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

2020-03-01 23:48: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设计

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引入实验实训场所,教师一边进行课堂理论讲授、现场演示,学生一边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融“教、学、练、思”于一体。

一、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

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工作项目,分解为若干子任务。每个子模块的教学中,首先阐明该任务要解决的问题、目标,然后介绍具体设施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模块化教学特点,强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技能的培养,构建了11个教学模块,按照“认识计算机-选购计算机-组装计算机-配置计算机-安装软件-优化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的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

1、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

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如下表所示。

2、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

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方法论和教学论转化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建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等。课程依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工作任务,作了如下表所示的学习情境和主题学习单元的构建。

二、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实用性、易用性和指导性。采用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拓展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练、思”于一体。

将课堂教学引入实验实训场所,教师一边进行课堂理论讲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场实物展示、现场操作演示等形式,学生一边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重视工学交替

除了在校内实验室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重视工学交替,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平时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办公用计算机和实验室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聘请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管理员。暑假期间,鼓励学生到IT公司参加实习,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了解用户对计算机市场的需求,熟悉计算机产品的性能和市场行情。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计算机系统配件,为用户制定一份计算机配置与选购方案。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形式的设计

职业证书制度反映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行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以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建立以检测职业能力掌握为目标的考核体系。

从2004年起,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计算机维修职业技能证书(中级)》。

二、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组装实训

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装,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类型、性能和组成,能熟练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

1、计算机硬件组装与参数设置

(1)熟练安装一台微型计算机

(2)计算机CMOS参数设置

2、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

(1)硬盘分区及高级格式化

(2)安装操作系统

3、系统性能测试、优化和系统升级

(1)安装主要设备驱动程序

(2)用测试软件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4、应用软件安装与调试

(1)安装计算机常用应用软件

(2)应用有关安全软件检查及清除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维护实训

对常用外部设备进行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能初步诊断微型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进行简单的板级维修。

1、常用外部设备硬件与软件安装

(1)常用打印机的安装、设置、使用与操作

(2)扫描仪安装、设置与使用

2、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维修

(1)分析解决微型计算机软、硬件冲突问题

(2)识别常见错误信息及故障现象

(3)进行简单的板级维护、维修

3、外部设备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

(1)打印机的日常维护和简单的维修方法

(2)扫描仪的日常维护和简单的维修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维护与组装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要求

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报告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doc》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