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机械设计简答总结

2020-03-02 04:29: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产生根切的原因,取决因素α

范成法加工齿轮时,若刀具齿顶线超过啮合线的极限点,则由基圆之内无渐开线的性质可知,超过啮合线的极限点的刀刃不仅不能范成渐开线齿廓,而且会将根部已加工出的渐开线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标准齿轮是否发生根切取决于其齿数,齿数越多分度圆半径越大,轮坯中心越高,极限点越往上移,从而避免根切;反之,齿数越少,分度圆半径越小,轮坯中心越低,极限点越往下移,根切越严重。

齿轮根切的避免措施

齿数必须大于或等于不根切的最少齿数17

采用变位齿轮。

直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m1=m2=m; α1=α2=α)

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Mn1=Mn2=M; αn1=αn2=α; β1= -β2)

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塑性变形。

常用的齿轮材料是各种牌号的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铸钢和铸铁,一般多采用锻件或轧制钢材。

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调质、正火、渗氮

齿轮传动的润滑

开式齿轮传动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润滑。可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

一般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V的大小而定。当V≤12m/s时多采用油池润滑。当V≥12m/s时,不宜采用油池润滑,最好采用喷油润滑,用油泵将润滑油直接喷到啮合区。

带传动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震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会出现打滑。打滑虽然使传动失效,但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要张紧装置;3.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传动比;4.带的寿命较短;5.传动效率较低

离心拉应力σc=qv^2/A:

v一般为5~25m/s,传动比i≤7,传动效率0.90~0.95。带速过慢,传动效率过低;带速过高惯性拉应力会过大。

弯曲应力σb1=2YE/d1; σb2=2YE/d2(d1≥d min)

若d1过小,则弯曲应力将过大导致带的寿命降低;反之,虽能延长带的寿命,但带传动的外廓尺寸却随之增大。

影响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或工作能力)的因素:摩擦系数f′;包角α;F0

初拉力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

设计准则:在保证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传动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带传动中【P0】的确定依据

在载荷平稳,包角α1=π(即i=1)、带长Ld为特定长度、抗拉体为化学纤维绳芯结构的条件下,求得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P0。

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区别

带传动中,由于皮带的弹性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叫做弹性滑动。 弹性滑动是皮带的固有性质,不可避免。

弹性滑动的负面影响,包括造成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较低、使带温升高、加速带的磨损等。

带传动中,存在弹性打滑,当工作载荷进一步加大时,弹性滑动的发生区域(即弹性弧)将扩大到整个接触弧,此时就会发生打滑。

在带传动中,应该尽量避免打滑的出现。

打滑现象的负面影响:导致皮带加剧磨损、使从动轮转速降低甚至工作失效。 打滑现象的好处在于:过载保护,即当高速端出现异常(比如异常增速),可以使低速端停止工作,保护相应的传动件及设备。

轴的功用和类型及常用材料

功用:用来支承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

轴可分为转轴、传动轴和心轴。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心轴则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

常用材料:轴的材料常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

折合系数α

转矩T乘以折合系数α,以考虑两种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

α——根据转矩性质而定的折合系数。不变的转矩,α=0.3;脉动循环α=0.6;对称循环边应力α=1;

折合系数α的引入原因

对于一般的转轴,即是载荷大小与方向不变,其弯曲应力σb也为对称循环变应力,而τ的循环特性往往与σb不同,所以应对转矩T乘以折合系数α,以考虑两者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楔形间隙;2)两工作表面间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他粘性流体;3)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润滑油从大截面流进,从小截面流出。

非液体摩擦的滑动轴承的计算,目的,设计依据

P≤[P]限制轴承压力P,以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挤出,从而避免轴瓦产生过度磨损。

PV≤[PV]PV值与摩擦功率损耗成正比,它简略地表征轴承的发热因素。PV值越高,轴承温升越高,容易引起边界油膜的破裂。

V≤[V]为防止轴承因V过大而出现早期磨损

维持边界油膜不破裂,是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依据

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

停车状态,轴颈沉在下部。轴颈表面与轴承孔表面形成楔形间隙。开始启动时轴颈沿轴承孔内壁向上爬。当转速继续增加时,楔形间隙内形成油膜压力将轴颈抬起而与轴承脱离接触。因油膜内个点压力的合力有向左推动轴颈的分力存在,因而轴颈继续向左移动。当达到工作转速时轴颈就稳定在平衡位置上旋转。此时油膜内个点的压力,其垂直方向的合力与载荷F平衡,其水平方向的压力,左右自行抵消。

轴瓦及轴承衬材料

轴承合金;青铜;具有特殊性能的轴承材料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疲劳破坏,永久变形

蜗杆头数取值

通常蜗杆头数为

1、

2、4.若要得到大传动比时,可取1,但传动效率较低。传递功率较大时,为提高效率可采用多头蜗杆,取2或4。

蜗轮齿数取值

为了避免蜗轮轮齿发生根切,齿数不应少于26,但也不宜大于80。若齿数过多,会使结构尺寸过大,蜗杆长度也随之增加,致使蜗杆刚度和啮合精度下降。

蜗杆直径q

如果蜗杆分度圆直径不作必要的限制,刀具的数量势必太多。为了减少刀具数量并便于标准化,制定了蜗杆分度圆直径的标准系列。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

主要失效形式有胶合、点蚀和磨损等。蜗杆材料要求有足够的硬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和抗胶合的能力。因此常采用青铜作蜗轮的齿圈,与淬硬磨削的钢制蜗杆相配。蜗轮常用锡青铜制造

蜗轮的材料。

锡青铜,青铜,铝青铜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Ma1=Mt2=M; αa1=αt2=α=20°; γ=β

回转件平衡的目的

调整回转件的质量分布,使回转件工作时离心力达到平衡,以消除附加动压力,尽可能减轻有害的机械振动,这就是回转件平很的目的。

静平衡的条件

该回转件在任何位置保持静止,而不会自行转动,因此将这种平衡称为静平衡。静平衡的条件是:分布于该回转件上各质量的离心力的向量和等于零,即回转件的质心与回转轴线重合。

动平衡的条件

质量分布在不同一回转面内的回转件,只要分别在任选的两个回转面内各加上适当的平衡质量就能达到完全平衡。这种类型的平衡称为动平衡。动平衡的条件是: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力向量和等于零,而且离心力所引起的力偶矩的向量和也等于零

动平衡与静平衡之间的关系

动平衡包含了静平衡的条件,故经动平衡的回转件一定也是静平衡的。但是必须注意,静平衡的回转件却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动平衡实验

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需要做动平衡实验。对于圆盘形的回转件,设圆盘直径为D,其宽度为b,当D/b>时,这类回转件通常经静平衡试验校正后,可不必进行动平衡试验;

D/b<的回转件或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回转件,一般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均发生突变,存在刚性冲击;

2.简谐运动:加速度发生突变,在起动和停止瞬间存在柔性冲击;

3.正弦加速度运动:没有任何冲击。

螺纹自锁的条件

若螺纹升角ψ应小于等于当量摩擦角ρ’,即ψ≤ρ’,则螺旋具有自锁特性。如不是加动力矩,无论轴向驱动力多大,都不能使螺旋副相对运动。

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场合

1.螺栓连接,适用于承受垂直于螺栓轴线的横向载荷。

2.螺钉连接,适用于不经常装拆的场合。

3.双头螺柱,适用于较厚的被连接件或为了结构紧凑而采用盲孔的连接。允许多次拆装而不损坏被连零件。

4.紧定螺钉连接,适用于固定两零件的相对位置,并可传递不大的力或转矩。

会计学专升本名词解释与简答总结

专升本《机械设计》_08001850试卷_0618200016

简答总结

机械设计总结

机械设计总结

机械设计总结

心理学简答总结

外科简答总结

传感器简答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

《专升本机械设计简答总结.doc》
专升本机械设计简答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