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

2020-03-03 03:19: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月十一号到十三号,我们一行几人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到定西参加“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模式与教学环节改进专题培训活动”。四月十一号是报到,四月十二号早晨九点到十一点半,聆听了由河南省西峡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文普主讲的“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模式的讲座。下午一点半到四点聆听了由山东乐陵实验小学校长李升勇主讲的“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的讲座。十三号早晨九点到十一点半又聆听了由华东师范大学的调研员刘灌源做的“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教与学的效能”的讲座;下午观摩了由杜郎口中学的刘桂喜老师完成的一节“圆和圆的位置”的示范课,课后就杜郎口先进的教学理念做了精辟的阐述。下面我就山东乐陵实验小学李升勇校长的讲座精神与大家分享,谈的不妥之处望大家海涵。

首先,李校长给大家从多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课改。他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育,让学生想学比会学更重要,老师通过题海战术教会学生,只是用船把学生送一程;通过精讲多练让学生学会知识,只是师掌舵,生坐船;通过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学,是让学生学会造船的技术;而通过启智导学让学生想学,则是为生命之舟安装了动力源。

他们的办学理念就是让教育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

他们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对课堂结构进行了重组,创建了“周目标导航(转变教师角色)--前置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组织化合作(转变合作方式)——课堂展示(转变课堂性质)——教师点拨——内化生成”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1.周目标导航。即把学期的总目标分解到周,改变了近年来目标教学所强调的“当堂达标”教学思路。由于把目标上移为“周目标”,学生主动学习,减少了师生的重复性劳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周

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必须自主独立地去面对一切,什么时间学,怎样学,学多少,都由学生自主决定,不受教科书和课堂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前置性的学习。

2.前置性学习。设立前置性学习笔记本,根据周目标要求自主学习,积累背诵、解读文本、提出问题等。为保证前置性学习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老师需要将“周目标”提前印发给每一个学生,并给家长提出相关要求:了解周目标的设置,监督和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老师及时进行指导。前置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预习”。乐陵实验小学的前置性学习则是在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一节课的内容,也不仅是在课内完成,而是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预习,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而且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交流展示,构建学习组织,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恒久的学习动力。由此,前置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当下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前置性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尤为重要。这种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孩子的思维,提高了孩子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3.组织化合作: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人人都可以在各自的小组内交流展示。由于在前置性学习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小组交流时都可以从各自的视角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反过来又为前置性学习注入了生命张力,而前置性学习的高效,又为小组交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是立体的、多元的,因此,小组互助就成了知识、思想的集散地,每个同学把个人的学习成果拿到组内交流展示,增加、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是讨论不等于合作。

课堂展示、巩固、提高:学生的展示有同有异,但重要的是合作。学习中应异中求同,汇集小组成员的全部知识和智慧,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为在全班展示提供共同的内容。展示时可能会有重复,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归纳总结,小组学习交流的过程,也是形成成果的过程。促进知识的梳理和内化,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汇集整理,最后构成全组的知识高地,内化为全组的学习成果和每个学员的共同拥有。对于基础性课程的成果展示,主要是采取游戏、接龙、竞赛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情况。在小组过关的基础上,采用抽签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有一个同学不过关,整个小组的成绩就受影响。因此,班内展示、巩固、提高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5.教师点拨、构建高地:班内展示不等于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展示,无序状态下的热闹必然缺失两样东西:一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体之动,二是学生有时会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下而游离了教学的主要方向。所以,这时教师不是混迹于学生之中,放任自流,而是始终引领着展示的方向。在学生激情昂扬的时候,教师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在学生展示中因为不同观点而一争高下或难分难解时,教师不但要作出评价,还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导演,必须迅速地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课堂虽然活跃,但不可知因素可以随时出现,教师要从课堂生成的话题中不断地提炼出主导性话题,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把文本的几个或多个主话题表述出来。使课堂评价效益化,不让精彩迷住眼。

根据乐陵实验小学课改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下面我谈谈我对这次学习的感受。

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句话说的好“理念决定一切,态度决定高度”。乐陵实验小学的理念植根于全校所有教师的心里,并把理念转化为行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乐陵实验小学,正是从这样一个培养人,塑造人的理念出发,把每个学生的中学经历都谱写成事业。通过多年的

他们总结出感恩教育是最好的道德教育,责任教育是最好的理想教育,自制教育是最好的行动教育。这三大教育使得教育更加深厚。乐陵实验小学目标管理就是效益管理。没有目标引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目标管理的宗旨就是要让每一位领导、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能科学地制定目标,科学地管理目标,时时落实目标,阶段清理目标,最后达成工作目标,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这些目标的制定,不仅反映出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还反映出一个班级的进取精神以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周目标导航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周目标导航的使用保证教学优质高效。教师将集体备课确定的“学案”,在每节课的前一天发下去。学生预习完成规定的预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后再教学。“学案”发给学生后,教师收回,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老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编写周目标导航,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整合,依托目标导航的编制,能在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有条不紊高效的完成教学活动。高效课堂真正体现出了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二、注重与生活对接,超越教材。

他们的目标定位,既依据课标,又超越课标,引用多种版本教材,多层次、多角度,注重生成、注重兴趣培养,注重模式方法的学习应用,做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的最佳结合。从周目标引领,到前置性学习,从小组互助,到课堂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知识能力内化生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大量读、背、听、说、写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关注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与终身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教学思想。

三、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

合作、讨论;全体互动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高效课堂的理念,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换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改革,才有发展的道理。正如乐陵实验小学李校长所倡导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全人教育,目中有人,让学生在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心灵。要改革,要实施高效课堂,就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减轻学生负担,而不是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只是减掉机械重复的课业。素质教育并不是让学生不学无术。让老师潜心钻研教材教法,集中力量编写周目标导航,加大对周目标导航研究开发的力度,设计出适合本校情况的目标导航。高效课堂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我们要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做事,教会学生生活,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课程改革是一种管理理念与管理理念的竞争,是一种管理实践对管理实践的较量,哪种管理理念、管理实践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就顺应了改革的要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doc》
高效课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