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

2020-03-02 14:16: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黄帝故里沿途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我们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有需要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解决,你们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预祝本次旅途愉快!

新郑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这里,并在此统一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由此,新郑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它是我国第二十一个国际机场、全国十大国际机场之一的新郑国际机场就在这里。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为五帝之首。黄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成年后见识渊博,才干出众,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古时,人们认为五帝是万物为主宰,金木水火土为万物之本,为五德,有熊氏部落崇尚土德,土为黄色,人们故给他取名为黄帝。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今河南灵宝),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有子25人,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此,后人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好了,各位朋友,新郑黄帝故里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准备拜谒我们共同的祖先吧!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广场内还设有中华姓氏文化广场,其中中华姓氏墙上镌刻有3000多个姓氏。

穿过轩辕广场,现在我们来到了故里祠的山门之前。各位看一下门口的这对看门兽。它是石熊。因为在五千多年前,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有熊部落所居住的新郑一带的中原地区,有很多熊。熊在当时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有熊部落人们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它当作自己部落的图腾。左侧这座“中华民族子孙千禧龙年寻根祭祖纪念”碑是由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提写的。

故里祠的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相传元妃嫘祖是最早养蚕和发明织布的人,后人都尊她为先蚕娘娘。大殿西边的配殿,,供奉的是黄帝的第四夫人嫫母,她是中国最早发明织布机的人,尊她为先织嫫母。

请各位进入人文初祖大殿。迎面看到的是轩辕黄帝塑像。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黄帝出生在新郑,继任有熊氏首领;识渊博分善恶,创造舟车为民用。 黄炎联盟和睦处,征战蚩尤获全胜;融合民族大团结,荟萃图腾化为龙;建都有熊行大典,中国版图基本定。

种田养蚕织丝帛,开发牧业五谷丰;文字城堡铜祭祀,缔造中华古文明;高擎龙旗统天下,黄帝王朝从此兴。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5000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大大小小的部落成千上万。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是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所向披靡。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这蚩尤在作战中还能够喷雾,使人迷失方向。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即命风后造指南车,以示四方,破蚩尤大雾,经“五十二”战,蚩尤大败,,被黄帝手下大将应龙擒杀。

接下来是建都有熊和高擎龙旗。黄帝平定蚩尤以后,定都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古都。相传黄帝于甲子元年二月二日正式登基。此后中国民间“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源于此。黄帝建都以后,升起了象征各族统一的龙旗。这龙图腾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河南灵宝),葬于桥山。相传黄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并同其他部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而,后世子孙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

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

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今天黄帝故里的讲解就告一段落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配合,半小时后我们集合上车,谢谢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欢迎词

黄帝故里沿途讲解

黄帝故里调研报告

黄帝故里模拟讲解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

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黄帝故里详细解说词

《黄帝故里.doc》
黄帝故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