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工作总结及未来两年规划

2020-03-03 00:32: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 2010年工作安排及三年总体规划

2009年莒南县世行三期项目建设在市开发办和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提升今后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按照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开发办对2010年及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进一步进行了梳理,确定了工作思路及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2010年度工作思路

(一) 做好迎接世行三期项目的验收工作

根据世行项目建设要求,2010年3月份省组织有关专家将对我县进行验收,4月份世行组织专家验收。莒南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地点在道口、石莲子、汀水3个乡镇,项目区位于莒南县西北部,北到汀水村,西、南部与河东区接壤,东至沭河两岸,面积5666.7公顷,项目区有69个行政村2.01万户,人口6.91万人。项目中调总计划投资40080千元。其中,中央投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2265千元,地方配套16536千元(其中省配套资金14925千元,市配套资金1611千元),县以下自筹11279千元(其中农民投工投劳折资8127千元),项目建设内容涉及节水灌溉投资32384千元、农业标准化与组织化建设投资3251千元、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投资2245千元、机构发展与

支持投资978千元、设计与管理1222投资千元。项目从2005年开始实施,计划2009年完成。到目前为止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216千元,占中调计划的101%。建设项目主要完成情况如下:

1、节水灌溉

计划总投资32384千元,实际完成33219千元,完成计划的103%。完成开挖疏竣沟渠土方量605千立米。完成建筑物1737坐,其中大于跨度10米平板桥3坐,跨度4-10米平板桥33坐,跨度小于4米平板桥38坐。完成直径60-100厘米涵洞桥 705坐,直径60厘米以下涵洞桥1049坐。完成水闸12座。完成电灌站35座。修建小型蓄水工程53 座。新修宽度6米砂石路21公里,新修宽度6米-8米农村道路376公里。新修石渠26千平米。铺设PVC管261公里,安装水泥管计划21公里。平整土地1266公顷,深翻深松土地1389公顷,深翻深松土地1439公顷,完成秸秆还田901公顷。新建农民用水协会4个。

2、农业标准化与组织化建设

计划总投资3251千元,实际完成3038千元,完成计划的92%。完成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推广200公顷,培训乡村农民技术员300人,购买仪器26台件,建设农技中心实验室一处320平米,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3处861平米,晒场50平米。完成绿色花生基地示范推广10公顷,绿色草莓基

地示范推广60公顷,绿色农产品培训26人月。新组建农民专业协会3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

3、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

计划总投资2168千元,实际完成2313千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3%。完成道路植树179公顷,培训乡村农民技术员60人。

4、机构发展与支持

计划总投资978千元,实际完成879千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0%。完成国内培训77人月,培训县、乡项目有关人员、农民技术员300多人,完成国内技术援助(含流动专家组)12人月,完成国内考察9人月。

5、项目设计与管理

计划总投资1222千元,实际完成1111千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8%。

从目前我县世行建设项目情况来看,仍存在不足,项目区存在部分机电设备安装不到位;项目区道路不平整;个别乡镇林网有损坏;特别是新修天汕高速公路通过项目区,对项目区已建工程及整体面貌影响较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开发办下一步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和指导,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搞好完善和整改,确保顺利通过各级验收。

(二) 搞好2010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2010年省市下达开发规模0.9万亩。作为大店镇天马岛

旅游景区与省政府旧址连接项目,首先在规划设计及建设上,除按照开发项目建设的要求外,着重考虑与旅游相结合的项目开发,围绕建设“齐鲁红都”、“古镇庄园”、“天湖圣景”、“天佛奇观”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生态、高效和休闲观光”为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以陡大公路为分界线,路北主要以发展大樱桃、大棚草莓、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为主,路南主要以发展种植出口花生为主。计划2010年麦收结束后打好框架,5-6月份搞好项目工程的实施方案的编制;6-7月份完成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8月份完成工程的招投标;12月底以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三) 搞好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2010年我县申报的四个产业化经营项目,经市初步评审,已有三个项目被市列为最终筛选确定上报省的待批项目。待省立项批复后,按照项目申报计划,组织搞好项目的建设与实施。

二、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三年规划

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县委县府的总体规划,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三年规划,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重点发展花生、茶叶、板栗和生猪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实施农业生产产业化,使龙头企业发展与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发展

优势农产品生产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质量和水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 土地治理项目规划

2010年项目安排在大店镇。项目规划主要突出项目建设与旅游相结合,除此之外,重点发展以草莓、大樱桃、蔬菜、优质花生基地建设为主的主导产业。2011年按照连片开发的要求,在大店镇浔河以北连续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以优质花生、优质草莓、花卉为主的主导产业;2012年项目区安排在洙边镇,立足洙边镇的产业优势和加工优势,重点发展以茶叶种植、板栗等为主的经济作物。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规划

在农业产业化项目方面,主要发展以优质茶叶为主的玉芽农业合作社建设;以发展优质粮油为主的玉皇粮油深加工项目建设;以优质板栗深加工为主的鸿润食品办理深加工项项目建设;以生猪深加工为主的泉日兴生猪深加工项目建设。

(三)主要措施

加大宣传: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前的宣传,做好项目区群众的思想工作,使项目区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好处做到家喻户晓,提高项目区广大干群的开发积极性。

科学选址: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任务,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结合县委县府的总体规划,发展地方特色品牌产业,壮大地方主导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积极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基地,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区。

依托主导产业,培植产业龙头: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三年规划中,主要发展花生、生猪、茶叶、板栗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实施产业带动和品牌发展战略,完善莒南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同时依托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项目管理工作:严格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明确项目建设任务、建设内容、质量标准、资金来源、资金的使用效果,增加透明度,通过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制、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按省市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县级报帐提款制度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对农民投工部分进行登记造册,张榜公布,确保资金使用手续完备,帐务清楚。项目建成后,在运行管理方面,突出抓好管理机制、内部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三个重要环节。落实管护单位、管护人员及管护经费,制定适

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多种形式的管护制度。确保该项目工程建成一处,合格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00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莒南县2010-2012年三年规划情况简介摘出 主导产业:生猪、草莓、花生、茶叶 地点:2010年大店0.9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依托企业:泉日兴食品、玉皇粮油、大店草莓合作社 2011年大店一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2012年洙边镇一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依托组织:洙边玉芽茶叶合作社

工作总结及未来规划

工作总结及未来规划

工作总结及未来规划改

后两年规划

未来两年学习生涯规划

未来两年大学生涯规划

个人简历及未来规划

财务工作总结未来规划

工作总结与未来规划

莒南县规划档案管理办法(正式稿)

《莒南县工作总结及未来两年规划.doc》
莒南县工作总结及未来两年规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