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020-03-02 10:37: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刘开辉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历,或展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本着这个目标,我将本节课进行大胆延伸,用资料和声音让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思考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学生分析

初二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且学生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所以。教师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遇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就,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自学字词,把握文意。

2、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查询、搜集歌颂母亲的诗歌、名言、故事、歌曲等。

4、想一想自己是否想胡适那样理解自己的母亲。 教师

1、搜集整理一些古今中外有关母爱的故事、文章。

2、帮助学生完成课前准备的各项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导入。 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 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说一说,并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

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准孩子哭出声来。对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请看胡适的《我的母亲》。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

2、教师明确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胡适为人宽厚、热情、真诚、善良,在北京,胡适家里每到星期六总是高朋满座,各界人士,包括商人和贩夫,都一律欢迎。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他尽力解答。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对走入歧途的人,他晓以大义。也有人只是去问候,他便报以零零散散的闲谈。客人辞别后,都有不虚此行之感。

其母冯顺弟,年幼时勤快贤惠。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妻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长孙胡思明。

三、默读课文,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用一句话来赞美文中的母亲,并朗读相关内容说说赞美她的理由。

2、小组合作归纳文章写了母亲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声,面无怒色——善良宽容

E.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

F.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

3、作者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4、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五、默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2、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件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六、拓展延伸与体验反思

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七、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相信你的父母特别是你的母亲的许多言行已深深的影响了你,并引着你走向未来。课后,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告诉他们并感谢他们对你的教诲。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对儿子谆谆教诲,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而又不失刚强的母亲。(师生共同回顾母亲的形象。)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

二、合作交流,研读探究

1、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课文前三个语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课文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2、本文既是写母亲,开头为什么用了整整三段话来写童年自己的性格特点?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4、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三、品位语言特点,理解作者感情。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找出包含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例:“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到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小结: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作为著名学者的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①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②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③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明确:①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②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③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四、总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五、阅读延伸

(1)朗读、鉴赏有关母爱的诗词。 (2)课外推荐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六、板书:

(1-4) 我 的(5-12) 母 亲

(13)

童年生活

对“我”记叙母亲 对家庭 对自己深远影响

(5-7) (8-11) (12)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