开自己的日记、习作再次进行整理,注意真情实感。

二、学生开始写作。 作业:准备自己成长的故事

第5.6课时

教学目标: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教学重难点: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学生主持过程(要求每个学生能上台演讲)

二、老师总结

1、师生共同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学生发奖品。 2老师总结。 作业:预习新课

活动准备:

1、主持人

2、学生继续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过去的岁月,唤起美好的回忆吧。下面老师将活动交给中队长,让他来给我们主持。

二、学生主持活动。

三、师生共同总结评出此次活动度的积极分子。 作业:准备好资料制作班级卡

第7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 (1)介绍照片中的“我”;

(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选好照片 1.导语。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范例及讲评。

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 讲评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3.练习。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 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6.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7.小结。

第八课时:选制作班级纪念册具体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重难点: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课前准备:准备纪念册资料

一、导入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二、讨论活动卡内容

1、分小组讨论

2、集中每小组的建议 预设:

卡上的内容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个性特点”“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离别赠言)”“依依惜别”。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选取活动卡的制作负责人

1、学生提名美编、资料收集人、文字编辑、审稿人等

2、每个学生要做的:上交一张照片写上自己的特点(简明扼要)

3、有特色的照片要配上说明和故事。 作业:预习新课 教后反思:

第九课时: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1.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2.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教学重难点: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自学“阅读材料”中5篇文章

1、想想他们都围绕一个怎样的话题,有什么不同指处。(“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

2、自由朗读。(喜欢哪篇读哪篇)

结合自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写作方法上的,也可以是感受最深的部分)

3、预设:《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

《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写好的赠言可以在班内进行交流,评一评谁写的赠言最有个性,谁写的赠言最风趣,谁写的赠言最幽默,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4、出示课件: (1)激励性赠言。

“分别后的人生犹如一条街,让我们共同为长街增添美丽的景致。” (2)祝愿性赠言。

“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著的小舟;生活如一叶小舟,愿你是一名风雨无阻的水手。” (3)褒扬性赠言。

“你不张扬的个性,让我领略到宁静,感受到宁静里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 (4)怀念性赠言。

我把缕缕的情思拧成一股长长的红线,让你这即将远飞的风筝时时飞翔在我蓝蓝的天空中。” (5)鞭策性赠言。

“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而整个春天还是属于你,朋友,别灰心!”

2.风格独特。

开放热情的学生大都喜爱富有个性的赠言。对此,教师可教给他们一些有鲜明风格的赠言形式。常见的有:

(1)诗歌式。如,“阳光会走/花儿会谢/唯有你我的友谊/才是永恒。”

(2)抒情式。如,“临行前,我赠你一个美好的理想,让他成为你坚韧的拐杖;我赠你一只智慧的行囊,让他成为你人生的通行证。”

(3)格言式。如,“什么是路,路是从荆刺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 (4)对偶式。如,“真诚的友谊无需承诺,永恒的情缘无需约定。”

(5)相等式。如,“你的美=严谨的工作作风+热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创新能力。”

3.因人而宜。赠言要避免千篇1律,要根据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特长、属相以至长相的不同而创作出“这一个”。

赠给意志坚强的朋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

赠给真诚的朋友:如,“我们的情谊如大海,拥有天下最真诚的友谊,在茫茫的人际间拥有无尽的广阔和宽容。”

赠给悲观的同学:如,“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所想的如此糟糕,愿你笑对人生,一路走好!”

赠给惰性较强的同学:如,“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赠给心胸狭窄的同学:如,“宽容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和谐的人生色彩,让宽容永远亮丽我们心灵的蓝天。”

赠给缺乏自信的同学:如,“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赠给不善言谈的同学:如,“沉默但不可沉没,沉默是金,但有时也会变成废铜。” 赠给意志脆弱的同学:如,“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炼。” 赠给属马的同学:如,“愿你成为一匹永不停息的千里马,奔向理想的草原。”

赠给班级上的“丑小鸭”:如,“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二、比较写作的方法

1、1-3篇是说明文。

2第四篇为诗歌,五篇为短小的赠言(相互鼓励,积极上进,给人启迪) 作业: 写给同学的赠言 写给老师的赠言 写建议书

第十课时:告别校园中队活动

教学目标:围绕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对师长的尊敬,在同学们即将小学毕业,踏上人生的又一段征程时,回顾六年小学的点点滴滴,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选定目标,知难而进,破浪而行,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教学重难点:回顾六年小学的点点滴滴,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 课前准备;纪念品若干、鲜花若干、道具若干、节目磁带、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前准备:

1、分小队准备好节目

2、选好主持人和节目负责人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

甲:是谁,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点燃一盏最明亮的灯? 乙:是谁,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平凡地做那引路人? (全体女生):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丙:是谁,像一棵参天大树,庇护着棵棵幼苗?

丁:是谁,像一艘乘风快船,带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全体男生):是您,我们亲爱的母校!

合:在即将扬帆远航的今天,有多少昨天值得我们回忆,当我们又重新翻开过去的点点滴滴,才发现昨天的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绚烂。

甲:我宣布,《别了,亲爱的母校》六年级联合中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二、过程

甲:又是一个洋槐纷扬的日子,当毕业的最后一天,每个人的心中都饱含深深的留恋。

乙:当一片片洋槐奇迹地飞临每个毕业生手中,我们又再次唱响了再熟悉不过的校歌。(全场高唱校歌)

谢师篇

丙:朦胧的月光,无尽的思念,让我们用点点星光写下难忘年代最动人的诗, 丁:把梦留给夜,把爱留给您——母校,请听诗朗诵《谢谢您老师 》(1小队表演) 甲:老师,您是大山里涌出的一眼温泉,叮叮咚咚奏响我进取的心音。 乙:为了铸就我们理想的支架,塑造我们拼搏的羽翼 丙:您窗前的那盏小灯常常彻夜不眠。(音乐声起)

三、小队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丁:老师,您的风筝就要高飞,而此刻,我们怎能不思绪起伏?我们曾调皮过,我们曾把您的话抛在脑后,可您知道吗?我们在一起,说的最多的是您;我们说起您,最多的字眼就是“好”!不信,您听

快板:《夸夸咱们的好老师》

才艺篇

甲: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五年,多少个五年都会被我们渐渐淡忘,可是,在育才的六年,它将永远深藏在我们的心中。育才的六年,是我们茁壮成长的六年,我们从懂得1+1=2开始,收获了那么多那么多。感谢您,育才,您的博学造就了我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们正如那初升的太阳,喷发出勃勃的生机!(音乐起,台上的同学退场)

器乐表演篇、舞艺展示表演(个人) 离别篇

合:当我们捧起一张张奖状,我们怎能不感谢您,老师!当我们唱起来舞起来弹奏起来,我们怎能不感谢您,老师!

甲:您是那红烛——(场下)为我们献出所有的光和热

乙:您是那园丁——(场下)满园春色是您日夜浇灌 丙:您是那火种——(场下)点燃我们心灵之光 丁:您是那春蚕——(场下)默默耕耘从无炫耀

合:您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您用真心谱写了一首永唱不衰的师之赞歌,如今,我们即将离别校园,即将离别亲爱的老师,心中怎能不无限感慨,怎能不深深怀念。

甲:请听口风琴合奏(同学甲) 馈赠篇

乙:假如我能搏击蓝天,是母校给我弄潮的力量 丙:假如我能施展才华,是母校给我丰沃的土壤

合:亲爱的母校,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大声告诉您——(场下)我们忘不了您!

丁:下面,请XXX代表我们所有六(2)班的同学向母校赠送纪念物,向母校献上我们最真诚的心。 请班主任为我们说几句话。(音乐起)

合:虽然即将离别,虽然即将远航,但请让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爱心永留在育才这美丽的校园里。

回忆篇

甲:别了,敬爱的老师,您已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乙:别了,亲爱的母校,您已为我们鼓足了远航的风帆 丙:我们飞得再高,心总要与您连在一起 丁:我们航行再远,人总要与您遥遥相望

(场下)放心吧,老师,放心吧,母校,您的教诲我们终生不忘,放心吧,您必将以我们为傲! 甲:听,那熟悉的声音开始在耳边回响,听,那悦耳的旋律在会场里激荡。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聆听老师们的声音,聆听他们深情演唱那动听的歌曲,把这悦耳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记忆里。

(音乐起《同一首歌》) 队仪式

1、中队辅导员讲话、领呼号

2、退旗

3、宣布结束 教后反思:

《古诗词背诵》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如:王维、王昌龄、杜甫、郑燮、苏轼等。 教后反思:

《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文后练习。

1.学生自主阅读前8篇文章,尝试完成文后练习题。 2.同桌或小组逐篇交流讨论。

二、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逐课交流自学成果,小组提出学习中的难点。

2.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的重点,相机加强指导和习练。 例如:

(1)关于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 根据《养花》一课总结方法:不仅要查字典,还要联系上下文选择多义字在词中的合适义项。 B从其他文章中选出几个词语,学生试着来理解。 《生活是多么广阔》──芬芳 《中华第一龙》──游弋 《狱中联欢》──高歌曼舞

《名碑荟萃》──荟萃、博采众长、劲峭、刚劲 (2)关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除了结合《琥珀》一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养花》《名碑荟萃》《狱中联欢》的主要内容或其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短文。

第二板块

一、随文练笔和习作的评价 1.《生活是多么广阔》仿写

评价着眼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及句式的积累和运用(去„„去„„) 2.《名碑荟萃》的关于介绍书法家作品的解说词

评价重点:一是介绍清楚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特点;二是从解说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吸引别人,也就是表达方式要灵动,要有听众和观众感。

3.《智慧之花》的缩写及读后感

缩写的练习要抓住主干,重点稍稍多用点笔墨。读后感可结合四组作文的讲评,再引导学生自评自改。 4.《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的片段修改

片段修改只要写明白就可,用词要准确,力戒语言啰嗦。 5.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写信一是注意信的格式,二是主要内容──最近的情况和暑假的打算,三是要有强烈的对象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二、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小学毕业优秀文集,可以按文体分类, 可以按年级分类,然后交流阅读,对作文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和复习。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 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  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