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之乐》教学设计 2

2020-03-02 20:36: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八音、音乐故事、民族乐器听辨与乐曲欣赏。 2.音乐知识方面讲解八音和八音代表的乐器,音乐表现上听辨乐器的音色。“音乐故事”栏目中,结合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介绍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欣赏笛子独奏《姑苏行》二胡独奏《光明行》。 3.这一单元与七年级上册中的“华夏古韵”相呼应,是为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及民族乐曲而设立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体系比较缺乏,现在学生普遍偏爱流行音乐。 2.七年级上册《华夏古韵》的学习,学生对古代乐器有一些解和认识。欣赏课学生活动一般比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我变换教学手段,在欣赏中也让学生动起来,以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从直观感官上吸引学生,用问答、讲故事、视频、视唱、竖笛吹奏、律动表演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意图使学生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

3.如何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的一个困难点。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视频播放、听赏的乐曲和展示的乐器图片较多,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八音知识,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古代八音分类及代表乐器。 2.学生通过《十面埋伏》中的音乐故事《楚汉之战》,了解《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及创作背景,能分析《十面埋伏》及它的情绪、场面,能复述《楚汉之战》的故事。 3.学生能听辨出欣赏曲目中演奏乐器的音色。

4.欣赏《姑苏行》《光明行》学生能视唱《姑苏行》的主旋律,能用竖笛吹奏《姑苏行》的主旋律。能随《光明行》的音乐做律动表演。 5.学生了解现代民族乐器的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音乐与视频欣赏的形式,问答、听辨音色让学生了解古代民族乐器八音分类。

2.能听辨出欣赏曲目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听赏、视唱、竖笛演奏、表演等形式了解《姑苏行》《光明行》的演奏形式、分析乐曲的风格特征。 3.了解现代的民族乐器分类。 4.用听辨音色的方法贯穿本课的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加热爱中华民族,更多关注八音之乐、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八音分类及代表乐器,能准确听辨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的音色。

难点:体会以上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策略:

1.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民族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

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特点。

四、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这样四句诗来形容一件乐器的音色之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乐器的音色?(生答:琵琶)你还知道那些民族民间乐器?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八音,用课件简介“八音”并及它们的音色。 2.新授 :八音和鸣

教师活动:

(1) 讲解八音的由来,出示八音代表乐器图片、听辨乐器音乐,

(2) 讲解八音中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各类乐器的制作材料和代表乐器的音色。

学生活动:

(1) 问答法回答古代八音代表乐器的制作材料和乐器名称,同时听辨乐器的音色。

【设计意图】:八音的知识贯穿本课的始终,这里我精心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抢答法,视听法,让学生掌握八音的知识点。 3.听赏: 《十面埋伏》及音乐故事《楚汉之战》

教师活动:

(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属于八音分类的哪一类? (2)注意聆听琵琶的音色,观看琵琶的演奏方法,分析《十面埋伏》的情绪 展现了怎样的场面?

(3)听赏讲解“楚汉之战”的故事。

学生活动:

(1)回答乐曲是用琵琶演奏的属于古代八音分类:丝类

(2)聆听琵琶的音色,观看琵琶的演奏方法。

(3)《十面埋伏》是一首充斥着金戈铁马肃杀之声的古代武战场的场面。

(4)复述“楚汉之战”的历史故事。

【设计意图】:巩固八音分类中代表乐器的听辨,听赏《十面埋伏》的音乐故事 ,让学生了解历史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因实史创作产生的《十面埋伏》这首经典古曲,视频欣赏向学生展示音乐与朗诵的艺术魅力,展现了音乐与文学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古典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视频欣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本课的重点之一。

4.欣赏:《姑苏行》 教师活动:

(1)《姑苏行》的曲作者江先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属

于八音分类的哪一类? (2)请学生分析《姑苏行》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完整的聆听乐曲在你心中展现怎样的画面 ? (3)请学生视唱并吹奏《姑苏行》的主旋律。

学生活动:

(1)回答《姑苏行》的演奏乐器笛子是属于八音分类:竹类 (2)《姑苏行》的风格婉转悠扬,犹如一幅江南的水墨画。 (3)视唱《姑苏行》的旋律。 (4)竖笛吹奏《姑苏行》的旋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辨音色了解笛子的音色,逐步培养学生听辨乐器音色的能力。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视频让学生了解笛子的演奏方法,用视唱、吹奏本曲让学生熟悉《姑苏行》的主旋律,并能喜欢民族音乐,《姑苏行》犹如一幅江南的水墨画,它展现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体现学科整合。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音中有画、画中有音! 5.欣赏《光明行》

教师活动:

(1)《光明行》的曲作者刘天华,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属于八音分类的哪一类? (2)《光明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3)注意聆听二胡的音色,观看二胡的演奏方法。

(4)聆听《光明行》请学生做律动表演。

学生活动:

(1)回答光明行的演奏乐器二胡是由八音分类:丝类 (2)认真聆听二胡的音色,观看二胡的演奏方法。 (3)回答《光明行》的风格特点是进行曲风格。

(4)聆听《光明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踏脚、击掌,走步的等形式做律动表演。

【设计意图】:刘天华在1931年创作的《光明行》,作品展现探索者在黑暗中探求光明,坚信光明一定会在前方,律动表演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记忆,能亲身体验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我更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挫折困难时,都能做一位光明的行者! 6.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

讲解现代我们把中华民族乐器分为四类: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

学生活动:

分类说出各类代表乐器的名称。

【设计意图】:古人对于乐器的分类是有局限性的,现在我们的民族乐器更为科学的分类囊括了所有的民族乐器,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八音分类,更要了解现代的民族乐器分类,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7.巩固八音:

教师活动:

播放八音和鸣《楚商》的视频,请学生说出是八音中哪一类乐器在演

奏?

学生活动:

说出是八音中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中的哪乐器的

五、课堂小结

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远古的八音乐器经历了久远的年代,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可是它悠扬的旋律就响彻在我们的耳边,离我很近很近,同学们:让我们拉紧音乐的手,更多的关注八音之乐,更多的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 ,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吧!

六、板书设计

八音和鸣

欣赏:《十面埋伏》

创作背景+乐曲特点+主题旋律

《姑苏行》 《光明行》

七、作业布置

学习了《八音和鸣》,谈谈你对中华民族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八、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除了体验、模仿、探究合作过程和方法外,整合是音乐教育体现其艺术性,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和方法。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与各个学科、各个文化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上,我充分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原则,灵活地把音乐与文学、绘画、信息技术等融会贯通起来,浅化难点,启发想象,激发情感,把自由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空间交给学生,以他山之石攻玉,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尊重艺术的感情,促进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大大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八音之乐》教学设计

八音之乐教学设计[推荐]

《八音之乐》教学设计二.doc

八音之乐教案

八音之乐完整版教案

《八音之乐》第一课时

八音之乐教案设计(优秀)

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学设计张洁

初中音乐教案《八音之乐》

八音钟教学设计

《《八音之乐》教学设计 2.doc》
《八音之乐》教学设计 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