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2020-03-02 10:5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为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据文献记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就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在我国唐代史籍中称为“蒙瓦”,《辽史》中称为“萌古”。

到公元12世纪,蒙古族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变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它们大小不等,经济文化发展亦不平衡。游牧在草原上的被称作“有毡帐的百姓”,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森林地带的被称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从事渔猎业。公元11世纪,他们结成了以塔塔尔为首的联盟,强大一时,因此,“塔塔尔”曾一度成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称。后来西方通常将蒙古泛称为鞑靼。宋、辽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许多部,后来,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亦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亦即喀尔喀部;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亦即卫拉特部,也称为厄鲁特(额鲁特)蒙古。

宗教

宗教不同于一个民族世代沿袭而成的风俗和习尚,但它却不无渗透于民族的每一种风俗习尚之中,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蒙古民族的宗教信仰,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几经演变的,土尔扈特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就是典型。他们最早信仰天,崇拜图腾。图腾是最原始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原始社会后期,开始信奉萨满教。唐朝时期,僧人连化生把印度佛教中的密宗教派传入西藏,与西藏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了佛教中的一个新兴教派喇嘛教。明朝蒙古部落的阿拉坦汗遣使到西藏迎接三世*喇嘛到其驻地传播喇嘛教新派黄教教义。故达拉特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也皈依了黄教。喇嘛教内部,因地位、权力、学识和财富的不同,其等级和称号也各异,大体分为十六个等级,地位最高者为活

在蒙古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祭祀活动是比较普遍的。传统的祭祀礼仪,分祭天、祭祖、祭灶、祭火、祭神树和祭敖包等。

习俗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住房

蒙古包是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住房,蒙古语称为“格日”。蒙古包这个草原的特有建筑,伴随着世世代代的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它是一个伟大民族历史的浓缩。

蒙古包的构造简单极了,但它是用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了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创造。蒙古包之所以沿用千年直到今天,是蒙古人游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地域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草原辽阔,风雪大,圆形蒙古包阻力小,耐风吹,包顶不积雪。此外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时省力,一座蒙古包拆下后,可折叠成若干部分,便于装车运输,适于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徒的游牧生活,具有游牧文化的特征和土木建筑的房屋不能比拟的特点。

交通

蒙古轿车:古语称为哈木特儿戈,或称毛黑勒格儿戈。专门乘坐人员的车。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其构造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使其遮阳光、挡风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等。乘坐轿车的人,多半为女子。女子乘轿车,在《蒙古秘史》已有记载。现在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昭河旅游点特设蒙古轿车,供国内外宾客乘坐游乐。

勒勒车: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身重约百余斤,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带运行。既便于短途拉牛粪、拉水和柴草,又适于长途运输生活日用品或移牧时搬迁蒙古包。有时一个女牧民可驾驭六七辆,甚至数十辆牛拉勒勒车,一辆接一辆地联在一起,排成长队缓缓地运行,显示了牧区的特有风情。现在经过改进的勒勒车,使用胶皮铁轮,组装轴承,用马牵拉,车速和载重量都显著提高。 节日

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

春节: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

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工艺、服饰

刺绣: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蒙古族劳动人民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刺绣工艺。蒙古族的妇女有学刺绣的习俗:女儿学手工活儿,都是母亲教给,母亲要教女儿如何拿针线做活。十来岁时要学会纳袜底和做各种荷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牧人纯熟地掌握了刺绣工艺。蒙古族的民间刺绣独具特色。从所用的面料看,农业民族一般在布或绸缎上绣花,所用的是软面料,而蒙古族则不但在软面料上绣花,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从刺绣的针法上看,蒙古族妇女刺绣时所用的顶针与农耕民族劳动妇女所用的顶针不同。与著名的“苏绣”、

雕刻艺术:蒙古族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包括石雕、木调、骨雕等。石雕多见于城市建筑物上,如明代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上;马头琴及蒙古象棋之棋子是木雕艺术品。作品生动、质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

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蒙古顾固冠: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在《蒙古秘史》中蒙古语称孛黑塔,汉文史籍称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艳丽的首饰。能显示出妇女的身份贵贱和社会地位。这种高冠,一般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元亡后,这种首饰失传。1974年在自治区四子王旗发掘的元代蒙古贵族陵墓中,多有顾固冠出土,其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反映了元代蒙古民族精湛的工艺水平。

蒙古坎肩: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钮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着鲜艳花朵,并缀有五颜六色的电光片儿,光泽闪闪。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这种坎肩,初为世祖皇帝所服,后流行于民间。到明、清两代,逐渐成为普通蒙古妇女的一种服饰。

蒙古礼帽:蒙古族男子首服之一。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简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戴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袍: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传统服装。衣领、衣襟、袖口,皆有艳色的镶边。衣扣多用黑绦子绣制,或缀以特制的黄铜扣子。从右方开襟,左方多不开衩。男式长袍一般用深蓝色、海蓝色或天蓝色的衣料制作;女式长袍多用红色、绿色或黄色的绸缎类制成。蒙古袍按季节还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年轻的牧人穿上长袍和马靴,紧扎腰带,显得魁梧、彪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间系红绿绸带,能衬托出苗条身躯和青春之美。

蒙古靴子: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皮靴和毡靴3种。布靴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图案新颖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皮靴通常用牛皮制作,有旧式和新式两种,旧式皮靴用涩面香牛皮制作,其样式古老,靴头粗笨,靴尖上翘,靴筒约1尺多高,筒口宽大,呈马蹄形,靴底较厚,为多层底,状如船形;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制作,俗称马靴。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俗称“毡圪达”。牧民在冰天雪地里劳动、行走或骑马,只有穿上“毡圪达垯”,方可度过严寒。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 禁忌

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

忌蹬门槛: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摸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生活习俗:吃肉时须用刀,给人递刀时忌刀尖冲接刀者。不能用碗在水缸、锅中取水。碗口不能朝下扣放。不能从衣、帽、碗、桌、粮袋、锅台、磨台、井口、绳上跨过。不能以鞋、袜、裤为枕。忌乱摸乱动有宗教意义的法器、经典、佛像、佛阁等。敖包上的石头、树枝忌随便拿走。

做客:牧民虽好客,但做客的忌讳也比较多。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受惊挣断缰绳跑失。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座时要不挡住北面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不要坐在门槛上。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可以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狗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

病忌: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病患者,不待客。

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视水为生命之源。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

爱畜:乘汽车在草原上游览或到牧民家访问做客,汽车行驶中路遇畜群要及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否则车辆猛然惊畜,牲畜急跑会掉膘。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饮食

烤全羊: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此菜羊体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烤羊方,烤羊腿,扒驼掌,马奶酒,奶茶,奶皮子,荞面,烧牛鞭,烧牛蹄筋,稍美:又称烧美,手扒肉,涮羊肉,酥油,酸奶子,糖醋驼峰,羊背子,莜面,炸羊尾。

蒙古语族

蒙古丧礼

蒙古婚俗

蒙古歌曲歌词

蒙古风俗

蒙古帽

蒙古民俗

蒙古诗集

蒙古族人概况

蒙古舞教案

《蒙古.doc》
蒙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