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小继教方案

2020-03-02 22:11: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乡中心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实 施 方 案

根据“

(2011)98号”文件和《

中小学教师培训暂行办法》及 《

“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一德四新” 为指导,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新教师培训、教师岗前职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全员培训、学历提升培训为主线。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二、目标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县的方案中五年时间每位教师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为抓手,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

我乡“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采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充满爱心、甘于奉献、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德育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学校拟出相应的考核细则对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进行考核。主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进行评价,对师德考核不全格的年终考核不合格。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新知识

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深化学科专业知识,使我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4、新方法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培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评课的技能,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专项培训

1、积极实施上级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积极选拔教师进行参培参训。促使我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2、实施实施素质提升计划。对我乡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3、实施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结合“国培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对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施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5、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90%以上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6、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三)学历提高培训

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到2015年95%的学历达到大专化。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长:

(乡党委副书记、分管教育领导) 副组长:

(中心校校长)

(中心校副校长,分管继续教育工程领导) 成

员:

(中心校副校长)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文件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支持的、态度不端正的、不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9月底前为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搞好调研,制定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并对管理者和学培训者进行培训。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应从实际出发分期分批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培训中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质量、不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按县级及其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后按实际分期分批参加相应的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1. 师德和教育教学培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深入领会素质教育实质,把握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型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

2. 教师岗位培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如学科教材主题培训(教学大纲学习、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了解)在每学期开学初完成;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培训(以学校自行组织、相邻学校组织、片区与片区组织的观摩课、示范课为重点;以及相关部门与县级及其以上培训机构或高等学校合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集中培训)在学期中进行;教师业务素质培训(以业余学习和教师研讨为主);学历提升培训(以业余学习和脱产学习为主)。

3. 教学常规培训:针对学科实际、学科特点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培训,如备、教、批、辅、考内容。在每个学期初进行。

4. 基本功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传统的三笔字、普通话等内容的基础上,应侧重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和信息技术的培训。 5. 新任教师实践培训:如导师制中的师徒结对。

校本培训形式

1. 案例教学式。学校要根据需要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案例教学方案,使教师针对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反思、感悟、借鉴。案例教学应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基本方式。

2. 现场诊断式。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的理性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方法。

3. 主题研讨式。一般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系列活动,解决本学科热点、难点问题。选题要有价值。

4. 专题讲座式。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共性需求,每年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组织集中培训。

5. 示范模仿式。主要适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培训。培训者和学习者应该以互动的方式进行。

6. 自修反思式。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培训者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评价、自主完善。

7. 课题研讨式。学校对课题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如起步作文、高年级作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当中的某个问题等等)。

8. 远程教育培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学习培训。

总之,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5月底前乡(镇) “继教工程”自查验收;2015年6月底前,迎接对全县各乡(镇)“继教工程”的检查验收;2015年9月底前,迎接地区对县的检查验收;2015年10—12月,接受省对县的评估验收。省评估验收结束后,我乡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

七、落实经费投入

要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要求,不断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支持力度。要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确保经费足额专项用于教师培训。要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个人出资相结合等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机制;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八、学时登记办法

请各校参照《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填写学时登记表,作为省评估验收的依据。

乡中心小学

二0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十二五小继教方案(全文)

十二五小继教教材

十二五小继教计划

十二五小继教培训讲稿

十二五小继教学习计划

十二五小继教制度 3

十二五小继教 “新理念”教案

十二五小继教培训讲稿

十二五小继教_“新理念”教案

十二五小继教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十二五小继教方案.doc》
十二五小继教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