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债务审计或为财税体制改革铺路(推荐)

2020-03-02 16:35: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政府性债务审计或为财税体制改革铺路

2013年07月30日 07:06:37 来源: 证券时报 0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

我国政府性债务规模将有一个权威数据。审计署28日发布消息称,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这是新政府上台后首次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专家认为,此次审计的目的是再次对政府性债务进行摸底,为新一届政府解决地方政府的融资问题和财税体制改革做铺垫。

防范债务风险积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审计署的声明中并未强调“地方”二字,舆论普遍认为本次审计工作的范围并不仅限于地方债务,而是将中央政府债务一并纳入审计范围之内。事实上,上届政府曾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有过一次全面审计和一次跟踪审计。

2011年,审计署首次组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上个月,审计署发布的一份地方政府性债务跟踪报告提出,36个地区两年来债务规模增长13%,部分地区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高速公路,甚至陷入借新债还旧债“循环”。

本次审计距上届政府跟踪审计结束仅五个月,显示出新政府迫切希望获得全面准确的政府性债务情况。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本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地方性债务的余额,清理部分违规或可能违约的地方性债务,防范债务风险积聚,最后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之后,可能会把部分地方性债务确认为坏账,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坏账规模。

虽然本次全面审查才刚刚开始,但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大幅上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在增长,审计署此前的一份针对36个地区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可以大致反映。其实,地方债务主要的问题不是债务增长,而是债务不透明,到底有多少说不清,地方政府把债务数据当成最大的机密;同时债务管理上缺少科学的债务确认标准,使政府性债务风险难以评估,此外还存在债务使用的绩效问题。

关于政府性债务审计

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政府性债务新举债方式审计方法

审计署:将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推荐]

麦县级政府债务审计

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6月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12月30日发布)

解读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答记者问吉林审计厅吉林政府

《政府性债务审计或为财税体制改革铺路(推荐).doc》
政府性债务审计或为财税体制改革铺路(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