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专项自查报告

2020-03-02 22:21: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项目

自 查 报 告

洪江市为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市(县),根据《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耕地地力评价专项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08]75号)精神,今年即2011年11月初我市农业局组织了由主要领导挂帅,技术骨干参加的自查验收工作队伍,对我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耕地地力评价专项进行了自查验收,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项目计划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

1、基础工作。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和市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健全我市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数据库、农户调查数据库、土壤采样数据库、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库、肥料配方数据库、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数据库和市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洪江市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市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2、成果图件。利用市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土壤分布图,2008-2011年采样点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有机质、pH和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以及有效铜锌铁锰钼硼等养分含量分布图、耕地地力等级图。

3、成果报告。编写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以及耕地改良利用、作物适宜性评价和种植业布局等三个以上专题报告。

(二)实际完成情况

1、样品采集与分析化验

三年来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样品采集:一般农化样?个,田间试验示范样?个,植株样品?个。共计完成土壤样品大量元素检测?项次、中微元素检测?项次、其他项目?项次,植株样品的大量元素检测?项次,肥料样品检测?项次,确保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正常进行。

2、田间试验完成情况。

三年共实施“3414”试验15个、“3415”试验15个、肥效校正试验30个、肥料不同施用量试验6个、不同质地土壤基追肥比例试验6个,一共完成各类试验72个。

3、施肥建议卡的发放。

三年来,我们按照《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及专用肥配方意见》,结合本市实际,根据种植规划需求编写了《洪江市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组织25个乡镇农技人员深入乡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0万份。为了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完成,召开了专门的农业乡镇长会议,具体部署建议卡的发放工作,以确保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在项目区全面入户。

4、示范与推广。

三年来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3.7万亩,推广专用配方肥21000多吨,推广配方肥施用面积40万亩。每年设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1个,核心示范区面积在1万亩以上。各个乡镇各设一个100亩以上示范点,各村设一至两个示范户,全市三年总示范面积达8.66万亩。通过层层办点示范,有效地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在全市的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宣传与培训。

三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2期,主要包括野外采集与调查培训班、田间试验培训班、试验化验培训班、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填发学习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培训班。三年来共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0多万份,开展技术讲座158次,全市接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人数达1.85万人次。

6、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设

(1)建立洪江市耕地地力资源基础数据库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数据库、农户调查数据库、土样采集数据库、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库、肥料配方数据库、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空 2 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

(2)建立洪江市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农业部统一提供的县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洪江市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化验以及质量评价结果,建立洪江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完成成果图件编制

利用Mapgis软件技术、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数字化的土壤有机质、pH值、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以及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硫、有效钼、水溶态硼等养分分布图,采样点点位分布图、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高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图。

(4)完成成果报告编制

编写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自查报告、技术报告以及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三个专题

(5)建立了项目档案

有了纸质和电子两种档案,各种档案整理分类有序。 (6)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根据三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农户调查情况,测试化验结果及湖南省农业厅的施肥指导意见,已初步形成当地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了水稻、冰糖橙回归模型,建立了水稻、冰糖橙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施肥量对照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测得土壤养分值就可以对照检索表确定施肥量。田间试验表明我市施肥习惯不合理,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微量元素肥的“三重三轻”现象。因此在指导施肥时要注重有机肥的使用,采用平衡施肥方法,微量元素,硼、锌等要根据作物和区域针对性的加入。

二、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

洪江市农业局专门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管理小组,设立了专门帐户,对该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洪江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总投资190 3 万元,其中耕地地力评价?万元。资金使用情况如下:具体用于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万元。技术培训费?万元。资料收集及县域耕地属性数据库建设万元。基础图件矢量化与耕地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万元,成果图件编制打印费万元,专家研讨费万元,交通差旅补助费万元。三年项目资金已经通过审计部门审计,有项目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无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现象。

三、主要成效

通过这次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估,摸清了洪江市耕地土壤理化性状、耕地地力状况、耕地环境质量等情况,并进行了相应评价,提出了耕地合理利用对策与建议,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耕地改良与利用、科学施肥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成果包括:

(一)完成了耕地养分分布图

1、洪江市耕地全氮含量图

2、洪江市耕地碱解氮含量图

3、洪江市耕地有效磷含量图

4、洪江市耕地速效钾含量图

5、洪江市耕地缓效钾含量图

6、洪江市耕地土壤酸碱度图

7、洪江市耕地有机质含量图

8、洪江市耕地有效锌含量图

9、洪江市耕地有效铁含量图

10、洪江市耕地有效锰含量图

11、洪江市耕地有效铜含量图

12、洪江市耕地有效钼含量图

13、洪江市耕地有效硫含量图

14、洪江市耕地水溶态硼含量图

(二)完成了耕地评价成果图

1、洪江市耕地采样点点位图

2、洪江市耕地地力等级图

3、洪江市耕地高中低产田图

4、洪江市柑橘适宜性评价图

5、洪江市水稻适宜性评价图

(三)完成了成果报告编写

1、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2、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3、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

四、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按照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为加强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和工作进度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分别成立了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二是将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在进行野外调查取样时,各乡镇给予了大力支持,从而保障了野外调查取样工作快速圆满完成。

(二)组织技术培训,熟练技术规程

为搞好项目实施工作,我局先后抽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6人)组建了野外采集、土样化验、数据处理、后勤保证等专门的工作小组,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了技术培训。为提高培训效果,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土肥站举办的项目业务培训,之后对全局所有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分类培训;经常性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集中时间系统学习《耕地地力评价指南》(全国农技中心编著)、《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全国农技中心编著)、《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培训教材》(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编印)等理论知识,使每位成员都全面掌握了有关耕地地力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资料收集整理和图件资料数字化处理以及建立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并熟练地运用到耕地地力评价的工作中。

(三)狠抓规程操作,加强质量控制

根据农业部和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强调了“五个统一”的工作要求。即: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统一调查表格、统一统计口径、统一汇总方法。在野外调查取样方面,首先根据本市自然条件、耕地类型、污染状况,确定全市的采样点和点位,然后分组分地域范围赴实地调查采样。这样既减少野外工作量,又保证了调查取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在室内分析化验方面,坚持土壤、植株、和水的化验分析工作由具备认定资格的化验人员按本次要求严格培训合格后的人员承担,同时取10%的样品进行平行测试,检测结束后,抽取20%的样品进行复检,要求合格率在95%以上,从而确保所有项目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在数据汇总录入方面,坚持调查表格等资料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名后才能录入,录入过程中,还须经2人反复校对。在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方面,按照农业部统一开发软件,建立了完整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以及县域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传统的施肥方式,加剧了耕地的酸化

这次调查,全市土壤PH值平均为4.81,与1982年土壤普查比较全市土壤PH值平均下降了0.54.导致土壤酸化程度加剧的原因一是酸雨危害,二是停止石灰的施用,三是大量使用单一化肥,特别是酸性化肥。建议恢复石灰的使用,政府与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在全市普施一次石灰,对农民在施用石灰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现有的耕作方式,加快了耕层厚度的变浅

洪江市属典型的山区地貌,地形复杂,丘块面积较小,形状各异。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尽管农业机械有很大发展,但在目前这种高度分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管理体制下,大型耕整机难以应用,普遍小型农机具耕作,耕作层有变浅的趋势。据调查,全市约有32.2万亩耕地耕作层变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8.4%,平均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浅了5.3cm。

3、灌溉设施年久失修,排灌沟渠不配套

6 全市耕地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面积约为35608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7%,无设施面积56995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4.4%,因此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成为限制耕地地力的重要限制因素。特别是有的农民将水田改种旱作,形成水稻与旱作相同的种植格局,当水稻要灌溉时,旱作要排水,造成灌水与排水的矛盾。建议进一步完善田间田间基础设施,实现排灌分家,同时尽量引导农民朝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4、稻田潜育化严重

此次调查统计,全市共有潜育型稻田7.79万亩,占稻田总面积24.2%,这种类型稻田一般年份较其他稻田产量低100kg,遇到暴雨、水灾很可能颗粒无收。究其原因主要是田间基础设施薄弱,排水沟渠淤塞严重,很多水田长期渍水。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开或疏通加深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抬高田面,消除潜育为害。

5、耕地利用率不高

主要原因是种田效益比较低,种粮的效益更低。农民弃田抛荒外出打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复种指数变低。建议进一步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种粮大户,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种粮效益。

6、技术力量薄弱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实施牵涉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操作复杂。不仅有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化验,数据资料汇总,计算机录入制图,耕地质量评价,材料报告编写等各项工作繁琐复杂,凭我们现有的技术力量,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原来我市乡镇农技站属于乡镇管辖,乡镇农技人员往往被抽调参加计生、驻村等乡镇工作中,造成乡镇技术力量不足、严重影响耕地地力评价相关技术工作的开展。建议上级部门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和技术力量支持,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的重点工作。

7、新开耕地总体地力水平较差

近年来,我市非农建设项目多,耕地占补和新垦数目大。新开耕地基础设施一般,土壤养分分布不均衡,水源条件差,耕地地力水平差,不能满足农作物正 7 常生长需求。建议加大新开耕地后续培肥力度,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推广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综合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加速土壤熟化进程。

8、耕地质量保护意识不强

近年来,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户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对耕地进行掠夺式耕作,造成耕地用养失调、地力衰退,甚至部分耕地栽植树木现象没有遏制。建议健全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依法加强地力建设和保护管理。建立起耕地质量管理和地力培育机制,通过这一机制,调动农民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引导和扶持农民积极对所承包耕地的改良和培育工作,扩大投资渠道,建立起政府、农民投入相结合的耕地培育投资体系。鼓励广大农民自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9、耕地质量保护管理资金不足

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工作牵涉面广,技术性强,协调任务重,需要投入资金多。由于我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开展。建议政府将耕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将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所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主管部门开展耕地质量管理、耕地保护工作技术指导所需业务经费。

耕地地力评价

大城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11100949228321509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编写大纲(新)

11100949228321509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编写大纲(新)

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

乡镇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总结

耕地保护自查报告

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自查报告

下一站 ,洪江市!

耕地占用税专项清理工作汇报

《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专项自查报告.doc》
洪江市耕地地力评价专项自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