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14)

2020-03-03 16:12: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家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2008“毛邓三”课程寒假调查实践成果

通过一个学期政治课的学习,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中国农村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也逐步的认识了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也给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理论的学习少不了实践,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利用寒假时间走入农村基层,通过观察我的家乡农民增收情况来了解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再结合十七大会议的重要内容来进一步学习体会十七大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农民收入现状

以下为摘自《浙江日讯》1月8日报道的一段文字,由此可得知本县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

2007年,苍南农民笑得很开心,收入大幅度增加,腰包明显鼓了。据统计,2007年苍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6600元,同比增长16.2%,其中25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以上,同比增长18.0%,双双超过年初预期目标。这一增幅也超过了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而本村在苍南县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我家的邻居中,有5户种植食用菌,每年毛收入为3万左右;3户养猪,每年毛收入为4万左右;5户开车,每年毛收入为1.5万左右。

二.政府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举措

6月7日下午,县工商联在县委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苍南县“民企系三农、共建新农村”村企结对大会。县委副书记张洪国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参与本次村企结对活动的企业家表示感谢。他说,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提出开展“民企系三农、共建新农村”活动以后,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实现“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关键环节,此次村企结对活动不仅为农村带来了发展契机,也为广大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拓展了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舞台。他强调指出,做好村企结对工作要把握好“三个结合”,扎实推进“民企系三农、共建新农村”活动;要增强“三种意识”,积极投身“民企系三农、共建新农村”活动的实践;要注重“三个着眼”,确保“民企系三农、共建新农村”活动取得实效。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郑宏国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参与此次活动的企业表示感谢,对各行政村表示祝贺,同时提出了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推进“民企系三农、共建新农村”活动落到实处。

根据上级的指示,并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镇做出以下举措

1.鼓励发展种植业

蘑菇为我们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马站镇有4000多户农民从事蘑菇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650万平方尺,年产量达2.3万多吨,年产值近亿元,产品远销日、韩、美、意等国。

为了方便蘑菇的交易,政府修建了蘑菇市场。创建于1996年的马站蘑菇市场,现有职工35人,占地面积20亩,固定资产335万元。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蘑菇经销商达1000多人,固定经销商100多人,这些客商的到来,将马站的蘑菇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江苏、上海、江西、福建等全国各地,高峰期日交易量即达400多吨。该

市场2000年交易额超过6000多万元,实现利税300多万元,为马站蘑菇“名闻全国、享誉海外”和马站农村经济的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四季柚也是马站品牌产业。马站四季柚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有\"仙家名果\"之美誉,早在清朝就被列为\"贡品\",多次被评为优质农产品,先后获全国优质奖水果柚类金杯奖、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绿色食品证书,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为了支持这一产业,政府投资建成一批四季柚现代示范园区。现在,全镇四季柚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3000多万元。

2.大力发展养殖业

今年,农产品,特别是猪肉供应不足,养猪成为一项比较可靠经济来源。为了鼓励养猪业的发展。首先,镇上投资40万,采用农民入股的方式,建起一个拥有500多头猪的养猪厂,年盈利额达40万余元。其次,镇信用社提供低息贷款,鼓励私人养猪业。而且,政府还取消了猪肉等农产品的税收,真正使农民从中获得利益。

另外,海洋养殖业也是我们镇的支柱产业。苍南县是全国坛紫菜养殖大县之一,并有“中国紫菜之乡”之称号,养殖面积高达4万多亩,产量(干品)6320吨,产值1.23亿元。但由于紫菜收割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手工作业阶段,劳动强度大,且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下,从而阻碍了紫菜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牵头研究出了紫菜收割机,紫菜机械化收割技术运用项目的成功,提高工效十几倍,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采收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紫菜收获方式从人工向收割化转变,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

三.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民的收入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农村还存在很多剩余劳动力,造成很大浪费,比如,在我家邻居10户家庭中,存在11个闲置劳动力。第二,本镇的可耕田在不断减少,由于政府征地,土地规划等问题,我们镇的可耕田大幅减少 ,严重威胁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四.可考虑的解决方法

1.鼓励闲置人员外出打工,创造额外收入

2.创办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3.合理规划用地,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五.总结

由十七大报告可看出,构建社会和谐是贯穿中国发展的全过程。根据我们国家现处

的历史发展条件来看,现在还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虽然有了一定进步,但仍需要努力发展,各种发展问题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社会问题,首先要努力发展生产力,其次就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政策中提出的,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13亿人口农民占了9亿,如果不先稳定好农民,发展好农业和农村,那么,十七大中提出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恐怕就难以保证实现,更别说全民奔小康这个大问题了。所以,“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也是中国全民奔小康的前提。

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14).doc》
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1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