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

2020-03-02 14:14: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沿途;1350字)

(欢迎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参观旅游。我是来自郑州AB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A,大家可以直接称呼我为小A。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陈先生,此次的黄帝故里之旅将由我和陈师傅来共同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旅程中玩的开心、玩的舒畅!

(旅程安排)今天我带大家到新郑黄帝故里观光游览,咱们走京珠高速,在新郑下高速,就到了黄帝故里。中午在新郑大酒店就餐,晚上5点返回郑州。

(河南概况)

大家远道而来,想必对河南不甚熟悉,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河南: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而得名。远古时代,河南是一个水草丰美、大象出没的地方,所以河南简称“豫”,即多象之州的意思。 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因豫州位于九州之中,又得名中州。河南平原居多,又称为中原。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的说法。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亿人,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地名由来)

现在我们进入新郑市界。新郑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他的弟弟姬友封到了镐京附近的咸林,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华县东北,国号为“郑”,这是“郑国”之名的由来。郑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之一,姬友为郑国第一个国君。公元前782年,后来,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幽王继承了王位,姬友看到周幽王骄奢淫逸,政治腐败,为了自身的安全,就把他的部族、财产慢慢的迁移到了洛水以东的郐国,也就是现在的新密市附近。后来他乘机灭掉郐国,建立新的郑国。为了区别陕西的旧郑,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新郑”。

1994年这里撤县建市。200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被评为中国最有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之一。

(新郑枣树)

新郑有“中国第一枣乡“之称,俗话说”灵宝的苹果,潼关的梨,新郑的大枣甜如蜜”。请大家往路右边看,会发现田地里有很多枣树,而且枣树的根部都比较雍肿。早在春秋郑国时期,就有新郑种枣树的记载。千百年来,枣农为了获得丰收,就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就拿斧头将根部砍几斧头,这样营养就能充分聚集在树枝,结出的果实就能甜似蜜。

数典不忘祖,叶落要归根,中华民族是崇本尊亲,求本追根的孝道民族,近年来,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去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54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河南省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皇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郑州市等各级政府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力支持下,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黄帝故里,每年吸引着亿万华人前来拜谒我们的祖先——轩辕皇帝。为什么我们有自己的姓氏?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为什么我们确认轩辕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我们祖先的故乡,来寻找答案吧。

(下车前的安排)

朋友们,黄帝故里停车场到了,下车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蓝白相间的宇通车,车牌号是豫A12345,我们的导游旗是黄色的,我的手机号是12345654321.。11点30半我们在这里集合。请大家关好车窗,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做好下车准备。

黄帝故里导游词(景点;1536字)

各位朋友:我们脚下站立的正是亿万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新郑黄帝故里。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这里共有被称作是“活化石”的水杉960棵,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说到形式广场,不能不提到让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姓氏,姓氏起源很多,并不断发展,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的姓氏有2.3万多个,已经普查到的姓氏有4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的约1800个。在前1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73个。万姓同根,根在人祖。史载,黄帝族后裔繁衍600多个姓,炎帝族繁衍247个姓氏,炎黄二支与其它民族融合中总共发展到8000多个姓氏。因而,从姓氏上说,后世子孙共尊炎黄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世纪宝鼎)

矗立黄帝故里祠后的这个气势恢宏、硕大无比的鼎叫黄帝宝鼎。它通高6.99米,重24吨,直径4.7米,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比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广东肇庆青铜鼎还高出0.39米,重8吨,一度成为“天下第一鼎”。

史书记载,黄帝最早铸宝鼎,使鼎由炊器变为国家礼器。

此后,历代帝王都把鼎视为神器、国之重器。凡宗庙活动、国家大事,皆行鼎祭。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鼎,逐渐变成为国君、各级官员的专有礼器,所谓“钟鸣鼎食”即是此意。鼎的多少,成了身份、级别和地位的标志,成了人与人,家族与家族,国家与国家,礼尚往来的信物。

这尊黄帝宝鼎,采用的是8000年前我们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鼎形式,为圆鼎。鼎腹有九龙,寓示九洲,龙首有宝珠,象征国家之光;鼎足为熊足,寓意黄帝立国于有熊。 黄帝宝鼎周围的八个小鼎,4圆4方,通高1.25米,兽面纹饰,分别代表仕、智、爱、丰、安、嗣、寿、财之意。在这里,您可以自己选择鼎而许下自己美好的心愿。 (皇帝纪念馆)

游客朋友们,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就是黄帝纪念馆。黄帝纪念馆外观是黄帝时期人字形大房子造型,在设计上采用了地穴覆土式建筑样式,寓意轩辕之丘,并分为上下两层,如同从地下自然生成。馆内布置有黄帝文化艺术陈列,墙壁上刻有古朴的岩画、雕塑,突出浓厚的“根”文化氛围。纪念馆内外分别塑有两尊手持宝剑、凛然端坐的黄帝雕像,高度均为5.9米,寓意为九五之尊。馆外雕像为玻璃钢制成,馆内雕像为紫铜铸成。

纪念馆屋顶两侧壁画是四灵象,也就是上古的四方神。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相传青龙是东方太昊的丞相,白虎是西方少昊的丞相,朱雀则是南方炎帝的丞相,而玄武是北方颛顼的丞相。他们后来被人们尊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守护神。在这里,他们都是轩辕黄帝的守护神。你们瞧,中央的麒麟身的龙图案,就代表黄帝。

纪念馆内的大型榕树根雕,称“中华根脉”,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中华根脉强壮有力,源远流长。两支粗大的主根,一支象征黄帝族,一支象征炎帝族。根雕中央刻有六龙戏珠,象征炎黄子孙心向始祖,根在黄帝故里。众多茂密的根系层层交织,象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根连根,心连心,团结一心,风雨与共,傲然雄踞于世界之东方!中间这颗宝珠,是黄帝宝珠,社稷之光,严冬能给人民带来温暖,盛夏给人以凉意,黑夜给人以光明。它是以黄帝不朽民族精神,永远光芒四射,造福千秋万代。

走进大厅,厅内两侧是客家文化展。“客家人”是汉民族的重要民系,是炎黄子孙的优秀儿女。历史上,他们由黄(河)淮(河)之间,迁居闽、粤、赣、蜀、黔、滇、台、港、澳等地。有的又乔迁海外,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庞大族群,对所在地区或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故景区从1990年正式开放以来,每年三月三举行拜祖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华侨,便汇聚到这里寻根拜祖,他们在这里焚香叩拜,以寄托对祖先的绵绵情思、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有坑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关于黄帝故里景区就给您介绍到这里。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谢谢!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已改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新郑)大文化产业总体开发策划方案

黄帝故里沿途景点5分钟导游词

黄帝故里欢迎词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doc》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