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教案设计

2020-03-02 10:29: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牧羊女》教案设计

奉贤区头桥小学

范生荣

教材年级:三年级第五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并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的特点演唱,表现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2、在特定情境下认识高音re和两个力度记号f、p 并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范唱磁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在《挤奶舞》的音乐声中进教室律动,仿佛来到了大草原。

2、音阶练习:

A、用变节奏唱音阶、琶音 B、认识高音re C、展示五线谱音阶 D、听辨音程练习

3、视唱练习:

A、出示《牧羊女》第

一、二乐句,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用口风琴吹吹节奏,唱唱旋律 B、出示《牧羊女》第三乐句,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用口风琴吹吹节奏,唱唱旋律

二、歌曲体验

1、导入:小朋友的歌声引来了一位“牧羊女”(点题),听,她给我们唱歌呢?

2、初听范唱《牧羊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节拍。

3、出示《牧羊女》五线谱,视唱歌谱。

A、B、学生观察五线谱有几句?哪几句相同相似? 教师范唱乐谱,学生初步认谱并思考(do’,si,re’各出现几次?) C、D、学生随教师划拍视唱。

认识第三乐句上的两个力度记号f、p 并加以应用。

4、再听范唱《牧羊女》,学生了解词意。

5、学生随琴歌唱《牧羊女》

6、边唱边用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为歌曲伴奏(可加上打击乐器)

三、歌曲创编

1、导入:我们与牧羊女一起跳跳舞好吗?分四组,每组选一位当《牧羊女》,其它学生扮小羊。

2、教师提示几个动作,学生各自进行创编。

3、分别进行活动展示评价。

四、小结

今天,我们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了歌曲《牧羊女》,心里有什么感受?(在《牧羊女》音乐声中出教室)

2003-12

教案设计说明

三拍子歌曲在本学期第二次出现,因此,学生有了三拍子的初步感受能力。因此,本课的侧重点在于初步认识高音re和两个力度记号f、p 并加以应用;然后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本课的教学思路以情境创设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音乐常规训练,并认识高音re和两个力度记号f、p,来提高常规训练的趣味性和质量;同时,通过常规训练为歌曲的学习作铺垫。

本课的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并且第

一、

二、四乐句几乎相同,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因此,在视唱中通过寻找相同相似的乐句练习来迅速掌握音乐旋律。而第三乐句节奏跳跃,与其它乐句形成鲜明的特点,而且这一句用不同的力度来模仿羊叫声,使全曲显得生动活泼,因此,把这句作为重点来应用力度记号很有实际意义。

根据二期课改的理念,歌曲的情感体验必须以听觉为先导,以动觉为切入,在感知中唤起情感,引发想象。因此,教学中通过初听范唱《牧羊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节拍;再听范唱《牧羊女》,让学生了解词意,进一步熟悉旋律;还边唱边拍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打指挥图为歌曲伴奏等活动来表现歌曲,学生在听、唱、动的过程中享受着歌曲的快乐。最后,通过创编活动来升华学生的情绪,发挥学生的想象,巩固本课的教学目标。另外,本课是第一课时,故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不能到位,需要在以后的课时中加以巩固。

《牧羊女》教案

牧羊女公开课教案

《牧羊女》说课

三年级音乐牧羊女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上册《牧羊女》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女》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女》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牧羊女》教案设计.doc》
《牧羊女》教案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