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后题小结

2020-03-03 03:00: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18世纪末至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的最终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持续不断,最著名是三大工人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些工人运动向世界表明西欧工业无产阶级正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这些斗争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注意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了。它的产生反应了时代的客观要求。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创立了完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不仅如此,人们彼此之间也要发生关系。由于单个的人无法与自然力量抗衡,因而个人的生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活动,才能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相互发生的关

- 1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因此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以及其运动变化。

总之,政治经济学虽然不直接以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离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而孤立地、抽象地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才能正确揭示它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是研究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科学。迄今为止经济学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哲学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哲学方法。主要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一)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马克思把辨证唯物主义应用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政治经济学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使用科学的抽象法,科学的抽象法是运用这种抽象力来分析客观事物的方法。

(三) 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四) 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等方法

(五) 借鉴现代科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3和它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了根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五, 纯粹和抽象的市场经济从来不存在,市场经济总是与特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根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能毫无顾忌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进行科学探讨,做出客观的、全面的、深入的解剖、分析和说明,与此不同,西方经济学由于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决定了根本不可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为什么说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它是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不可能具有价值,因而不会是商品。一些东西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不具有价值,所以也不是商品;另外未经交换的产品也不是商品。所以,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 5

(五) 世界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超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随着一般等价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同时形成的,而后才顺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 4.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有什么不同?

流通中的贵金属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既是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则是以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的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5.简述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从简单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逐渐发展为货币形式。

(一)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后期发生在不同部落之间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当时生产目的还不是为了交换,用来进行交换的只是部落自己消费有剩余的少量物品,这种交换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一种商品的价值职能偶然的、简单的表现按在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简单价值形式已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是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二) 扩大的价值形式

- 7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是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所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两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 1.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有何影响?对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有何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无影响。 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简述)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该公式表示流通中的贵金属货币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第二章: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从商品生产的角度来看,价值规律就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另一方面,从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看,价值规律则是等价交换的规律。

- 95.试述市场经济的作用及历史进步性。

就生产领域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在微观上,它通过价格的波动引导着消费者的消费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宏观上,它调节着社会生产和社会总共给与总需求,使得社会总供求趋于均衡状态。这两方面都有助于有限的经济资源按比例配置在不同个体和部门中,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分配领域来说,它决定了国民收入在全社会的初次分配。生产和分配,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两大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它尊重个体的自主和独立经济利益,通过利益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促使生产者不断提高个别生产效率,而且调节着整个社会资源按比例进行配置。这些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 在流通中产生了价值的增殖,即剩余价值的产生。但是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价值量不能变化,不能发生价值增殖。

★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使用或是消费就是劳动过程,劳动不仅能保存旧价值,还能创造出新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就是为了利用它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来使资本价值增殖,资本家当把劳

- 11有价值,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那么劳动的出卖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可见,劳动不是商品。)所以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一种转化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7.概述工资的本质及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性质与形式。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一种转化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补充:

★1.工资的形式有哪些?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和计件工资(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或者作业量来支付的工资)。

★2.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作为货币的货币在交换中起的是流通作用,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却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 3.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异同点。 [商品流通形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货币流通形式:货币-商品-货币(G-W-G)] 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后者起点和终点是货币。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4.流通的内容不同。前者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

- 13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1.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2.劳动力的供给日益增加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增长的杠杆。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绝对的隶属于资本。2.资本主义生产是周期性的。这种周期变化导致的对人口需求的变化,也是靠相对过剩人口来调节的。 ★ 4.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扩大规模上对无酬劳动的占有,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是由劳动的来的,而是对劳动的无偿占有。 ★ 5。试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相互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本积聚是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实现的,随着个别资本的增加,社会总资本也会相应地扩大,因而它的作用与积累相同;资本集中则是社会上已有的资本的合并或联合,不过是消灭小资本的独立和互相对立的性质,在个别资本增大的同时,社会总资本却不会相应地扩大,所以它对积累只起到补充作用,即为大规模的积累创造条件。第二,资本积聚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果,以资本积累为前提,资本积累的规模要受个别资本拥有的剩余价值量的限制,受积累率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只是社会总资本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它的作用范围不受社会财富绝对量的限制。第三,通过资本积聚,个别资本的增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资本集中可以在一瞬间集合大量的资本,是个别资本迅速增大,从而大

- 15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什么是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是哪两个过程的统一和哪三个阶段的统一?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就是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的统一。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第二,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

3.什么是固定资本的磨损和补偿?如何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以避免精神磨损的损失?

固定资本的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损耗。按照它的损耗成都拙见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作为折旧基金提取并积累起来,进行价值补偿,以便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更新固定资本。

★4.试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根据和划分意义。

划分的根据: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划分的意义: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

- 17再加上第一部类的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Ⅰ(v+m)>Ⅱc 2.Ⅱ(c+m-m/x)> Ⅰ(v+m/x)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9.为什么说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二,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分配

1.从利润率公式的分解中论述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P’=m’ V/(c+v) n 主要因素有:

(1) 剩余价值率。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

(2)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利润率的高低是按相反

- 19因为在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两在日益增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才呈现出一种趋势。

且因为种种原因的作用,虽然不能绝对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但是会使这种下降变得曲折、缓慢,表现为一种下降的趋势。 它会引起和加深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矛盾。

1.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2.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 3. 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矛盾

4. 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与国际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7.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商业利润是怎样产生的?

商业资本指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独立资本形式。 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用商业资本的货币资本代替了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而独立地实现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职能,最终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

商业资本家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正是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买进的。产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实质是产业资本家将生产价格中的一部分利润或剩余价值转让给了商业资本家。这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和本质。 8.商业流通费用是怎样划分的?它们如何得到补偿?

- 21值率成正比例。

(7)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利润率的高低是按相反的方向变动的。

(8) 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利润率成正比例。 (9) 不变资本的节省。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使资本价值构成降低,从而使同量资本能够使用更多的劳动力,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还可以减少商品价值中由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部分,从而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这两者都会使利润率提高。

(10) 原料价格的变动。原料价格的变动与利润率成反比例。 2.生产价格如何形成的?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为何不违背价值规律?

在平均利润率形成的过程中,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只有依据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说明。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阐明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客观规律性,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他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只不过是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从而不仅解决了资产阶

- 2324 -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答案(优秀)

课后题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题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考试版)

白衣天使课后题

《绝品》课后题

传播学课后题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小结.doc》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