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与文学阅读的价值

2020-03-03 06:36: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文体意识与文学阅读的价值

李竹平

语文教育要不要文学教育,一度成为令人纠结的问题。曾经有人拿“语文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为由,将文学教育武断地关在语文教育门外。或者,由于文学教育历来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地提出来,给人以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感觉,很必然地造成了语文课堂上文学教育的缺失。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其实,文学教育始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外的母语教育是这样,中国传统教育更是如此。

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无论我们如何定位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育或者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主要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来实现的,这些课文或者作为定篇,或者作为例文,或者作为样本,或者作为用件,无论实际重点承载了什么具体功能,毋庸质疑的是,这些课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所以,即使我们不直截了当地指出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也已经当仁不让地存在其中了。其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人文目标的实现,也正是文学教育的旨归。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是指向情感和生命成长的教育。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如何定位“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温儒敏)由此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不仅作用于学识修养,更是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形成、生命境界提升的必由之径。其三,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而文学是最讲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形式。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中特别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品。著名学者、美学家朱光潜在谈到语文与文学的关系时,曾指出“文学上的讲究大体是语文上的讲究”,“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语文做到这个地步,我对作者便有绝对的信心”。从这一点上说,文学的追求与语文的追求是一致的,而且这一致的追求必得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品鉴才能实现。

既然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们就必须立足语文教育来认真研究文学教育,以期给语文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或者说有价值的引导。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阐述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一是有关文学的知识,指的是与语文知识或语文常识相对应的文学知识或文学常识,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常识;二是文学对人的教育,也就是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实现的途径与形式。 ●体裁与风格

首先说说体裁。“一个作品的语文有普通性,才能博得读者的了解;有个别性,才能见得作者在艺术上的成就。”(朱光潜)这里的普通性可以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体裁,个别性指的就是作家或说作品的风格。体裁,或称文体,指的是文章的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文体的产生与表达的需要紧密相关,因为作者在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时,必然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话语体式和结构形式才能更好地达成表达具体意图的目的。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体是历史的产物。关于文体的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分类的角度或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比如说,关于古文体的分类,姚鼐《古文辞类篹》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现代文体的分类由于角度不同,标准不一,分出的文体也五花八门,常见的有二分法(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三分法(实用类、文学类、边缘类)、四分法(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文学类)、五分法(文学类、新闻类、说明类、议论类、实用类)。

一名作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感受,是深思熟虑过后才选定某一文体来抒写,还是信笔由缰自然成文,我们很难做出十分精准的判断。但是,古人写诗填词,格律章法的讲究确实是经过学习和锤炼而成的。所以,对作品体裁进行分类,并非只是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研究作品的需要,这也是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需要。(有人从功用的角度将文体分成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这里不做重点讨论,主要侧重于文学作品,包括具有文学色彩的其他文本的体裁讨论。)

一般而言,从不同文体的整体特征出发,文学类文体大致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类别。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划分的标准不同,分类也会不同,比如从文学与人的心理结构的关系上分,又可以分为再现类、表情类和表意类。文体之不同,文本运用的具体话语体式便有差异,最早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就有论述“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不同文体对具体话语体式运用的不同要求体现在具体的文本中,必然带来阅读体验和感受的差异。成熟的读者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往往都相应地做好了不同的心理准备,采取了不同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其实这就是已经积淀而成的文体意识。这里主要从传统的分类来讨论几种常用文体的特征及其对读写实践的影响。将文体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类别,就好像将建筑分成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园林式、木条式一样,每一种文体都有其区别于其它文体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阅读和写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诗歌。诗歌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宜歌咏的文学样式,属于韵文,具有鲜明的音乐美。诗歌按照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主要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咏物诗和科普诗。无论怎样分类,同为诗歌,便具有共性的特征。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诗歌的共性特征。

诗歌除了讲究韵律、精练整齐之外,一个突出的共同特征就是注重意象的塑造。所以我们读诗,大都有过不吟不快,不诵不爽,不沉吟静思便难得入境入情的感受。诗歌意象有整体意象与典型意象之分。

所谓诗歌的整体意象,指的是通过具体的诗歌形象营造的整体的情绪氛围、情思意蕴。例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人以恬淡自如的感受。这种整体意象表现为一种意境,一般带有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能很自然地深入读者的情感,触及读者的心灵。选人小学课本的科普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同样以意象见长。“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样的题目就是一个令儿童浮想联翩的意象的载体。“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看似平白如话的诗句,却以匠心不着痕迹地内蕴了丰富的情感信息和广阔的意象空间。“孩子——妈妈”,这样的关联最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四海为家”,是心跳,是期待,是探寻。是呀,“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要离开妈妈,它们靠的什么办法呢?试想,哪颗童心不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吸引?这绝对不是对枯燥的知识产生的兴趣,而是自然、真切的情感的追寻,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的沉浸。

诗歌的典型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见。如“月亮”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静夜思》《鸟鸣涧》《山居秋暝》《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在这些诗词中,月亮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内蕴了特定的情感,并且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再如“柳”这一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有,“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中有......灞桥折柳,托物寄情,若不了解这一内蕴特殊含义的典型意象,对诗词的理解便可能流于肤浅。 意象是能够直觉的、心领神会的艺术形象,它或托物言情,或借景抒情,主观思想十分鲜明。所以,读诗,重涵咏,重还原,需调动情感,需感性思维,需想象和联想。 好的诗歌在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上都是有讲究的。我们知道律诗八句四联讲究起承转合,形式和情思都达到圆融的境界。新诗(现代诗)在形式上更灵活,但同样讲究起承转合。举个例子,小学课本上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抒发的是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这一类的现代诗容易流于空洞,情太满,辞难切。而这首诗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十分完美。第一节写景起兴,第二节触景生情,第三节抚今追昔,第四节写景抒情,“起承转合”,浑然天成,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散文。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皆可称为散文,所以散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现代散文观念的自觉始于周作人,但与诗歌一样,中国散文具有非常深远、丰厚的文化传统。按照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特点在于形式自由,写法灵活,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概括而言,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神”是散文之魂,阅读与创作,都要紧扣主旨。巴金的游记体散文《索桥的故事》,很清晰地表现出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质。题目是“索取的故事”,从索桥写到都江堰,写到丹柯,其实都是围绕“那样的心”这一主旨来写的。文章结尾写道:“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上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再怎么“散”的形,也自然是散而有致了。季羡林特别推崇这样的散文:“‘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他举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例:“通篇用‘也’字句,其苦心经营之迹,昭然可见。” 一切好的文学作品都是诗。这是说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诗的特质。散文的佳妙之作,结构上起承转合,语言上精练贴切,情感上至情至性,给读者带来的是扑面而来的诗意,如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朱自清的《春》、老舍的《猫》等等。

小说。小说通过具体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从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再到“五四”受西方文学影响发展而来的现代小说。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按内容不同可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和科学小说。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也构成小说的基本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 小说的主题依附于人物形象之上,所以小说必须着力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长篇小说自不必说,小小说亦是如此。例如选人小学教材的托尔斯泰的《跳水》,它要表现的主题正是通过船长这一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人物活在情节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通过情节的发展赖以展现。情节的安排必须围绕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具有生动性和完整性。所以《跳水》中,船长在孩子命悬一线时正好从船舱里出来了。环境创造人物,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的根据和人物活动的场地,典型环境的描写在小说中不可或缺。《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安排在荣国府,为什么是封建末期的历史环境下,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合理性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必然诉求。

戏剧。从根本上讲,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戏剧按作品类型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有独幕剧、多幕剧。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和舞台说明。 从文体的角度来讨论戏剧,主要是针对剧本而言的。剧本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体,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文学领域里,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在戏剧实践领域里,它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是以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的。戏剧之所以强调矛盾冲突的安排,一是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二是为了吸引观众,所以高潮部分必须扣人心弦。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小学教材中的《半截蜡烛》、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戏剧等,都是我们认识、了解戏剧文体特点的绝好凭借。

再来谈谈风格。风格是个性化的东西,它属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更属于具体的作家作者。但风格并非天生的,文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习和修养,风格的形成与作家的阅读历史、生活经历、语言敏感、思想境界等都有紧密的关系。文学作品的风格最终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所以风格主要还是属于表达形式的范畴,但如果仅仅从表达形式的范畴讨论文学作品的风格,又有可能弄巧成拙,落入为技巧而技巧的窠臼,忽视了言意融合的真理性事实。

风格可以通过提炼,显性地表述出来,或者在欣赏具体作品过程中体验、感受到。比如老舍的《养花》,读着文字,仿佛感觉一名亲切优雅的老者正坐在你的对面,和你聊着家常。他的散文,大都具有朴素、亲切的风格,而语言又不枝不蔓,极其洗练贴切。其“语言大师”之谓当之无愧。冰心的文字纯朴清丽、细腻婉雅,与老舍的进行比较,风格的确不同。

学习阅读和写作的人从具体的作品中感受、了解作者鲜明的语言风格,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锤炼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至少,可以从中习得一些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但文学作品的风格并不限于看得见、概括得出、模仿得来的语言技巧,它更包括其中难以言传只可意会的“智巧”,或者是一种氛围,或者是某种意境,或者是特别的情味等等。后者是模仿不来的。他需要的是积淀、心性、胸怀和志趣等。朱光潜在论风格时就指出:“风格像花草的香味和色泽,自然而然地放射出来。它是生气的洋溢,精灵的焕发,不但不能从旁人抄袭得来,并且不能完全受意志的支配。”布丰说:“风格即人格。”所以,语言的风格可以学习,作用于生命和灵魂的精神的风格,需要的是修养。接下来要谈的文学对人的教育,必然还会涉及风格的话题。 ●文学即人学

文学教育的另一个角度是文学对人的教育,是在文学趣味审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高尔基指出:“文学即人学。”那么,发挥文学的情感陶冶和精神启发作用,是文学艺术存在的必然的价值追求。

那么,文学教育,或者说文学阅读的价值如何定位?美学大师朱光潜概括得十分精辟:“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文学阅读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提升生活“趣味”,鼓舞人们创新。孔子强调“诗教”,儒家提出“文以载道”,从文学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极有道理的。

我们都直接或间接有过阅读文学作品的经验。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自然生出人生感慨;“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你自然而然地思索起生命的意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带给人愉快和向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经历激发起积极向上的情感;读《夏洛的网》,我们感动于纯真的友情、生命的关爱......在真实的文学阅读中,读者的情感得到了陶冶和洗礼,趣味得到提升和拓展;文学能潜移默化地引领人去诗意地理解世界和人生,积极地关照理想和未来;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个人的发展注入源动力,“正能量”。

阅读之于生命成长的价值,对于成人是这样,对于儿童,更是不可或缺。首先,儿童天生热爱故事和旋律,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还是小说,儿童总能从中很快发现适合自己的作品,并沉浸其中。第二,文学教育的实现主要是阅读者自我实现的过程。儿童最能从文学阅读当中发现自我,实现生命的自我成长——这是任何说教都不能达到的。第三,文学阅读能帮助儿童实现自身的社会存在,促进儿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第四,文学阅读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因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修养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人内在生命和精神的一种外化表现。而文学教育正是直接作用于情感,作用于生命的教育。

读什么。文学作品有高低好坏之分,这是不用怀疑的。上面谈到的都是文学阅读的正面价值。当然,我们讨论文学教育,追求的也是发挥文学作品的正面价值。这便涉及到读什么的问题。首先当然是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怎样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一看作品是不是经典。优秀文化在很大意义上是靠经典来承载的。文学教育承载着对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传承,同时还承担着对新经典的发现。经典是文化,经典是文明,经典是人类生命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学阅读,不可不读经典。流行与经典不是一回事,我们可以将《哈利波特》看成新经典,却很难承认《阿衰》是新经典。二看作者是不是有高尚的“文品”。一个作者的人格决定了他的文学风格。“言为心声”,言之上品,必先有心之高洁。一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作家,才能写出精妙的文字。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具有“诗的风格”的优秀之作。其次是读适合的作品。并非所有优秀的作品都能深入人心,杜甫的诗和李白的诗都是经典之作,有人爱读杜甫,有人爱读李白,或者青少年时爱读李白,到了中年后更喜欢杜甫。发挥文学阅读的积极作用,读适合的作品十分重要。文学阅读能否触动情感,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作品能否与读者心心相印,是判断是否适合阅读的关键。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是给他推荐《马小跳》,还是推荐《冰心作品精选》,参照的标准就是合不合适。

怎么读。文学教育或说文学阅读价值的实现并不完全是自能自动的,所以有必要讨论读法的问题。首先是怎样开始文学的阅读。对于需要进行文学启蒙的儿童,文学阅读要从兴趣入手。大量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符合儿童兴趣的文学阅读是诗歌和故事的阅读。而儿童诗阅读,因为从形象到节奏韵律都契合儿童心理和生命节奏,阅读的过程就是儿童自我发现的过程,所以尤其要重视。比如《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诗人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世界就如同那“真甜”的草莓,孩子忍不住去摘。问题在于,大人们总是以各种理由阻止孩子“犯错”。而诗人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更敏锐地发现:“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这样,儿童眼光的在场,使诗歌的象征意义充满了儿童化的情趣和韵味。从这样的诗歌阅读入手,文学阅读便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第二,重视情感与想象。文学阅读,尤其是课堂上的文学阅读,或者是师生共读,一定要清楚文学是通过情感碰撞发挥教育作用的。文学阅读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创造总是由情感驱动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捧读文学作品,最敏感的就是我们的情感世界,有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作品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了。“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朱光潜)文学阅读必须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必须注重情感的交流。文学阅读讲究想象,这是因为文字与意象之间的沟通靠的就是想象,从再现想象到创造想象,是读者完成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和自我建构的不二选择。成熟的读者在文学阅读时运用想象,已达到自能的状态;而学习文学阅读的人,需要经历一个他人引导、唤醒和自我印证的过程,才能逐渐达到不着痕迹地运用想象,提升文学阅读的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文学阅读时要创设情境,要将文字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或场景。第三,重视“无为而治”。文学教育是一种作用于阅读主体情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文学阅读从兴趣入手,最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靠的是阅读实践本身,所以文学教育强调“无为而治”。少年儿童的文学阅读需要科学的引导,但成人或说教师不能强行介入,更不能进行“任务摊派”。在文学阅读指导过程中,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读,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享——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爱上文学阅读。

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

在阅读课堂中渗透文体意识

文学文体常识 答案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

阅读常见文体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与乡愁》阅读答案

文学阅读与欣赏07

《史记》的文学价值

《文体意识与文学阅读的价值.doc》
文体意识与文学阅读的价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