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客与作文教学“牵手”

2020-03-02 09:15: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让博客与作文教学“牵手”

[内容摘要]:博客以其及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吸引着学生,架起了与作文教学的桥梁。博客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交流、学习写作技能的平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博客与作文的牵手,激起了学生们对写作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体会作文的快乐;拓展了学生写作的思维空间,发展了学生个性;让作文评改多元化,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能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关键词]:博客作文兴趣评改

如同绵绵春雨间柳绿点点,如同融融春风中桃红片片,悄悄地,校园里出现了“博客作文”。而通过“博客”中的交互功能,作文教学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老师看,只有好作文或典型作文才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思想的碰撞,更得不到同学间的评论和帮助。众所周知,写作的快乐,源于交流和欣赏。

而博客技术使这些成为现实,无形中,使写作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借用“博客”平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写自己的作文。写完之后发表在博客中,老师、同学和网民都可以马上欣赏,评论。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及时得到大家的评价建议;又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中老师单向评价,师生单一交流的弊病。这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能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一、利用博客在线发表功能,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乃“缘情”“言志”之物,是主体情感的自觉倾诉,其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人,也不屈从于外。学生不想写作文,主要受动机的影响。如果他们觉得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是为了老师家长而写,自然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而作文博客的出现,促使孩子们对写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可以在博客里“发表”自己满意的习作,一改往日只有教师做读者的格局,让更多的人欣赏自己的文字,这使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他们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博客上发表,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正如心理学家盖兹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1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文章一旦在博客上发布,所有能上网的读者都能浏览,还可以针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和回复。众多读者的浏览、评价,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价值,他们由此满足了写作时所渴求的认同感和成功感,从中找到了作文的快乐。阅读的人多了,评价的数量多了,就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每个学生都希望被别人肯定,点击率的多寡可以很好地看出别人对自己文章的态度,为了赢得更多的注意,学生会在每个字的选择上精益求精,越用心写,看的人越多,越会认真写。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作品发表在作文博客上,都希望大家来关注自己的作品。当学生有了这样的需求以后,他们就会主动去思考,去发现,把身边的资源及时利用起来,变成作文的材料。如此良性循环下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在博客上,有很多同学把自己的幼稚纯真的情感畅快淋漓地表达了出来。《炒鸡蛋》写出了“我”在做晚饭过程中的狼狈,“我把鸡蛋打成两半倒进碗里,流了我满手蛋清,还发现一片蛋壳‘跳水’进入了碗里,我费了‘牛’大的劲才把它‘打捞’上来。”学生那充满稚气的话语,让人看了也为之忍俊不禁。《撞车》写出了“我”对这次撞车事件的思考,学生们写作的题材也越来越广了。《我的好朋友》体现了学生对已转学同学的思念,让我感受到孩子间那纯真的心灵,真挚的友情。学生们不但提高了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还特意选择了图片和某些符号作为自己传达心意、表述思想的新工具。这时候,文字在他们的眼里显得更亲切,更加有亲和力了。看着这一篇篇洋溢着童趣的文章,我感受到孩子们那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那欢欣鼓舞的童心童真。一位家长欣喜万分地说:“我的孩子现在一有时间就写日记,争取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呢!”

二、依托博客的个性化,拓展思维空间

谁都不会否认现在是个张扬个性的时代,而博客正是展示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正是博客文体能够吸引博客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表达需求,不注意学生的表达内容,对一些从文学作品中引进的写作技法和章法却非常重视,在作文课上给学生讲方法、说套路、授技巧,将学生的思路局限在“写作公式”里,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事与

愿违,这样的作文教学只会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导致作文内容雷同、形式单

一、毫无新意。

基于博客的作文教学,打破了教师“一语定乾坤”的单一局面,给每个学生享有平等地位与自由时空。作文博客是一个平等的舞台,在这里,没有学者与平民的区分,没有什么范文,更没有什么权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因此,在这里看不到自卑和胆怯,而是真正地写“真自我”。不管是多少幼稚的心灵故事,还是对人生、对父母,对学习所发的一些不平、抱怨、失望和抗争,都是自已的体验与心声。在每一个博客里,学生完全拥有自己的文字控制权。坦坦然然的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在真情实感中学会怎样表达。同时,一些不正确的,过激的的想法,一些负面的心情,也会在博友的评议中,而使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成熟。

有了作文博客,学生们能经常在上面看到自己和同学的习作,从另一种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作品,从而打开习作的思路。他们会随时去寻找习作素材,有学校里的事情,有家里的事情,有快乐的,有烦心的„„当他们用心去阅读生活,去观察思考的时候,原来作文单一题材格局就会打破,内容自然就变得丰富多彩。由于写作时间不像课堂作文一样受限定,可以随时发送,篇目也不受限定,有多少发多少。这样,留给学生们更多空间去思考,去写作。此外,体裁也变得丰富起来。课堂作文侧重的是写人记事状物的记叙文,而作文博客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他们可以去欣赏更多的作品,同样也产生了更多创作欲望,童谣,诗歌,童话„„

三、巧借博客的开放性,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

1、作文评改更加及时、便捷

作文难,写作文难,批作文更难。我们不妨算一笔小账:一学期一般说来“大作文”(课堂作文)至少有8篇,加上单元测试、期中与期末考的就是10篇,还有每周一次的“小练笔”。就算一个老师带一个班,每班平均40人,一篇文章算300字,一位语文老师一学期仅作文一项的“批阅”量就不少于45万字!

尽管老师非常“卖力”,但仍常常无法进行及时反馈。学生费尽心思将作文写出来,是多么渴望老师能及时给一个评价。如果我们将作文放上两三天,甚至一个礼拜才批好发下去,那时学生早将作文忘记了,已经不知道当时写作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了,连作文写的什么可能都不知道了。等到作文本发到手,学生大多是看看发回文章的分数了事,分数高的沾沾自喜一番,对于后面的老师沥血之作的评语,通常是择优选择,表扬的陶醉一下,不好的话引

以为辱,根本就没想过如何就此以后再下工夫。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苦心修改的文章是“漠不关心”,甚者可以是“置之不理”。

学生想随时提问、随时置疑、随时表达、随时修改,老师想随时解惑、随时点拨、随时评价、随时鼓励,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博客却给它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和场景。当学生把作文发表在博客之后,学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老师的评议和修改。学生普遍认为网上作文轻松愉快,特别是能很快看到自己和同学的作文,能很快得到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点击,非常激动,非常过瘾。通过博客平台,不仅教师可以及时把学生的作文情况和修改评价让学生获得即时反馈,及时燃起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可以给其他学生以借鉴,做到“一人点评众人受益”。

2、作文评改从“单一”走向“多元”

(1)作文评改主体更“多元”化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由教师一个人包打天下,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而给出评价,这个评价不仅主观的成分居多,而且还有可能受到时间、教师心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文博客改变了这种方式。当学生的作品在博客上发表时,评价主体就变得多元。只要你拥有一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电脑,你就可以去评价作文写得如何。参与评价除了老师、同学、父母外,依靠网络这个平台,亲戚朋友可以参与到评改过程中来,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参与其中。

在博客里,每个学生的地位是平等,言论是自由的,他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教师只是读者中的一员,不再是最后的裁定者。评改主体的多元、评改信息的互动,使学生相互交流变得非常方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别人的作文经验,从而改变了传统作文的评改弊端。

2、作文评价语更“多元”化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晴之笔。而有了博客作文的多元化评价,由于评价人员他们的身份、学识、年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对同一篇习作,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评价语言。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闪光点,也要靠不同的“生活人”“社会人”去发现,以前的传统作文,教

师如果没有某方面的涉猎,就有可能埋没这些。

例如一位学生在写心湖公园时,一些网友用一种充满赞赏的眼光阅读作文,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他的评价是:“水灵灵的小叶片透着嫩红,浅浅的红晕向叶片的四周渗去。”这一句中一“透”一“渗”,绝了!仿佛我看到的是你用水彩笔画的画!而另两位网友的评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心湖公园就像一幅画。读你的作文,我心情十分愉快。如果把你当时愉快心情也写上,是不是更佳?”“这次作文语言上行文活泼、流畅,看得出思路很奔放。但由于是边想边写,因而结构太散,有些虎头蛇尾;内容虽不少,但因没有组织好,中心就显得模糊了;建议以后写作时列个提纲,这和盖房子要搭个架子一样。古人云:写作要有章法,即此意,望考虑。”等等。这种批语,富有启发性,也不失指导性,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学生改起作文,方向更明确,效果更明显。

“多一把种子,多一个标准,多一个天才”,评价主体多元化后,就可以实现对作文进行多方位的评价。评价角度也可扩大到从“标题”“选材”“结构”“语句”“标点”“修辞”等方面,写一篇文章,就可获得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评价得越全面,学生就能清楚得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知根知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多元评改鲜活生动,孩子们从中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

3、作文评改方式更为“开放”

作文评改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学生通过多种反馈对自己的文章作出较为正确审视的一个过程。因此,作文评改的方式应是开放的。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一般写完作文后,往往是把笔往旁边一搁,不作任何修改就上交。等下次老师批改后下发作文本时,除把错别字修改修改,内容上几乎不改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可能把对每一篇文章的看法都详细地写出来,也不可能有多余的时候来进行面批、详批,没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探讨,而学生也不知道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知如何修改,于是再修改便成了空话。

而博客作文,只要一经上传,同班同学、教师,甚至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发表看法,评价之后可以再评价,大家进行集体探讨,教师也可以及时矫正,学生在别人评价的基础上经过提问、释惑之后修改。经过一次次的讨论和修改,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关注度也会提升,那一篇作文再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而是经过大家和自己认真斟酌集大家智慧之后的作品了。

此外,利用博客为载体,可以防止学生写一篇丢一篇的弊病,学生能更好地纵向把握自己作文的发展过程,在修改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将别人以前的建议运用到下次的作文中,在自己原来忽视的地方就不至于重蹈覆辙,那第二次的作文也会更加用心去写,仔细去改,使作文的再修改再创作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了作文评改实效性。

博客与作文“牵手”,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无限活力,使作文教学焕发了勃勃生机。让无奈、无力改变现实的语文教师又看到了作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M]宁波出版社.200

5、6

2、朱水根.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10

3、张彬福.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4、戴圣良.基于网络的作文讲评模式[J]基础教学研究.2005.

15、何正武.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作文评价[J]教学研究.2006.

26、傅彬.发挥博客优势,促进作文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2

让作文与歌词牵手

让勤奋与成功牵手

博客与教学

博客让历史教学 “改朝换代”

作文.牵手

让语文与生活牵手而行

让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牵手

与美德牵手让温暖传递

与美德牵手___让温暖传递

牵手影视,让习作教学有声有色

《让博客与作文教学“牵手”.doc》
让博客与作文教学“牵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