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论文

2020-03-03 20:54: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基础生态学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院系:专业:地 理 科 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二〇一〇 年 十二 月

浅析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生态农业 科技农业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one of its special reality determines agriculture in China has far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is more important position.In today\'s world, no nation agricultural like China\'s long-term perplexing the whol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come about Chinese politics, economy, life\'s lasting factors.China should choose how exactly the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uctured how China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s main research foci.

Key wordsEcological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录

1、生态农业………………………………………………………………………4

1.1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历程„„„„„„„„„„„„„„„„„„„4

1.2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4

2、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5

2.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5

2.2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6

2.3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6

[参考文献]…………………………………………………………………………6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

生态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系统工程理论及定量优化方法为指导,因地制宜,实现农、林、牧、渔、加工等生长行业的有机结合,变单纯从自然界索取为保护、改善、增值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高效的农业生长同优良的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

1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其目的在于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农副业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以获得更多的农场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达到持续发展。

1.1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历程

现代农业依靠向农业投入大量石油资源的化学品和机械,维持着较高的生产效率,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对缓解人类人口压力和摆脱饥饿与营养不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也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能量消耗大,其次是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再加上人口增长,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使农业陷于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中。为摆脱困难,人们纷纷探索新的替代农业模式,其中的生态农业最具代表性。[1]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生态农业起步阶段。农业部立项开展科研试点,为生态农业的大规模发展积累了经验。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为生态农业探索阶段,初步形成了我国的生态农业理论。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为生态农业稳定发展阶段,各级都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历程表明,生态农业是顺应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1.2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

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4]

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战略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开发性十个特点。下面仅就其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加以分述。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

一、

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3]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2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和石油农业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

都在寻找新的农业出路。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2]

2.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2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

我国幅员广阔,跨越众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带,农业生态经济区划类型多样化。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针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吸收传统农业好的做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各地区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降低农业成本,提升农产品(17.05,0.22,1.31%)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并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5]

2.3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如今,中国原生态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生态环境、生态耕地成为生态资本。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落后地区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不足,但在生态资本方面,却具有相当的优势,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中西部落后地区就具有了比较优势和强大发展的能力。

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实现效率、和谐、持续发展?四川省蓬溪县给出一个漂亮答案:发展效率、和谐、持续的生态农业。

蓬溪县的普通矮晚柚原来5元左右一个,按照生态农业标准和方式生产,现在卖到了98元一对,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而且食品也更加安全,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凸显。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在优美的环境中,从自己的土地上实现增收,走向美好富裕的生活。生态农业是绿色经济的一种体现,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坚持“人本自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1]

[参考文献]

[1] 张组军.农业生态学的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0,7

[2] 牛翠娟,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304-305

[3] 于贵瑞.生态系统管理学的概念框架及其生态学基础[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787-794

[4]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等.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张金屯,李素清.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基础生态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

生态学基础讲解

基础生态学练习3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基础生态学实习报告

环境生态学论文

《基础生态学论文.doc》
基础生态学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