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部队人才培养资料

2020-03-01 21:45: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推动预备役部队人才队伍建设 ●四川预高师一团政委 付建文 主任 吴 云

四川预高师一团紧紧围绕新的形势和任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才队伍建设服从和服务于部队建设,以部队创新发展支撑和带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打牢基础、人才先行、创新发展”的思路,以制度激励人,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人,以资源保障人,以开展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岗位锻炼、院校培养为手段,人才队伍建设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党委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人才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行业、职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是不同的。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人才队伍,是推动预备役部队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多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培养选拔人才。

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育人观。“人人都可以成才”蕴含了“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体现了群众性、平等性、进步性、发展性、实践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等现代人才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部队就是做人的工作,贯彻“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思想,这不仅是个人成长进步的要求,也是推动预备役部队发展的根本途径。部队转型后,专业种类增多、交流补入人员多、来自不同的单位多,各人经历不一样,素质也参差不齐。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就要坚持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要成才的思想,利用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大限度培养人才,达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目的。近年来,交流补入团队干部13人,占干部编制的31%,他们工作经历各异,能力素质不同,有的同志工作曾一度出现被动,团党委针对这一情况,及时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观点,并根据工作经历和个人特点,合理调配工作岗位,给任务压担子定目标,督促他们岗位成才,通过实践锻炼,基本上都能胜任本职工作,有6人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晋职定位,有的还走上了团队的重要岗位。

必须牢牢抓住现役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预备役部队中的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组织者和指挥者,锻造一支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现役干部队伍,对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预备役部队基层人才建设,就要抓住现役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现役干部的素质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不仅对建设好部队起到决定作用,而且还能够影响、带动现役战士和预任官兵的成才积极性。团队在抓人才队伍建设时,以现役干部学历升级和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狠抓了岗位成才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团现役干部42人,通过在职学习和院校培训,由中专学历晋升为大专学历8人,由大专学历晋升本科学历16人,由本科学历晋升为研究生的6人,占全团干部总数的75%,现役官兵100%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其中24人通过了国家二级以上的计算机考试,涌现出了一批学习成才的典型。

必须贯彻“德”和“才”并举的原则。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是预备役部队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德”就是指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品质和思想作风,对于我们军队来讲就是必须听党指挥、热爱部队、热爱本职、乐于奉献。“才”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对我们军队来说就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德”和“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抓预备役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时,必须坚持“德”和“才”并举,只重德不重才就会走向平庸,只重才不重德就会迷失方向。团队在培育人才时,就十分重视“德”的建设,利用党员先进性、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等教育,组织官兵参观大邑县烈士陵园、建川博物馆等红色资源,让大家受益。每年“八一”节和春节,团党委常委带着现金和物品,慰问驻地失学儿童和贫困家庭。通过积极措施,既增强了大家的政治责任感,也达到全面锻炼人、培育人的目的。

二、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为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争夺”和“抢占”未来军事斗争的制高点,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预备役部队来讲,就是要下大力探索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培养人才的途径、方法和路子,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

必须规范制度,确保人才脱颖而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验型”人才将逐步向“知识型”人才转变。在抓人才队伍建设时,预备役部队必须立足现有条件,建立健全起一套完整、规范的人才培育制度,加强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团队主要建立和健全了五项制度,一是完善组织计划制度。坚持党委“议”学,把学习成才活动纳入年度党委工作规划。二是坚持学习日制度。每周利用2天时间组织官兵学习高科技、新装备和科学文化等知识,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三是坚持检查评比制度。对开展学习成才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考核讲评。四是奖惩制度。通过表彰学习成才标兵和先进单位,激发官兵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挂钩制度。坚持把学习成才与立功受奖、评比先进挂起钩来,与选改士官、提拔使用、考学进修等挂起钩来。

必须创新方法,进行素质复合。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人才的需求正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是依托院校,送出去学。要依靠院校的教学机制,系统地培养人才。随着部队转型,一批高炮、指挥仪、雷达等新装备陆续装备部队,为让装备形成战斗力,团队先后派出20多名干部战士到部队院校、友邻单位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借助优势,请进来教。我们充分利用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的自身优势,坚持请进来教,学写新闻报道、电脑、高科技等知识,丰富官兵的知识结构。三是立足本职,岗位上练。着眼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建设,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机关与基层之间、部门之间、本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不同岗位之间进行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全面打造军政互通、战技合一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官兵的工作能力。

必须协调发展,注重层次培养。人才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不同而不同,这就决定了人才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要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我们在人才的培养上,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着眼整体,协调发展。一是要着眼部队当前建设,培养懂专业的人才。部队转型后,虽然补入了一些懂专业、会指挥的干部入队,但离部队建设要求还有差距。全团现役干部42人,高炮专业干部只有18人,占干部总数不到43%,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还较重。二是根据预备役部队的特点,加强干部协调能力的培养。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的特点,要求现役干部要与地方人员进行交往,而现役干部年纪较轻、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协调能力不强,要开创好工作局面,能力素质还需要加强提高。三是要着眼部队长远建设,通过有效措施加强信息化等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现在,我军正在努力进行跨越式发展,要着眼未来,树立“宁可让人等装备、不要让装备等人”的思想,通过院校培训等方式,加速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三、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努力构建催生人才的良好环境

人才的生成需要德、识、学、才、体等内在因素,但也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条件等外部因素。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就要努力构建适宜人才生长的外部环境。

营造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为学习成才提供不竭的动力。人不是生来就是人才,而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成才的先决条件,我们要结合预备役部队的特点,努力创造学习环境,激励广大官兵学习成才。一是要树立出人才就是出政绩的观点。二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要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和影响力,影响和带动广大官兵学习成才。三是要根据部队的任务特点,根据个人的能力特点,优化人员的组合。分配工作时强弱搭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用其所长,各尽其能。

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为人才生成创造条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人才,在人才建设上求实效。根据省军区的人才培养规定,制定出了团队《人才培养三年规划》,在实际的工作中就收到了实效。优化硬件环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才的生成需要良好的学习条件,结合预备役部队实际,不仅要在内部挖潜,强化学习的硬件环境,而且还要依靠地方资源育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要打破常规,不搞论资排辈,把人才用起来,让人才动起来,使人才香起来。

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发挥舆论导向和典型辐射作用。加强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学习成才的宣传,利用营区广播、开办学习成才专栏、创办《网上学习成才报》、评选读书之星等形式,营造学习的氛围。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召开表彰会、评选学习成才典型等形式,大力宣扬学习成才的先进个人事迹,不断激发官兵学习成才的热情。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官兵成才。制定学习成才奖惩措施,将官兵学习成才与个人的成长进步、精神奖励、物质奖励、解决官兵的后顾之忧等结合起来。

要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扩大部队影响,提高社会地位,组织广大预备役官兵参与地方“三个文明”建设。

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知识

中国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会议发言稿

民兵预备役部队简介

八一慰问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材料

预备役部队干部学习党建心得体会

预备役部队育才成才经验交流材料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基地

《预备役部队人才培养资料.doc》
预备役部队人才培养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