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的认识

2020-03-02 14:16: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税务会计的认识

【11贸经1班陈莉20113416】

一.税务会计的涵义

税务会计是进行税务筹划、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一种会计系统。通常人们认为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这种自然延伸的先决条件是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化。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多数企业中的税务会计并未真正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延伸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系统。

税务会计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涉税问题,即如何在会计收益或会计收入的基础上,依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调整、计算应税收益或应税收入,进而确定应纳税款,正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二是企业税款支出中的会计核算问题,即在会计收益或会计收入的基础上,依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存在不同的纳税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包括会计核算在内的各种技术处理方法,以合法减少税款支出,降低税收负担。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税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除具有其他专业会计的共性特征外,也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法律性。税务会计的法律性源于税收所固有的强制性、无偿性的形式特征。税务会计必须以现行税法为依据,接受税收法律法规的制约。

2.广泛性。法定纳税人的广泛性,决定了税务会计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3.统一性。税法的统一性、普遍适用性决定了税务会计的统一性特点。也就是说,同一种税对于适用的不同纳税人而言,其规定具有统一性、规范性。

4.独立性。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与其他专业会计相比较,税务会计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核算方法上,因为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与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制度所遵循的原则不同,规范的对象不同,二者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核算内容上,税务会计只对纳税人在税务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有关经济业务这部分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由此反映了税务会计核算内容的相对独立性。

三、税务会计的对象

税务会计的对象是指税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它是纳税人因纳税而引起税款的形成、计算、申报、补退、罚款、减免等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税收资金运动,寓于企业的全部经营资金运动之中。但是税务会计并不核算和监督企业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而只核算和监督企业单位有关税款的形成、计算、申报、缴纳及其有关的财务活动。具体地讲,税务会计的对象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各种收入。企业单位的经营收入是计算上缴税款的重要依据,它不仅是计算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的依据,也是计算所得税等收益税的依据。

2.生产、经营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资金支出。它包括生产过程的生产费用和流通过程中的流通费用。成本(费用)主要反映企业资金的垫支和耗费,是企业资金补偿的尺度。一定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总额与同期经营收入总额相比,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盈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同时也是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

3.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总额的分配。收益主要在国家、企业和职工 1

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其“分配”给国家的部分,主要是以缴纳所得税等方式实现。因此,对收益的计算正确与否以及分配是否符合有关法规,直接关系着国家税收和企业留利。

4.税款的缴纳或减免。

由于各种税的计税依据和征收方法不同,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对同一种税的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因此,反映各种税款的缴纳方法也不尽一致。减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是解决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特殊需要,是我国税收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对税款的缴纳和减免,应按国家规定和会计制度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四、税务会计的目标

税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既要以国家税法为准绳,促使企业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追求企业纳税方面的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其主要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1)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人义务

税务会计要正确进行与税款形成、计算、申报、缴纳有关的会计处理和调整计算,及时、准确地填报有关纳税报表,及时、足额缴纳各种税款,认真执行税务机关的审查意见。

(2)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协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税务会计要以国家现行税法为准绳,又要按会计法规作会计处理,还要在财务报告中正确披露有关税务会计信息。它与财务会计是相互补充、相互服务、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作为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完成各自的具体目标,并为企业共同的目标服务。

(3)合理选择纳税方案,科学进行税务筹划

五、税务会计的原则

税务会计作为一门特种专业会计,在核算因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监督税务行为和参与涉税决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法律性原则

法律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方面的计算和核算时,必须符合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严格依据税法规范纳税人的行为。

(二)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税务会计必须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的每项收入、费用和损失都必须以合法凭证为依据,从原始凭证到税务会计报表,都必须反映企业会计事项的真实性。

(三)会计分期原则

会计分期原则,是指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以便分期计算企业的应纳税额。

(四)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应计人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原则。税务会计应按会计期间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就有可能出现经济业务的发生与该项业务款项的收入和支出时间上的不一致。

(五)经济效益原则

我国的税收政策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结构、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作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征税,以便通过征税,达到调节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六)社会效益原则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杠杆,体现了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强调全局观念,注重宏观调控。这就要求税务会计必须真实核算企业的各项计

税依据和应纳税额,正确处理收益分配。

六、税务会计的职能

税务会计的职能指的是税务会计作为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本身所固有的职责和功能。

(一)核算税务活动

税务会计根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方面的规定,全面、真实、连续、系统地记录和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务活动,即税务资金的形成、计算、缴纳、退补、减免等情况,从而为国家组织税收收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监督税务行为

税务会计按照税收法律法规,通过税务会计的一系列核算方法,监督企业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解缴情况,监督企业收益的分配,实现税收杠杆的经济调节作用。通过税务会计对企业税务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从而保证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适时修正。税务会计还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检查监督手段,发现和揭露问题,并为处理问题提供确凿的会计证据资料,有利于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三)参与涉税决策

税务会计能通过对税务活动和税务行为的核算和监督,参与涉及到纳税方面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和其他决策,其参与经济决策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为实施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税务会计的核算信息是进行涉税决策的客观依据。企业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有关税务方面的经济决策,在这些决策中,一般需要以前各期的税务会计核算资料,有时还需要运用税务会计的专门技术方法,对未来经济活动的纳税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以便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而这些情况只能通过税务会计核算资料来提供。

七、税务会计的作用

税务会计的职能制约着税务会计的作用,税务会计的作用又是税务会计的职能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的具体体现。税务会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企业纳税义务的履行情况

税务会计依据税收法律法规,计算企业的各种应纳税款,并通过会计核算,准确、如实地记录税款形成和缴纳的情况,可以反映企业作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对于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而言,运用税务会计核算资料,可以随时了解本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并可从中发现未按规定计算缴纳税款的问题及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以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二)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

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分析一般纳税企业,尤其是有进出口退税业务以及享受减免税优惠待遇的企业提供的有关纳税情况的会计信息,结合自身的税收会计核算资料,对企业韵纳税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地解缴入库,保证出口退税业务以及减免税待遇的真实性,从而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三)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税务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特殊的会计管理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核算、监督和参与决策,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税务会计以税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全面、真实、连续、系统地记录和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务活动,监督税务行为,并参与涉税决策,从而能有效促使企业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税务会计

会计税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的认识.doc》
税务会计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