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健:联想在国际化竞争中遇到的挑战

2020-03-03 23:48: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乔健:联想在国际化竞争中遇到的挑战

隋玲:张老师的讲话非常的深刻,也非常有创意性的思维,相信大家听了张老师的演讲,一定是感到受益匪浅。接下来为我们大家演讲的是联想集团副总裁,乔健女士。联想是中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面旗帜,联想在国际化竞争当中遇到了哪些挑战,请乔健女士为大家分享。

乔健:今天来到这个会场,我觉得特别让我震惊。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参加这个聚会。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今天选的话题国际化,我相信是在中国非常大的热点。所以我今天听张院长的演讲。

我想其实在座的各位很多是一些在跨国公司工作了很长的时间,对国际化也有很多的体会。联想进入国际化短短两年的时间,在这里没有可观察性偏见。

我先介绍一下联想过去两年的状况。之后我会介绍一下联想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可能在这个里边会有些偏见。过去做的事情,我们的认知和大家是不一样的,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非常多的挑战。联想是1984年成立的一间公司,是个典型的国有民营企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的本土的企业。在两年以前,联想选择了多种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时候,最终选择了和IBM PC业务并购。到今天是两年的时间了。

在两年的时间里,有很多的人有疑问,包括媒体和外头的客户,也包括我们自己。他们会关心联想在过去的两年里面,业绩到底是怎么样?尤其是前一阵IBM把联想的

股票抛售了一部分,到底未来会不会对它有信心?无论是外国的高管还是中国的高管,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对公司的管理到底有怎么样的影响?

中美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实对我们确实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有什么进展。两年过去了之后,这是我们刚刚宣布的去年的业绩报告。全球PC出货量增长了12%,利润提高了29%。全球每个大区笔记本和台式业务的市场份额都在增长,每个大区的收入至少增长5%,第四季度各个大区全部实现盈利,在中国业绩连续九个季度保持增长。我们的股票整整翻了一番。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运营中心在北京,全球超过27000名员工,同时在两年的时间里,把ThinkPad和Lenovo的品牌进行了整合。可以说我们第一阶段顺利的渡过了。

在第一阶段更多的是教训。很多是一些痛苦和挑战,或者是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的东西。所以我愿意和大家讲一下,在国际化的发展当中,人力资源面临了什么样的挑战,让我们这两年基本的平稳的过渡了过去。

我讲四个方面,一个是组织方面,文化方面,在人才储备方面如何进行变革,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进行中国人才的培养。

第一部分先讲组织的变革。大家都知道,组织变革最重要的就是和公司的业务变革相结合。最开始的并购之初,我们业务发展当中,面临的四个大风险。第一个是并购以后人员发展的流失,第二个是客户发展的流失,第三个是风险业务整合不成功,第四个风险就是文化整合不成功。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就想,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所以公司整个战略设计的时候分成了三个步骤。所以组织设计的时候分成了三个步骤。第一个阶段,就是兑现我们对员工股东的承诺。所以我们并购之初没有对组织进行任何的整合。

我们半年以后进行了第二个阶段,就要通过效率品牌的创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我们的组织架构其实是在不断的变化的,为了提升效益,我们先把全球的采购进行了整合,为了提高创新,我们把全球的研发进行了整合,为了提高品牌的整合,我们逐步的整合,包括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所有的业务规范,IP系统进行了整合。同时薪酬的政策,独立的政策,提升的政策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整合的。

我想跟大家说,两年过去了,我们的第二阶段也顺利的完成了。到现在为止,整个的组织是完全的融合在一起的组织。所以现在是第三阶段,实现主动的盈利增长,现在的组织架构就是完完全全的整合。我们是一个完全整合的一间公司,所以公司并购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出最大的风险是在哪?然后想出对策应对。然后来支持整个的战略发展,来避免风险事情的发生。

下面我就讲第二部分,就是文化的变革。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并购的时候,失败的原因,一般都会有业务原因,整合战略原因,管理不善原因,沟通不善原因,文化差异原因,缺乏员工的支持原因。我们看一下,沟通不畅,缺乏员工的支持,都是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所以可以看出,文化在整个全球并购当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联想从并购的第一天起,就非常重视对文化的建设。

在联想内部到底有哪些文化是我们的优势?员工愿意相信我们公司的未来会更好,也会为自己是联想人而自豪,然后致力于创造一个未来,创造一个历史。

大家都感觉到缺乏技能。当我们今天成为全球化公司的时候,每个职工都会觉得自己这个职能缺乏相应的技能。

举几个例子。老外有几个观点就要说,因为他们认为是对会议的贡献。所以大家觉得老外有没有水平都会说话。老外觉得中国人不友好,为什么不愿意在会上说话呢?所以这个最开始有非常多的冲突。直到我回到北京参加会议,我发现中国员工和美国员工在一起开会的时候,这个现象仍然非常的严重。

我觉得在联想诚信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说到一定要做到。

还有一个文化冲突,就是到底先沟通再执行,还是边沟通边执行。过去大家愿意把结果想出来之后开始执行。每当我们有一个什么新的方案,我们想的时候很激动,想了之后就开始实施,一边沟通一边讲。但是老外的工作习惯,这件事情没有怎么想出来呢,就先跟大家沟通,然后在跟大家沟通的时候不断把思想完善。这样的好处就是等到你说这个方案的时候,大家都会认为你这个想法很好,所以推行的时候非常的容易。

中国人更愿意想方案的本身,而老外愿意沟通方案。所以中国人觉得能不能拿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老外觉得能不能多拿出时间进行沟通。所以这个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还有到底是强调效果还是强调流程。因为过去联想很小,所有的事情有必要就要开会。但是成为非常大的公司的时候,很多事情要按部就班去做。中国人觉得有必要吗?但是我觉得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每个流程走过来之后,是为了保证所有的产品,所有的事情做起来是一个总体的事情。

还有一个考核的单元应该划大还是划小。在国际这么大的公司里边,不可能把考核的单元划得很细,老外觉得这个没有使员工有大局观。我们想,如果把我们中国四川一个员工他的全球业绩划在一起的时候,我对全球没有任何的影响,你用全球的业绩考核我,这个对我是不公平的。

还有最后一个不讲了。下午还有,大家如果愿意听,还有很多问题。

接下来讲一下在这个过程当中,联想做的人才储备的计划。我们的人才储备非常不足,非常明显的看到,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非常合适的方式的领导。中国人才没有任何国际化的经验,

所以我们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世界人才,我们没有把他们分国籍、地域、背景。所以他们有很多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很多是海归人员。我们在全世界也在进行人才的招聘。所以联想引进了大量的跨国人才。

到底是要求更加的有使命感风险,还是要求大家做得很职业,这件事情我尽力而为就可以了,所以这个里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冲突。包括引进的人员和现有的人员。在这里边还有一个包括薪酬的公平性,包括职业机会的公平性,我们这时候要求所有的中国人员,要有更强的包容心,要有更强的学习精神面对这个事情。

整个中国人才的培养,正是因为联想成为全球化的公司的时候,我们的人员没有储备好,所以我们引用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对中国人才的培养。因为在对中国人才的培养的时候,中国人和全球人会有哪些差别?或者是过去联想的能力模型和现在所要求的会发生什么样的区别?

过去联想选的时候有战略眼光的,智商方面、业务能力选择更多一些。但是成为全球领导的时候,必须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跨组织的协调能力,这是对全球领导力的要求。而并不是过去是不是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好。过去联想更喜欢一个团队做的事情。现在要求你自己能够单枪匹马,自己要有很强的个人能力。现在是人人平等,你在自己的岗位都是这个岗位的专家。

过去联想开会的时候,只要进到会议室里面,发现坐得安安静静的都是中国人。有很多拥抱,问天气、问孩子的,都是老外。所以中国人是严肃认真的,老外是自由的。中国的联想的员工基本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是从文化的管理变成工作的管理。

联想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了我们有这么多的差异。所以联想对人才的举措,除了进行语言的培训,除了进行文化的培训之外,其实我们重点是和业务结合培养人。我们把大量的人才外派出去,我们现在有超过一百多人次被派到国际去。他们做这些业务的时候,本身是对自己更好的学习。

第二个培养人才的方式,就是推广有效业务模式。我们联想的业务领域是非常的突出的。我们现在在全球培养业务的模式,同时把这个模式输出到海外,同时还跟国外的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就是把联想过去非常成功的做法做到全球去。我们现在还建立消费的业务扩展到全球去。

同时我们为了提升领导力,在中国推出了Top100,语言的培训。我们还有一个文化的鸡尾酒行动。让所有员工提出,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困难,你有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分享出来。这个时候我们会请专家来分享,如何对老外说no。

最后我来结尾,就是联想仅仅过去了两年。到现在为止,我没敢说联想经验就是对的,我也没敢说联想未来是成功的。但是我们是在失败当中摸索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个人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无论是在美国工作期间,还是新加坡工作期间,个人受到的所有的挑战,实际上都是这样一个代价,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有非常多的学习机会。就是特别多的经历是过去在中国根本学不到的,挑战和发展是并重的。

我想联想过去这两年,是联想所有人最辛苦,面临最大挑战的两年,但是我觉得,也正是过去的两年,使联想在全球的名声、名誉有最大的提升,使联想所有的企业最大的提升的成长的机会。同时也是对所有国家,对我们中国,对我们中国很多的行业提出最大的挑战,我非常大的一个感受,我们在西方公司谈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是配套的企业跟着他们一起,当这个企业进行国际化的时候,他们配套的很多国际化公司一起进行的国际化。

我想,联想全球化的时候,我们其实非常希望能够有中国的

会计师事务所,希望能够有中国的公司,能够有中国的大学的研究,希望能有中国的法律和律师,希望有中国的政府,一起帮助我的企业走出全球化。所以我想这是个人的成长机会,是企业的成长机会,但同时是个人面临最大挑战,企业面临最大挑战,但是同时是我们国家,各行各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各行各业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刻。所以我这个人是非常有民族使命感的。

我想在座的很多各位是有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的人,我希望我们的人不仅仅是跨国企业优秀的人才,而是在跨国公司里面,培养出我们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在跨国企业里面产生更大影响的人才,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的使命,谢谢大家!

隋玲:非常感谢乔健女士的演讲。她的演讲使我们真实看到了全球化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同时确实也存在着机遇。

乔健:联想在国际化竞争中遇到的挑战

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

挑战竞争 超越自我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

国际化视角中的律师事务所竞争策略选择

心健联工作总结

联想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浅析

我国航运企业国际化竞争谋略

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

心健联(终稿)

《乔健:联想在国际化竞争中遇到的挑战.doc》
乔健:联想在国际化竞争中遇到的挑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