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

2020-03-03 23:42: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汕头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邻潮州市潮安县,西邻揭阳普宁市,西南接揭阳市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

全境位于东经116°至 117°,北纬23°02′至23°38′之间,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历来是粤东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的美称。

汕头市行政区

金平区 龙湖区 澄海区 濠江区

潮阳区 潮南区 南澳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等行列,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今日汕头,已成为海内外投资创业的一方热土,具备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汕头市花

1982年12月,确定金凤花为汕头市市花。

侨乡侨情

汕头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是全国著名侨乡。远在唐代就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在海外影响较大的潮汕华侨组织有“国际潮团联谊会”等。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改革开放之初,中央确定办4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6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汕头为什么被定为特区,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有大批散居在海外的华侨。”(1994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接见汕头市负责人的讲话)可以说,没有众多的华侨,就没有汕头经济特区。

区划人口

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506.57万人。其中市区1956.4平方公里,人口499.3万人。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六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海岸线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属亚热带,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

北回归线从汕头市区北域通过。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21℃--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6℃--40℃,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区县均临海洋。汕头海岸线曲折,岛屿多。全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岛屿40个,其中南澳23个、潮阳1个、汕头12个、澄海2个、牛田洋2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旅游资源

汕头市旅游资源(含资源组合)已发现约70余处,大致可归为海、山、潮、侨、庙、史等几类。其中已评定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3处,国家AAA级旅游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各1处,省级重点文物,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其他景点60余处。礐石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韩、榕、练三江汇流出海口,海岸线15公里,陆域面积13.5平方公里,大小峰峦43座,分6大景区,以海、山、石、史、洞为要素,具雄、奇、秀、幽的特点。区内有见证汕头开埠140余年历史的英、法、德、美领事馆、学校和洋楼。该景区位于汕头市区南北城区的中心地带,与北区的高层建筑和海湾大桥、礐石大桥相辉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是较为少见的。文天祥、郑成功、孙中山、周恩来、彭湃、贺龙、叶挺等人,均在潮汕地区留下珍贵的史迹。这些都是汕头的人文资源。汕头寺庙众多,潮阳的灵山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汕头市区和妈屿岛的妈祖庙,以及南澳岛的果老山叠石岩,为潮汕的宗教旅游资源。

中心城区主要旅游景点有:海湾大桥、妈屿岛风景区、桑浦山风景区、达濠青云岩、龙虎滩旅游度假区、小公园、老妈宫关帝庙、海滨长廊、中山公园、石砲台公园、金砂公园、华侨公园、人民广场、迎宾广场、时代广场、林百欣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汕头大学、北回归线标志塔、蓬州古城、龙泉岩寺庙群、世界贝类陈列馆;

汕头八景

潮阳区主要旅游景点有:棉城文光塔、灵山寺、海门莲花峰、宋大峰景区、张鲁庵墓、双忠祠;

澄海区主要旅游景点有:塔山风景区、莱芜旅游度假区、“岭南第一侨宅”慈黉故居、莲花山温泉度假村、樟林古港、冠山书院、郑王墓;

南澳县主要旅游景点有:黄花山森林公园、青澳湾、乌屿、宋井—太子楼、叠石岩、总兵府旧址、钱澳湾、凤屿、风能发电场。

南澳青澳湾

2002年底,经群众推荐、专家筛选,在现有景点基础上评出新“汕头八景”,分别为:礐石风景名胜区、汕头海湾、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桑浦山景区、陈慈黉故居、海门莲花峰、南澳生态旅游区和中山公园。其中,汕头海湾二桥(海湾大桥和石大桥)、二路(海滨路和南滨路)、二公园(石砲台公园和华侨公园)、游泳跳水馆和人民广场;桑浦山景区以北回归线标志塔为主景点,连结周边的汕大校园、七日红公园等园区古迹;而南澳则是把整个岛作为一个生态旅游区来入选新“汕头八景”的。

历史沿革 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宋时已形成村落,属揭阳县。 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对外开市。1919 年冬设汕头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1930 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

解放后,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1983 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 8县 1市并入汕头市。1984 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 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确定于是年11月正式实施;同年11月,潮汕行政区域调整,潮州、揭阳分设地级市。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

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等行列,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30年,年均生产总值增长12.4%。今日汕头,已成为海内外投资创业的一方热土,具备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一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的汕头,已形成海陆空交通综合配套、电力供应充足、通信发达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汕头港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广梅汕铁路连接全国铁路网;公路网四通八达,深汕和汕汾高速公路连接珠三角和闽南金三角;汕头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40多条;汕头电网变电容量950.75万千伏安,一批大型电力项目正加紧建设;邮电通信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

二是投资软环境日益优化。近年来汕头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投资的政策措施,相继降低工业用地、用电、用水价格,为投资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最大限度降低营商成本。良好的投资环境已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成功举办首届粤东侨博会经贸洽谈会,汕头共有210个项目分别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额347.5亿元。

三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汕头经济外向,56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157个项目,沃尔玛、正大等一批大型超市落户汕头。一批外资银行在汕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700多家,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7亿美元。

四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汕头现已形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塑料化工、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工艺玩具、印刷包装、音像材料等八大工业门类,建成澄海工艺玩具生产基地和潮阳、潮南纺织服装、精细化工、音像材料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形成果蔬、水产、加工业和畜牧业四大生产基地。传统商贸业正向新兴服务业多元化拓展,会展、旅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日趋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潮汕地区的工艺

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到了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宋元两代,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而且出了不少珍品,产品种类,技艺水平,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清是潮汕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潮汕开元寺大殿龛桌和圆雕《金千佛塔》以及玉雕产品鼻烟壶、玉印、头插、怀古、如意等,令人拍案叫绝。

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处,成为官民人等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潮汕工艺美术经过千百年的精炼,融汇中外,推陈出新,自成流派,形成鲜明、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潮汕工艺既有中原文化的承传性、原发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潮汕工艺品是潮汕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生产、生活的需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就地取材制作出来,常常表现出它的独创性,令人拍案叫绝。

潮剧潮乐

潮剧由南戏演变而来,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潮剧。潮剧是潮汕的地方戏,也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全国十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潮剧也被称之中国艺苑奇葩,获得海内外广泛的好评。其突出特点是:优美抒情,潮汕味浓,有大批优秀剧目,独特表演 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

潮剧唱腔有一个特点:就是帮唱。

潮剧音乐的特色乐器有二弦、椰胡、大笛、大鼓、深波、曲锣等。

潮剧的角色行当古时分为生、旦、净、未、丑、外、贴等7角,现发展成为10种丑、7种旦、5种生和3种净。其中,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知名,有“南国鲜花”之称。

流传于潮汕地区的民间音乐统称为潮州音乐,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品种,是一种既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又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目前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台湾、港澳及东南亚各地,在中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潮州音乐古朴、典雅,其源可以追溯至唐、宋时代,潮州音乐既源于唐、宋中原古乐,又承袭融汇了“正字”、“昆腔”、“西秦”、“外江”诸剧种及地方民间乐调。至明代中叶潮州音乐已形成一种曲目丰富、形式多样、自成体系的民间音乐艺术。

演出形式,灵活多样,有几十人以至上百人的大锣鼓演奏,也有二五人组成的弦乐演奏,是雅俗共赏,群众性白娱自乐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

潮汕物产

农产品品种繁多,水稻、花生、甘蔗、黄麻是传统大宗产品。盛产各种岭南佳果,潮州柑被誉为“柑橘皇后”,林檎、橄榄、杨梅、油甘、澳榴等是本地名优杂果。享有盛誉的“蔬菜王国”,四季有优质时令蔬菜应市,包心芥菜、早皇白菜、芥蓝花、椰菜花是本地的特优品种,良种菜籽蜚声海内外。较有名的禽畜有狮头鹅、鸥汀鸡、本地黑猪等,尤其以狮头鹅最负盛名,被誉为“百禽之王”。海、淡水产品十分丰富,最名贵的鳗鱼、石斑鱼、鲳鱼、马鲛、对虾、膏蟹、梭子蟹、鱿鱼、牡蛎、紫菜等。选用丰富海鲜为主要原料的潮州菜,以其用料考究、制作精巧、美味独特而风靡海内外。以牛肉丸、猪肉丸、鱼丸“三丸”和蚝烙等为代表的风味食品,脍炙人口。各式凉果和腌制蔬菜都是传统名菜。潮汕抽纱、金漆木雕、玩具礼品等手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彩瓷、珠绣、金银饰品等也很著名。

潮汕民俗

潮汕民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别具特色、自成体系。有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冬至吃“冬节丸”等饮食习俗;有请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习俗 ;有“吃丁酒”、“出花园”等生育习俗 ;有时年八节祭拜等岁时民俗 ;有“搬涂戏”、“赛花灯”等游艺民俗 ;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俗……

汕头公交

汕头之最

汕头中心医院

汕头荣辱观

汕头精神

汕头公车路线

汕头中考调整

汕头十大新闻

汕头水资源调查报告

汕头英文介绍

《汕头.doc》
汕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