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1

2020-03-01 21:12: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不只是读,不止于读——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学课例与反思2010-10-03 14:28:34|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不只是读,不止于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学课例与反思

松滋市涴市小学黄华斌

《怀念母亲》,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美文。课文抒发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

在写法上,课文既有开门见山,抒写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又有呼应篇着,反复渲染“怀念”之情,一唱三叹,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同时,作者引用几则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对祖国的怀念,将对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形成文章的重点和情感的高潮。

根据教材的这些特点,我以为,读好它是远远不够的。读懂它才是关键。因此,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于“品味语言,理解情感”上,在教学目标上定位于“指导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内涵——品析关键词”,在教学思路上,遵循整体感知,局部品味,由浅入深,在教学课型上,设计为“听读,请你感受”“略读,请你勾画”“品读,请你探究”的板块式教学。

下面是我的简要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前热身——积累词语(限时2分钟) 进入正式学习之前,检查同学们的语言积累,请同学们认读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一起读起来,每个词语读两遍,注意红色的字的读音和字形。

(二)导入新课——揭示目标(限时1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文章(齐读课题和作者): 强调“母亲”,读——

突出“怀念”,读——

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对于本文的作者来说,真是字字千钧,那是肝肠寸断般的情愫。让我们一字一顿,缓缓而深情地读——

本节课有三项学习活动。

(三)教学板块1——听读,请你感受(限时7分钟)

过渡语:在2009年中华经典诵读晚会上,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薛中锐动情朗诵《怀念母亲》,向文章作者、2009年离开人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致敬。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个学习活动:听读,感受“怀念”之情。

(播放朗诵视频,学生合上课本,认真观摩5分钟) 学生交流:欣赏这段朗诵的时候,我想,同学们的心里一定是不平静的。正如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样,心中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你想到了什么,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朗诵者将作者的心思和情意真真切切地传达出来了,你能说说作者传达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读文,因年龄所限无法感受文章中涌动的对母亲的那种深情。薛中锐老师声泪俱下的表演朗诵,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深沉的情感世界里,对文本教学是一种极好的铺垫。教学证明,这个目标顺利地达到了。)

(四)教学板块2——略读,请你勾画(限时7分钟)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当中去,用眼睛发现,用心灵倾听作者的心声。

1.朗诵者传递给我们的这种情感,如果:

⑴用标题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是——(“怀念”)

⑵用第一段文字中的两个短语来概括,是——(“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⑶用最后一段文字中的反复出现的一个词来概括,是——(“怀念”)

将首尾联成一个整体,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情感来。读了之后,在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呢?

课堂笔记:开首见山,奠定基调与首尾照应,反复渲染。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反映文章主要信息的词和句。这篇文章的写法特点,告诉教师,抓住这些词语,就等于找到了打开情感与思想之门的一把钥匙。问题会迎刃而解。)

2.默读第2段:请你用波浪线勾画出母亲逝世后,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词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

3.默读第3段:请你用波浪线勾画出最能表现作者怀念之情的一个词语。(“频来入梦”)

(设计意图:这一组词语都是直接抒发作者思情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就完成了对作者情感的“表层”解读。)

(五)教学板块3——品读,请你探究(限时18分钟)

1.探究日记一:说一说文中的“景”和“情”。

探究话题:

一个时间:“黄昏”(情境联想)

两个动词:“织”与“糊”

一处矛盾:“凄凉”与“甜蜜”

设疑提示:

⑴师生对话,走进那个“黄昏”:一般说来,黄昏的时候,我们都放学了,大家要——?在这个时候,你们的爸妈下班了,他们都要——?天上的鸟儿在这个时候也要——?此时,季羡林能回家吗?他的家在哪儿?引领学生体会海外游子有家难归的苦衷。

⑵创设情景,走进作者的心海:“季羡林又孤寂地站在窗前,抬眼望去,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正步履匆匆地往家里赶,漂泊的渔船也静静地停靠在海港,就连不知疲倦的小鸟也开始归巢了。薄暮中,远远地传来了母亲唤儿回家的声音„„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季羡林,你的心会在哪儿?你的心会看到什么?”启发学生想象,让文中的“故乡”“故国”“故国的朋友”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对祖国地怀念变得真实可感。

在交流中理解“甜蜜”,当你回忆起这些快乐的时光,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所以说,有时候,美好的回忆往往是精神上的安慰,是对心灵创伤的一种治疗。

⑶这凄凉,这甜蜜,最后都融入到了一个字里面,哪个字?(糊)“糊”是什么意思?这“糊”在季羡林心头的究竟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借景抒情的表达段,扣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景物描写与看似把矛盾的抒情中理解作者远离祖国的复杂情感。)

2.探究日记2:说一说文中的“事”和“心”。

探究话题:

一个画面丰富的标点:省略号

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子: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设疑提示:

⑴想像训练:体会房东太太对儿子地等待。“她高兴得不得了”,她高兴成了什么样子?她会为儿子的回来做哪些准备?文中是省略号,请把省略号读成一段话。后来,儿子没有按时回家,她又会怎样焦急地等待?

⑵表达训练: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谈一谈对母亲的印象。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起早贪黑,一样的问寒问暖,一样的唠唠叨叨,一样的(),一样的()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人推已的表达段,扣住这一特点,让学生概说房东太太的小事,勾起作者对母亲的怀想。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扩展中升华对“母亲”的理解。)

3.探究“寻梦”: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的“寻梦之旅”。 探究话题:

感受“寻”之苦:(哭着醒来,再想捉住,什么地方) 理解“梦”之幻:(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探求“梦”之源:(母亲、祖国)

设疑提示:

正是这种对母亲、对祖国的爱,使得季羡林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不顾国外多家研究机构的挽留,毅然回国,回到了祖**亲的怀抱。而他的生身母亲呢,却只有到梦里去寻找。想一想,他在梦里看清了自己的母亲了吗?

紧扣“面影”,体会作为儿子记不清母亲模样的痛苦,指导朗读片断二。

即使看不清楚,季羡林还是要苦苦的去寻找。分男生、女生朗读片断一。

季羡林一生也没有找到母亲清晰的面容。齐读片断二。

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找母亲,就是在寻找生命的源泉,寻找做人的根。季羡林的根在哪儿?

(设计意图:这是全文情感的高潮,扣住这一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寻梦之旅”的痛苦。)

(六)课后链接——走近大师,升华情感(限时5分钟)

读完这篇课文,感受了大师的这份伟大的真情,同学们想对季羡林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走近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季羡林

(视频播放“感动中国”。)

齐读颁奖词,用崇敬与缅怀的声音读起来:

季羡林——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结束语:季羡林——心在东方,根在中国!下课。

(设计意图:突破常规方式,在结课时呈现对作者的印象,有了前面“缅怀母亲与思念祖国”的深沉情感作充足的铺垫,再来走近作者,也是一种水到渠成。)

作为一节有效课堂的研究课,我以为本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目标:

一是情感氛围的奠基。课前,我在想,表演艺术家薛中锐老师那种情动于衷,声泪俱下的朗诵会不会感染学生,会不会有引人发笑的负面效应。教学效果证明学生已被其带入了一个深情的境界中,学生能回答出“朗诵者把自己当成了作者羡林”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是学生方法的引导。这节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圈点勾画法的运用实践,就是引导学生善于捕捉文本中最主要的信息。教学板块2“略读,请你勾画”显得简洁,不拖泥带水。

三是作者思想的理解。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层到深意的思路,扣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的理解,注重情境的创设,情感的联想。

预设与生成总是有差距的,本课在教学生成中,自感不足有二:

一是内容安排较多,有匆忙乏力之感。导入教学在改进课例中可更中简洁,直奔主题。对于第二则日记的探究环节可以在改进课例中删去,更充分地完成前后探究品味的教学任务。

二是朗读活动少,教学高潮生成不足。探究活动3是本课预设的教学高潮,因为前面探究活动中的滞缓,本环节的教学显得时间紧张,未能充分地运用预设的朗读教学,更充分地解读“寻梦之旅”中的深情。

语文教学,应植根于语言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累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习惯,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品味语言、欣赏语言、理解语言的方法,并在经常的品味欣赏训练活动中不断提升语言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读得充分是很重要的。但对于那些有思想的作品,不只是读,不止于读。读进去,品味与探究,读出思想与魅力,阅读奠基阶段,这一点尤其重要。

课例分析1

课例研修心1

课例研讨主持词1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1

课例

课例

例1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

《课例1.doc》
课例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