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礼仪规范手册

2020-03-02 11:05: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员工日常礼仪规范》

《员工日常礼仪规范》属于个人修养和道德约束的范畴,体现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每一位员工都代表了公司形象,行为准则贵在全体员工能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一章礼貌用语

语言文明,讲究礼貌;语速适中,表达清晰;语调平和,不过激伤人。

第一节日常礼貌用语

1、问候的语言:

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您好、大家好…

2、致谢的语言

谢谢、多谢、非常感谢、谢谢您的合作…

3、拜托的语言

拜托了、请您多多关照…

4、慰问的语言

辛苦了、让您受累了、麻烦您了…

5、赞赏的语言

太好了、真棒、好极了…

6、致歉的语言

对不起、劳驾、实在抱歉、真过意不去…

7、挂念的语言

最近好吗?身体好吗?生活愉快吗?…

8、祝福的语言

托您的福、您真服气…

9、理解的语言

只能如此、深有同感、所见略同…

10、迎送的语言

欢迎、明天见、再见…

11、祝贺的语言

恭喜、祝您节日快乐…

12、征询的语言

您有什么事?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13、应答的语言

没关系、不客气…

14、婉言推脱语

很遗憾,没办法帮您的忙;承蒙您的好意,但是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二节敬语规范

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

看望别人用拜访,等候客人用恭候;

客人到来用光临,请人收礼用笑纳;

赠人礼物用惠赠,麻烦人家用打扰;

请人帮忙用劳驾,求人办事用拜托;

请人代办用代劳,托人照顾用关照;

寻求帮助用借光,向人求教用请教;

请人指点用赐教,请人解答用请问;

听人演讲用聆听,听从吩咐用遵命;

称人作品用大作,读人作品用拜读;

求人原谅用包涵,归还原物用奉还;

老人年龄用高寿,注意身体用保重;

迁入新宅用乔迁,与人分别用告辞;

中途先走用失陪,请人勿送用留步;

对方来信用鸿雁,欢迎购买用惠顾。

第二章礼仪规范

第一节仪表仪容规范

一、整体要求

1、整体形象

简单、大方、整洁、明快;符合工作需要及场合要求。

2、精神状态

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充满干劲与活力。

3、头发

洁净、整齐、无油、无屑、无异味、色泽自然(黑色)。

4、发型

男职员:短发,无染发、无烫发、无怪异发型,清洁、庄重,梳理齐整。

女职员:以短发为宜,前不遮眉、侧不过耳、后不及领;

头发过肩即扎起;

长发盘起,要求大方、文雅、庄重、梳理齐整。

5、面容、手、身体

面部、颈部及五官要干净清爽。

男职员:面部清爽,不漏鼻毛,无残留胡渣。

女职员:上班要化淡妆,清新靓丽。

手部:保持清洁;指甲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身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无异味;

工作前不吃异味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在工作场所内不吸烟、不饮酒、不吃零食。

二、着装要求

1、站姿

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双肩摆平,双臂自然下垂,

男职员站立时,

双脚并拢直立,也可以双脚打开与肩同宽。

女职员站立时,抬头,目视前方,收腹挺胸,双腿并拢直立,脚尖分开呈“V”字型或丁字型。

2、坐姿

入座时要轻,两膝自然并拢,身体稍向前倾,坐椅子的2/3满,表示尊重和谦虚。 男职员两腿可略为分开,但不要超过肩宽。

女职员入座后将裙角收拢,两腿并拢,双脚同时向左或向右放,或一前一后;双手叠放于腿上。如长时间端坐,可将双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

3、行姿

收腹挺胸,目光平视,步伐坚定,手臂前后摆动适中均匀,精神抖擞,忌低头。

4、蹲姿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脚跟提起,脚尖着地,臀部向下。

5、手势

手势属肢体语言,是谈话的必要辅助手段,手势的幅度和频率不要过大过多,要特别注意手势的规范和含义。

在示意方向或人物时,应用掌心,掌心斜向上,四指并拢,切不可用手指;在示意他人过来时,应用手掌,掌心向下,切不可掌心向上。

第二节行为举止规范

一、迎送礼仪

1、迎宾

对重要客人应提前做好接待准备,根据来宾身份,指派合适身份的人提前五分钟在约定地点等候。客人到来时应主动迎上,初次见面时应主动作自我介绍,并引领客人至接待处或参观地点。

2、送客

送客时级别低者应主动为客人开门,待客人和领导走出后,再紧随其后。可在适当的地点与客人握别,级别低的代级别高的送客到合适的地点。

3、开门服务

先敲门,开门后把住门把手,站在门旁,对客人说:“请进”,并施礼,进入房间后,轻轻把门关上,请客人入座。

二、引路礼仪

1、近距离指引

在为客人引导时,应走在客人左前方0.5米处,让客人走在路中央,并适当地做些介绍。

2、远距离指引

为客人远距离引导时,应加入必要手势作为方向的指引,清晰、明确地告知客人寻找的相应位置。

三、电梯礼仪

1、乘电梯

等候电梯时,应替客人按下“▲”或“▼”键;进电梯时,在电梯外按住“▲”或“▼”键,并以手势请客人先进;进入电梯后,按下相应楼层号;出电梯人多时,在电梯内按住“”(开门) 键,以手势请客人先出。 电梯内不可大声喧哗。电梯内人多时,后进的人应面向电梯门站立。严禁用锁匙、雨伞等物件按电梯按钮。

2、乘扶梯

应请客人先上梯,靠右站立,以便行人在左侧行走,避免并排站立。

3、走楼梯

引导客人上楼梯时,让客人走在前,下楼梯,让客人走在后,多人同行时,应让客人走在中间,以便随时提供服务;上下楼梯时,应端正头部,挺胸,弯膝,伸直脊背,轻移脚步;经过拐弯或有楼梯台阶的地方应使用手势,提醒客人“这边请”或“注意楼梯”等。

四、乘车礼仪

1、接送客人

上车时按先主宾后随员、先女宾后男宾的顺序,并主动为客人拉车门;到达目的地后,随员先下车后,再请客人下车;客人上下车时要用手示意客人注意避免碰到车顶或车门。

2、安排座位

小卧车司机后排右侧是主宾座。但若主人亲自驾车,则副驾驶位置为主宾席。

主宾首先上车,则任其所坐,不必请客人再移位。

坐飞机或火车时,靠窗边和向着前进方向的座位让给客人坐。

五、鞠躬礼仪

1、欠身礼

头颈背成一条直线,目视对方,身体稍向前倾。

2、15度鞠躬礼

头颈背成一条直线,双手自然放在裤缝两边(女职员双手交叉放在体前),前倾15度,目光约落在体前1米处,再慢慢抬起,注视对方。

鞠躬礼行礼的距离:行鞠躬礼一般在距对方2—3米的地方,在与对方目光交流的时候行礼,面带微笑。没有微笑的鞠躬礼是失礼的。

3、各种场合的鞠躬礼仪

在公司内遇见贵宾,行15度鞠躬礼。

当客人和领导经过你的工作岗位时,问候“您好!”,行欠身礼。

在电梯门口和电梯内遇见客人,问候“您好!”,行欠身礼。

六、电话礼仪

1、接听礼仪

电话铃响在3声之内接起,使用规范应答语:“您好,××******部门”...

2、投诉电话

在接听投诉电话时,更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积极帮助客户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态度和蔼。

3、挂电礼仪

在电话结束时应简明地重复一下要点以核实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确认后礼貌地道别,确认对方挂机后,才能挂机,以示礼貌。

七、社交礼仪

1、介绍

(1)介绍别人

受尊敬的一方有优先了解权,首先把年轻者、男性、资历较浅者、未婚女子和儿童,介绍给年长者的、女性、资历较深者、已婚女子和成人;把主方介绍给客方。之后,再向另一方介绍。

(2)自我介绍

面带微笑问好,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当他人为您做介绍时,要面带微笑、点头致意,介绍完毕后,握手并问候,可重复一下对方的姓名,称呼“您好,××先生/小姐!”。

2、握手

握手时双方的上身应微微向前倾斜,面带微笑,同时伸出右手和对方的右手握手3-5秒,力度适中上下抖动几下,眼睛平视对方的眼睛,同时寒暄问候。

(1)伸手顺序

贵宾先,长者先,主人先,女士先。

(2)注意事项

不要交叉握手,不要在握手时与他人交谈,不要摆动幅度过大,不要戴手套,不要用不清洁的手与人握手。

3、名片礼仪

(1)递送名片时

用拇指压住名片边缘,正面朝上,文字正对对方,双手递上,高度以自己胸部为宜,并做自我介绍,同时可讲“请多关照”。

(2)接受名片时

须起身双手接受,认真阅看,并称呼对方的职务,以示对赠送者的尊重,并将客人的名片暂放在桌前,切忌马虎瞟一眼,或随意放进衣袋里,也不可来回摆弄和遗忘在桌上。

(3)互换名片时

右手拿自己的名片在下,左手接对方的名片在上,互换后用双手托住对方名片。

八、办公礼仪

1、遇见领导同事、

每天与领导、同事相遇时,问候“你好!”、微笑、点头示意。

到领导或同事办公室时,先敲门,听到回应后进门。

2、办公场所礼仪

办公用品摆放有序,办公文件、资料按照保密级别及时归档和保存。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控制打私人电话;下班后应保持工作台面的干净整齐,椅子要归位。随时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

第三章景区特色礼仪

1、多人行走礼仪

员工工作或上下班期间在景区行走时,尽量使用标准走姿靠右手边街道行走,见到游客尽量避让,不得与游客抢道。三名以上的员工在景区行走时,最多不得超过两列纵队。不得行走在街道中间路段。

2、路遇游客礼仪

路遇游客拍照时不得从镜头前横行穿越,要耐心在旁边等候,游客排好后方可通行。若遇紧急事件必须穿越游客镜头时要先征得游客意见,游客同意后方可通行。

3、投诉接待礼仪

面对客人投诉时,冷静,积极倾听。态度要亲善,语调要温和,用词要恰当,要在和谐的气氛下将事情圆满解决。

面对客人发脾气时,应耐心忍让,友善劝解和说明,注意语气语调。与客人意见发生分歧时,不予当面争论,更不应说客人错、自已正确之类的言语。

当客人有过激行为时,应巧妙地化解,不得与客人发生正面冲突,尤其避免发生过激行为。

第四章案例讲解

员工礼仪手册

员工礼仪手册

员工手册礼仪

员工礼仪规范

员工礼仪规范

员工礼仪规范

员工礼仪规范

员工礼仪规范

员工礼仪规范

员工礼仪规范

《员工礼仪规范手册.doc》
员工礼仪规范手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