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2020-03-03 23:46: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传统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等诸方面的现状以及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计算机专业 现状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扩展,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观念、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方面均应进行改革。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课堂教学效果就是值得众多计算机教师去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职业学校很多还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等级证书。出发点是好的,学生多了一张“通行证”,但也有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学生仅仅是为了拿证书,这就导致其知识面的局限。不少计算机班的学生在学完课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合理的选购电脑以及正常的使用电脑。中职计算机学生的能力目标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能熟练使用XP 等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启动和使用;熟练运用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检测和防治计算机病毒;软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从就业看,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较多。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不能有效地完善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服务于本专业等问题。基于对以上几点的认识,现如今有必要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课程的改革

(一) 长期以来.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中职课程体系较深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

(二)如何及时调整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认为必须跨跃三个层次,即一打基础、二要提高、三有特长。

一打基础。在第一学期中,要求学生学好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主要学习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磁盘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通过相应的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使学生具有熟练操作键盘的能力、文字的编辑排版能力、灵活使用操作系统的能力,能胜任信息收集、录入与数据处理和办公文秘等初级人才岗位,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提高。第二学期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深度、有难度。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常用工具的使用、计算机原理、编程语言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电脑的组装与维护。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使他们具有用常用工具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编程能力;具有对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调试、使用、优化以及日常维护和维修的能力。

三有特长。要求学生人人有自己的“长处”。我们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在前两学期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术业有专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分成“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班”、“多媒体制作班”、“网页设计制作班”,让每个学生形成各自的“特长”。其中“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班”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的搭建等,使学生具备局域网搭建、维护的能力,能胜任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的工作岗位。“多媒体制作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子影集的制作编辑技术、FLASH动画制作技术、VCD的制作编辑技术、图像编辑处理软件、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及视频编辑技术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制作能力,能胜任多媒体制作的工作岗位。“网页设计制作班”主要学习网页设计基础知识、图像处理技术、FLASH制作技术、DreamWeaver网页设计等,使学生具有网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能适应网页制作与设计的工作岗位。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秀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讨论 2009年10月

[2]尚小航.郭正昊,《网络管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新形式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职计算机专业工作总结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优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doc》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