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

2020-03-03 10:21: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对外贸易中技术壁垒的限制,我国出口食品因包装质量问题频遭国外封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和使用大国,国家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然而,在我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违规行为非常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包装、现状与问题、对策

一、食品包装的定义

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食品工业过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现食品外观,吸引消费的形象,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因此,食品包装制程也是食品制造系统工程的不可分的部分。但食品包装制程的通用性又使它有相对独立的自我体系【1】。

二、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食品包装材料自身缺陷带来的危害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分为塑料类、金属类、和纸(壳)类等。 塑料是使用最广泛的食品包装材料。塑料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在聚合合成工艺中会有一些单体残留和一些低分子量物质溶出【2】。为了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可塑剂等加工助剂)。上述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从聚合物材料向接触的食品中迁移而污染食品。

金属包装材料化学稳定性差,特别是包装酸性内容物时,金属离子极易析出而影响食品风味,一般需要在金属容器的内、外壁施涂涂料,内壁涂层中的化学污染物会向内容物迁移污染食品,外壁含苯的涂料和油墨也会渗透而污染内容物。

纸制品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纸包装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造纸过程中加入的添加剂,或原料本身的不清洁,或采用霉变甚至使用回收废纸作为原料【3】。

2.2包装材料生产不规范带来的危害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生产企业近6 000余家,规模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小型企业占相当大的比例,目前仅就塑料袋的生产,全国90%的企业都是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和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比较突出【4】。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甚至非法使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在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生产中,使用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或加入有毒色母料把产品染成黄色,还堂而皇之地标上“可降解”字样;或加入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掩盖杂质。

此外,我国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外购包装制品,而生产包装制品的企业通常是通用型企业,其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难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同时,现在绝大多数食品企业不允许包装企业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公众无法监督,包装企业又多以成本高低来决定购买加工材料,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2.3食品包装安全监管薄弱

在我国尽管食品包装材料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卫生标准。但是受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分工的限制,目前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得到较高水平的贯彻执行。监管缺乏依据,缺乏技术支撑。相对于食品本

【5】身的安全监管来说,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监管明显薄弱,甚至存在“监管盲区”。我国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获得生产许可,但在包装企业中,却缺乏有效的准入和管理机制。目前只制定了《食品用塑料及纸制品的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场准入强制生产许可(QS)认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而陶瓷、玻璃、金属、橡胶、竹制品等食品包装材料,大部分仍未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对被纳人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容器、包装产品也未能做到严格地“许可”后续监管。

2.4包装材料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亟待健全完善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相对滞后,部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加工助剂的标龄较长,检测项目相对较少,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许多成分和新产品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导致包装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得不到有效控制。在复合包装材料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油墨和胶粘剂,目前还没有卫生标准和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6】。随着一些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层出不穷,亟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更新,并完善新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和评价机制。

三、对策

3.1制定和完善法规

通过有关法规的制定和对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绿色包装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确保绿色包装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2加强对新型材料的研究

大力推广现代包装新技术取代传统包装工艺是确保获取绿色包装的有效方法。例如,采用电子分色、电子雕刻取代落后照相凹版制作工艺,避免了因腐蚀液排放而危害环境卫生。在食品包装工艺上大力推广使用公害小、污染小的“绿色”印刷材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3积极引进、吸收国外成熟技术

对绿色食品进行适度包装,积极推广“无包装”、“减包装”及局部包装。美国颁布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限制法》,日本颁布了《商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纲要》,还有一些国家明确规定了包装费用应控制在商品价格的15%以内【7】。尽量使用同一材料,减少材料种类。尽量使用同一材料进行设计,不是限制包装设计的多样性,而主要是出于方便回收的考虑。采用可拆卸化、易压缩、折叠的设计。在设计包装物的结构时,应考虑可拆卸、易压缩、易折叠,使之更便于运输和回收。建立先进的回收系统,从而做到节约能源与资源。 3.4加强设计识别

绿色包装与绿色食品密不可分,绿色包装在对绿色食品的包装过程中不仅是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同时对包装外观的识别也有明确规定。环保部门对绿色包装的外观要求必须是“五位一体”: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字样、编码、防伪激光标签和认证单位。消费者在购买绿色食品时依据其外包装上的上述5项标准即可确定所购商品是否为真正的绿色商品【8】。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包装没有统一的要求,大部分绿色食品没有采用绿色包装,有些甚至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做包装。绿色包装已成为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因此,在我国包装行业推广“绿色包装”,势在必行。

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也越来越“以人为本”,想着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的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从长远的角度看,社会环境需要食品产业的高安全性,因此,作为食品生产最后环节的包装材料的安全也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应当清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应该对未来充满期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 刘浩 赵笑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 [3] 黄大川.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探讨.食品工业科技,2007,4:188 [4] 梁燕君.注意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劳动保护杂志2002, (1):32 [5] 郭恒斌 曾庆祝 王雅卿.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其对策.现代食品科技,2006 [6] 章建浩主编食品包装大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7] 唐志祥.包装材料与实用包装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8] 章建浩.食品包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现代食品包装技术介绍及安全性

案例2食品包装案例分析

食品包装设计要点 分析

投资安全性分析

食品包装

根据当前形势分析食品包装

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安全性分析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

列车碰撞安全性分析

食品包装调查报告

《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doc》
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