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问题

2020-03-02 03:05: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平稳度过“脆弱期”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经历了12年的寒窗苦读,总算迎来了自己所希望的大学生活。在色彩斑斓的大学里,如何生活得多姿多彩?一些在校大学生和大学辅导员,为准大学生们绘制出“大学生活全攻略”。有研究发现,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和大学毕业前两个月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这时候大学生最容易发生意外。一些“过来人”介绍,刚进大学时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相当脆弱,大一新生最好提前打上“预防针”,防止入学后心理问题的出现。

尽快走出高考光环

2004年进入大学的小冯在中学里成绩一向优异,高考成绩在他所在的大学班级里排名第五,小冯把这一排名看得很重,因为他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就没有别的特长了。入学不到一个月,小冯就感觉到自己的“强势”地位岌岌可危了,竞选班干部小冯落选、上课回答问题小冯也没有抢到“风头”,而热热闹闹的社会活动,小冯也不擅长。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杜友君老师介绍,在中学里面,判断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比较单一,只用学习一把尺子衡量学生,长期以来,很多同学也逐渐适应了这一标准,很多同学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应试教育中考出好成绩。而在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更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后者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找到自己在角色转变后的位置。

了解变化调节心理

杜友君老师认为,与中学相比,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了解其中变化,才能实现心理上的平稳过渡。

首先、学习方式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几年一直学习的仅仅是有数的几门科目,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而大学学习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新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的学习生活,感觉大学老师不如中学老师负责,其实是学习方式改变的原因。

第二、生活环境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也给大学新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第三、人际关系复杂

大部分新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

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其实,只要认识到:任何熟悉都是从陌生开始的,就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了。

第四、社会活动增多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异地求学教人坚强

云南籍大二学生吴昆在河北经贸大学已经读了两年大学,想起刚从家乡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吴昆觉得开学前两个月是她的“脆弱期”,过得格外艰苦:水土不服、远离亲人、饮食不习惯、环境陌生……那段时间吴昆几乎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光电话卡就用了厚厚一叠。很多大学新生初入大学时,总喜欢和中学做比较,发现自己远离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中学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陷入孤独失落的境地。

吴昆经历了大半个学期总算适应了新的生活,他感觉与其消极被动地面对新的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主动开放自己、关心别人,于是他参加了一些社团,并且积极组织集体活动,时间长了,陌生和孤独感也随之而去了。因此,学会坚强和自立是迈入大学的首要一步。

及时贴:消除恐慌走进大学

暑假已过去大半,距离开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就要迈进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们,除了在心里憧憬着新鲜的大学生活外,也不免会产生一些恐慌。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雪松老师为准大学生们的一些恐慌开具了“良方”。

恐慌一:我所上的大学与理想中的有差距怎么办?

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当然再好不过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愿以偿。即使要迈入一所与期望值相距甚远的学校,也完全没有必要沮丧。因为实力再雄厚的学校也会有差劲的学生,同样,条件再差的学校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校的条件并不是学生成材的决定因素。只要不放弃努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学校不理想也可以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既然高考时没有发挥好,那就争取在大学期间的辉煌。

恐慌二:我能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吗?

以前有父母的百般呵护,很多事都不用自己操心。绝大多数的家长为了让孩子

全力以赴迎接高考,把孩子学习之外的一切都承包起来。考生在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坦日子之后,进入大学发现什么都要靠自己,一开始都会觉得无法适应。如果不想让自己一上大学就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最好在暑假里多向父母请教,亲自动手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提前感受一下独立生活的甘苦。

恐慌三:我会和舍友相处得融洽吗?

集体生活对很多准大学生来说还很新鲜。与自己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人由父母换成了几个同龄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秉性、生活习惯都不相同,能否与他们相处好,是每个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都会担心的问题。其实只要想想,这是多么大的机缘,才能让几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相聚在一起,共处一室,就像一家人,你就会好好地珍惜这种缘分,用心地呵护与舍友的感情。终日朝夕相处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就像你不可能欣赏每一个人一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你会收获更多快乐。毕竟,一个温馨融洽的宿舍会给每个成员带来家的感觉。

恐慌四:我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好自己的专业吗?

大学里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很大不同,大学课堂更多的是告诉学生“为什么”、“怎么样”,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要做好自学的准备,向着探索研究的方向努力。在暑假期间最好能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以通过学校网站了解专业所学课程,也可以向这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询问情况,从而学习他们的经验。同时还要了解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及优秀教师,以便在入学后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外,还可选修一些其他课程,涉猎更多的知识。

来源:《燕赵都市报

走进象牙塔,你准备好了吗?| ----如何让新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摘要: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来说,如何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则是首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大一新生 大学生活 象牙塔

先看一个笑话,美国军用卫星显示,每年九月左右中国境内有上百万神秘部队在各大城市出现,半个月后神秘消失.....后来美国投入上亿美元军费进行战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新生入学军训!”

人们常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而大学则是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莘莘学子经

过黑色的六月,挑灯夜战,挤过了高考这根独木桥,来到了大学校园。而现在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现在也正是大一新生在大学的一堂课,第一次磨练与学习-----军训的时节,那么,一开始,对于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那样的唯以成绩为中心的高中时代一路“杀”过来的大一新生来说如何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呢?

那么,什么是大学?“大学”即大人之学,亦为未来之君主、栋梁领导天下的必修之学(引自《聚宝楼*古书概要》)。大学如此重要,笔者作为在校的大三学生,认为学弟学妹们要想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需要从客观能力和主观心态两个方面去着手适应,只有具有“大人之学”的能力和心态(心里素质),才能够适应多元化的大学生活。

首先,是客观能力方面,主要是指“无老师”、“图书馆式”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父母”的自立、自理的生存能力,“广泛、多元化”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做到“法变”,即转变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往的方式方法。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万钢,他曾在德国留学15年,在企业工作11年。他说,中国学生创新能力比较弱的根源在于,整天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进行社会实践。“到了大学,应试学习的方法和观念一定要有根本的转变”。所以要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就得做的“法变”,转变学习方法。大学里的学习和中学里的学习方法有很多不同,需要我们去适应。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有。与中学相比,很多时候我们和大学老师的交往仅限于课堂之上。所以,学习上的问题要靠自己来决定,不可过分依赖于老师。如果对大学里的学习方法和方向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课下主动求教老师或去图书馆自己解决。我们学校的老师绝大多数不像别的高校老师重心不在教学,他们亲自讲课,从事一线教学事业,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除过课堂时间外,还要抓紧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会、社团活动,在学生会、社团中结识新朋友,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互相学习发展能力。在大学,一定要改变那种一元化的学习观念,要多元、全面发展。

从中学进入大学,在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对于一部分新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因此,学会自我管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课。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尤其是在城市,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从做饭、洗衣服到理发,有的家长甚至每天给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脸水等,等到上大学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要开始学会独自处理了,自己应对。独立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钱财的管理。由于家长一般每月或每几个月给一次生活费,我们大学生就要自己独立计划如何

进行消费。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的学生常常在最初的时间里大手大脚,把后面的伙食费提前花掉。因此,新生要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有了这些基本情况的分析,再确定自己每个月的“消费计划”,使之切实可行。并且要尽量按照计划执行,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急需时使用。大学,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要想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走向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社会时,生活上的自立、自理首当其冲,应该尽快适应。

除了学习,大学里还有什么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呢?良好的人际关系。按照卡耐基对成功的定义:成功=70%的人脉+30%的知识。所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的沟通则是开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的钥匙,是化解人们之间误解和冲突的利器,是增进人和人之间感情的润滑剂。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报答你。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认识,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可见友谊在人生中的分量,尤其是在大学,这个走向社会的前期练兵场,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记住,你现在的同学、朋友就说不定是你今后事业上的重要伙伴。

其次,是主观心态方面,主要是要转变以往高中时陈旧的观念 ,重新确定人生的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做人做事的心态,这就要求“脸变”,即担任多种角色,学会角色转变,少点娃娃脸,多点成人颜色;“向变”,即调整或改变高中时期的奋斗目标;“心变”,即改变以往在高中陈旧的心态。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情绪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中学时,不少人是在校内或班内担任一定职务、受人尊敬的学习尖子,而在人才荟萃、高手如云的大学校园里,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成为不担任任何职务的普通学生。大学新生须学会“脸变”,学会角色转变,适应这种由出人头地到默默无闻,由高才生到一般学生的转变。此外,大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不同,中学生的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够确定;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标准要比中学生高得多。因此,大学新生要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即学做人又学做事。正确认识到角

色的改变,转变思想观念,尽早做好思想准备,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出名的演员有句共同的箴言:进入角色才能演好戏。因此,学会“脸变”,学会转变角色是新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的必要步骤。

志存高远,树立目标!进入大学并不是大学生们的最终目的,大学只不过是步入职业生涯,走向社会前的充电加油场所而已,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出校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事实上许多在校大学生从刚一开始并不在意自己以后会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更没有筹划过自己的未来。“空虚啊,郁闷啊!”“神马都是浮云”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口头禅。他们总觉得大学没事做,大学好无聊。他们除了上课以外,就是睡觉、上网,甚至有些人连课也不去上。分析其中原因是他们没有了目标,失去了方向,犹如一条在汪洋中飘荡的破船,或像一只正在高空飞翔突然断了线的风筝。大学不像高中,一切都是为了高考,进入大学没有了高考就似乎失去了不停努力,不断学习的动力,就会不觉中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就会感到空虚郁闷,无事可做。所以,要想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就应该“向变”,重新确立目标。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和方向,她会指引你前进的方向。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忙碌、充实的话就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吧!

大学,不像以往任何阶段的学习,它不以单纯的书本学习做为唯一目的,尤其是我们安徽科技学院这类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大学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是大部分同学走向社会的过渡,因此,要想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就得“心变”,改变以往那种在学校只为学习死知识的心态。在大学,要在学好习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自己的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注重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始慢慢培养自己在社会上生存所必要的诸多能力。

最后,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弟学妹们,升入高等学府是你们过去辛苦的报偿,但这不并不是拼搏的终点站,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在这新的到起点上,重新地审视自己,合理地调整自己,做好心理建设,积极地面对新的生活,使大学真正成为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殿堂,为今后更美好的生活铺设道路。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系列问题一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学新生心理调查

大学新生不适应问题的心理援助历程

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感悟

大学新生问题(汇总)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doc》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