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20-03-02 05:21: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对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就业和企业对毕业生要求的角度分析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了目标和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 课程改革 教学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十分明确,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分配。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开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谈谈自己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现状是:理论上,比不上高层教育毕业生,原因生源素质不高,计算机理论要求又太高,比如我们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局域网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等课程,学生大多数不理解其中的知识;理论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实际动手却做不出什么。什么都知道点儿,却什么都做不出,这是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要确立以“岗位能力本位” 的课程指导思想,即中职计算机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围绕市场岗位来设定。针对我们学校的现状,课程改革是在必行。

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

1、培养目标改革

培养目标改革 以“岗位能力本位”为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产业形成了一个大行业,从业的岗位也越分越细,因此计算机专业派出生了多个相关的子专业。

2、课程开设的改革

岗位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开设的课程。但开设的课程不同于原来的“学科本位”而应依据岗位决定的培养目标开设相关的课程。

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 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每学期用8至9 周时间在机房进行某个发展方向的专门化训练。

第一学期,主要目标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习惯。建议专业训练内容为,

1、进行中英文打字的强化训练,打字速度达到每分钟 80 字以上。

2、学习上网,介绍大量的网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3、学习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用法。

第二学期,进行网络的安装和维护,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使其能掌握 Internet 网的接入技术及局域网的安装和维护。建议专业训练的内容:

1、计算硬件组装与维修。

2、网络管理员相关知识。

第三学期,进行办公软件 Office 的加强提高,使其能适应各种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建议专业训练的内容:

1、office办公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

2、简单的图像处理。

第四学期,学会通过网络推销自己。建议专业训练的内容:

1、网页设计;

2、QQ空间,博客等的使用推广;

3、寻找目标公司

第五学期,进行办公室文化教育,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各种专业都粗略的训练一周,包涵的科目课程有,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漫制作,电子商务,多媒体制作,网络工程师等。

第六学期,开始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关于教材的使用,现有的专业课教材,鱼目混珠,让人眼花?t乱,而传统的教材内容、技术滞后。我们要精心挑选,结合实际适当对教材做一些处理,如删减或添加。找不到合适的教材,我们可以组织骨干教师开发校本教材。

3、教学模式的改革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 “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 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 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设计一个“项目”工作,而项目本身是以开发某一 个产品、建设一个工程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真实或模拟环境,教学过程是面向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整地经历项目的过程。通过完成多个这样的项目训练,学生能够担任计算机行业某个岗位的工作。 项目设计是关键。

4、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第一、编写校本教材。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职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我们应该因材施教,选取学生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开发校本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

第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于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强调能力的培养,并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能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真正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学得轻松愉快。

5、学生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我校目前基本上没有学生评价。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接受再好也等于0。所以一个好的学生评价系统是真正能上好课的关键。

三、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切勿急功近利。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课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我们要制定出改革的计划、方案。

2、我们的培养目标要紧跟市场走, 我们的课程改革注定要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与调整的过程之中。

3、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要要有一桶水。只有我们教师的技术水平,观察市场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带领我们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谈谈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优化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doc》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