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

2020-03-02 10:18: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案例

《鹿和狼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教师:同学们,鹿,在你们的印象中是怎样的动物呢?(板书:鹿) 狼,又是怎样的动物?(板书:狼)

学生:在我的印象里,鹿是美丽、可爱、善良的动物;狼,则是凶恶、残忍、丑陋的动物。学生:在许多书中,还经常把鹿作为吉祥物呢!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题目是《鹿和狼的故事》。

板书:和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讲了鹿和狼之间的怎样一个故事呢?会带给我们哪些阅读的收获呢?好,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我们先把这个故事读一遍。好,开始吧。

(学生读)教师:初次阅读,同学们产生了哪些阅读的感受啊?咱们说一说,请你讲。 学生:读完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我没想到的。我原本以为在狼被消灭之后,鹿群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学生:老师,我认为这个故事不像别的故事,我读完了就完了,它还能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呢。 教师:你看,你们的这些感受啊,有的是从故事中得来的;有的呢,是从故事之外得来的。你们发现了没有,这篇阅读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好,你试着说说。

学生:我认为这篇文章有这样一个特点,前面是先给大家讲了个故事,后面是讲道理。 教师:是不是这样? 学生:是。

教师:它是叙事说理的一篇阅读课文。那你们说我们怎么才能学懂这样一篇阅读课文呢? 学生: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

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来学习这篇阅读课文。

教师:你们说得不错。根据这篇课文先叙事后说理的特色,我们给自己制订一个怎样的读懂的目标呢?能具体说说吗?好,请你讲。

学生:我认为,应该首先弄明白,这个故事讲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想一想它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学生:我来给他补充一点,我认为我们还要体会文章是怎么把这个道理说明白的。 教师:那我归纳一下,刚才同学们给自己定了三个读书的目标。有知事的,有明理的,还有领悟表达方法的。是不是呀?

(板书:事、理、表达)

教师:你们这个读书目标定得很全面。你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呢?你们过去运用的比较成功的方法有哪些呢?好,你来说。

学生:我们运用画批的方法。

学生:我们也可以用朗读的方法来体会这篇文章。

学生:我觉得还可以用给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来学习这篇文章。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学习方法,都是在过去的阅读实践当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你看,我们就可以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读书,可以把能够引起自己思考、感悟的语句圈画出来,做上批注,还可以像你们说的那样一边读一边体会。我们一会儿可以在自学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下面,开始自学(学生自学) 教师:刚才,同学们自学很认真,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学成果。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我们组通过认真地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怎样一件事,我弄明白了。课文的大意是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使鹿得到有效的保护,采取了消灭狼的方法,结果不仅使森林遭到了破坏,也使鹿的数量急剧减少。

学生:老师,我还认为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组在认真读书后,弄明白了。我们认为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我们组为了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做了一个图表。

教师:很好,把你们做的图表贴在前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来讲解一下。

学生: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幅图。首先狼吃掉鹿,从而保护森林,一旦没有狼的话,鹿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超出了森林的限度,那么它也会毁灭森林的。所以我们人必须要尊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寒宁,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听完你们组的发言,我认为你们组的这个图画得非常好,你们的讲解也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这幅图是不是缺了一个人呢?人,为了保护鹿,而消灭了狼,导致鹿的数量过多,破坏了森林,所以我觉得人更应该尊重万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谢谢你对我们组的补充。人为了保护鹿,而消灭狼。一旦没有狼的话,鹿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超出了森林的限度,那么它也会毁灭森林的。所以我们人一定要尊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画图)

教师:刚才你们组的图表非常有创意。孩子,你说话的时候有一个口误,就是鹿的数量急剧增多,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你讲得很好,请回去。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学习。这是今天你们创造的一个新的读书方法,你看你们的图表就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要说明的道理表现得非常清楚,通过你们的汇报,我们就知道了“世界万物是一体,相互关系很紧密”。 (出示:“世界万物是一体,相互关系很紧密”。) 教师:下面继续交流你们的自学成果,哪个小组?请你来汇报。

学生:老师,我们组重点读的是

五、六段,下面我就给大家汇报一下学习成果,我先来给大家读一下第五自然段:“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一天天在扩大。”同学们看,这段话中的“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就啃食大树”、还有“难逃噩运”,“噩”在这儿指的是不好的命运,还有“减少与扩大”这对反义词,都清楚准确地表达森林在一天天变化。

学生:我再给大家读第六自然段:“灾难终于降临在鹿群身上„„苟延残喘。”这段话中的十万、四万、八千都是表示数量的词,文章用准确的数字说话,会更使人信服。

学生:我们组对第六自然段也有自己的理解感受,我们组分两类记了些词,这段里有“先”、“接着”、“两年后”、“到”。这些都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运用这些词就能很好地把灾难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讲得很清楚。

学生:这段话里还有“大量死亡”、有“消灭踪影”、有“锐减”,还有“苟延残喘”。这些词写出了灾难的具体情况,这些词把这段话表达得非常生动。

教师:刚才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归纳起来,看看你们是不是从这样三个方面来体会的:第一体会到叙述很有条理;第二,文章语言生动、准确,读后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第三,同学们还体会到表达上运用了数字,这样就更有说服力。同学们,你们在这些方面做了批注,让我们再把这样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刚才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从课文第七自然段的叙述里对鹿和狼又产生了新的认识,现在我来给大家读一读:“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学生:我们组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明白了这一部分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谈的。第一个方面是从狼来谈的。狼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原因有两点:第一点,狼吃鹿,把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不让鹿把森林糟蹋得面目全非;第二点,狼吃的是病鹿,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对鹿群的威胁。第二个方面是从鹿来谈的,一旦没有了狼,鹿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超出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那么它们也会成为森林的破坏者的。

学生:你说得很对,狼和鹿的数量合理就会保护森林,优化鹿群,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相互关系。

教师:你们组学得也很有收获。正像你们说的这样,我们正确认识,不片面,要尊重它们之间的联系才有益。出示“正确认识不片面,尊重联系才有益”。)

教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中说理的部分很好地读一读,体会体会。好,开始吧!

教师:同学们,咱们这节课的学习很有收获,你们看,咱们课前给自己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实现了吗?

学生:实现了。

教师:很好,我们还把学习的收获形成了一首小诗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世界万物是一体,相互关系很紧密。

正确认识不片面,尊重联系才有益。 教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不少启发,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好,同学们,这节语文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狼和鹿

《鹿和狼的故事.doc》
鹿和狼的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