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实践报告

2020-03-03 02:38: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学 期:起止时间:实践地点:湖北省博物馆年级专业:学 号:学生姓名:张景润指导教师:李勇军老师实践成绩:

本科实践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2013年10月19日-21日

2013级历史专业 201321043035

实 践 报 告

一、实践项目名称: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二、实践指导教师:李勇军老师

三、实践目的与意义:学习了解荆楚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四、实践内容:

看今朝,风骨犹存

今天有幸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深感意义之重大。博物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代表着当地历史风味的所在。提供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在博物馆里,不同的收藏理念和展会来源会赋予博物馆完全不同的风貌。博物馆也能在无形中折射出一个国度、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参观博物馆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品味过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塑造我们的崇高品格,铸造我们的精神风骨。

进入馆内,首先参观的是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它被为意大利的曙光时代。伊特鲁里亚是古罗马人对意大利托斯卡纳,拉齐奥、拉丁姆北部等地区的通称,公元前12世纪兴起,维兰诺万文化是其代表。公元前1000年左右,伊特鲁里亚人已有铁器和精美的工艺品。伊特鲁里亚在与希腊、腓基尼-布匿等文化的接触中,手工业、商业逐渐兴盛,所生产的布凯罗黑陶、青铜器和金银器遍及地中海沿岸。公元前6世纪时,信奉多神教的伊特鲁里亚人控制了第勒尼安海一侧的亚诺河与台伯河地区,建立了松散的城邦联盟,势力达到高峰,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就有三位是伊特鲁里亚人。到罗马共和国时期,伊特鲁里亚文化最终融入罗马文明。尽管没有伊特鲁里亚的文献流传下来,但大量的出土文物揭示出伊特鲁里亚在风俗、文化、宗教和建筑诸多方面对罗马,乃至西方文明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伊特鲁里亚式几何纹克拉特陶瓶,青铜剑与剑鞘、战车与头盔、维图罗尼亚金项链和金发箍、塔拉莫奈陶三角楣饰、沃尔泰拉式陶盖瓶和石棺等等。

其次参观了1978年在湖北随县城郊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它是一座2400年前的诸侯国君的墓葬,墓主人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此墓葬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高,保存之好,轰动海内外。曾侯乙墓展览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陈列分祭厅、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联襟大壶、尊盘、鉴缶;迄今仍很锋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剑形的殳;包容文字资料颇多、又系我国最早的竹简;重达2156克的特大金盏;制作方式与风格迥异于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见的珍品。尤其是乐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铜编钟,更是无价之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馆中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矛与彩绘木雕鸟兽座屏,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楚国“聘礼行迎图”漆画与楚国司法文书竹简,云梦睡虎地出上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及武昌土地堂出土的南朝青瓷仰覆莲花尊等均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又如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的敦煌写经,明清书绘大师江夏派吴伟,“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仇英,松江派董其昌、陈继儒,“八大山人”朱耸,“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及张裕钊、杨守敬等诸家的墨迹,都属稀世珍品。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时十八星军旗,著名革命先烈和革命领袖恽代英、陈潭秋、施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遗物、纪念物,均为异常稀珍。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楚文化的浪漫与厚重,领略到了异国文化的博大与多彩,目睹到了中国乐器的发展与成就,品味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我想博物馆的意义在于珍藏历史,启迪未来。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可以和我们相比,但这只是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在惊叹先贤留下的文物之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在感叹先贤的聪慧之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文化在遗失。我们应该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继往开来,谱写新时代的文化乐章,铸造新时代文化的辉煌。

弘扬中华文化,

提升道德素养。

传承民族精神,

重铸国人风骨。

忆往昔,浩然正气。

看今朝,风骨犹存。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

博物馆实践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感悟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记

《湖北省博物馆实践报告.doc》
湖北省博物馆实践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