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完整版

2020-03-03 01:43: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童年的发现》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导入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并齐读题目两遍。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⑴.指名到黑板上标出有标点的生字、词的拼音 胚胎

澄澈

天赋

岂止 绞尽脑汁

窘迫

祸患

妨碍

痴迷

...........⑵.让学生对所标的拼音指出对与错 ⑶.指名读和齐读生字词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板下书,让学生巩固练习,最后读读这些词语。

四、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完成任务: 1.归纳《童年的发现》的大概内容。 2.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3.让同学分别回答这两个问题并说出这样分段的原因,最后教师再指导一下。

五、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童年时的“我”发现了什么?

1.阅读时先让学生圈出“九岁、完全、独立”,思考这三个词语体现的是作者怎样的感情。体会:①“几岁的时候”“完全”“独立”这些词语无不显示着“我”这个发现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现在说起来还为这个发现自豪不已。再指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犬笑”,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九岁的儿童,竟然能独立思考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这简直是常人无法相信的。

又说“竟使我当众受到惩罚”,他又为什么当众受到惩罚?课文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以这样的开头设下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小结:第一部分(第

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创立了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化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而“我”小时候就发现了这一规律。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默记成语 2.预习余下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成语的效果怎样。对上节课总结后接着讲解余下内容。

二、“我”是怎样发现的?

⑴自由读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后小组内讨论。 ⑵全班交流。

①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②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

3、4自然段)写“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第二个阶段(5—11自然段)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第三阶段(

12、13自然段)写“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大胆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发现。

⑶小结:梦中飞行引出了“我”对这个现象的好奇,老师的解释又引出了“我”的疑问:“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样痴迷”“绞尽脑汁”“想啊想啊”“终于”这些词语都表现了“我”求知若渴的特点,同时也看出“我”惊人的想象力。

三、“我”的发现可靠吗?

⑴自由读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⑵归纳:“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⑶理解句子:

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是因为“我”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而且与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而格外高兴。现在知道了当时自己的发现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心情使他无法控制,已顾不得是在课堂上,更顾不得这“笑”是否合时宜了。

②“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笑塌了房顶!”

这句话是说“我”的发现会令人不可相信,人们绝对不可思议: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表面看,这句话是“我”庆幸自己没有解释,而实质上表现了“我”之所以有人们不可思议的发现,是因为“我”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极强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说“我”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与发明的科学家一样遭遇驱逐与风险,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当然这句话里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2.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谈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什么发现?

六、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

童年发现读后感

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

《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完整版.doc》
童年的发现完整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