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交

2020-03-03 02:45: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孩子们,大多聪明活泼,乐于表现,乐于体验实践,对于课文的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还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读中自主感悟。但是,这篇课文寓意深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设计理念:

课文《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师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采用课件等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学习方法:

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指导学生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感情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动手实践等方法,来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从读中感悟道理,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学生想象创编动作,理解词句。(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通过课件游览小鸟所到之处,然后想象小鸟还到过的地方,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理解寓意,深化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生字词,着重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知道青蛙和小鸟各自对天的大小的看法,理解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4.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寓意。

2.通过实践操作和青蛙跳出井后看到什么,说什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意,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2.知道青蛙和小鸟各自对“天的大小”的看法,理解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二、回顾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三、图文结合,确定青蛙和小鸟争论时所在的位置。

1.青蛙和小鸟争论时,它们各自在哪里?现在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教师在黑板上画水井的简笔画。 3.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

四、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划出青蛙的话,用“~~~”划出小鸟的话,然后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文,做批注。

(二)感悟朗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想象朗读青蛙的话。

(1)师引读: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

(3)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青蛙一个人天天呆在井里的感受。(寂寞、孤独、难过等)

(4)想象突然来了小鸟这位朋友时,青蛙的感受,体会青蛙的开心与惊讶。 2.细读感悟小鸟的话。

(1)师引读:听了青蛙的提问,小鸟是怎样回答的?

(2)指名交流。(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3)指名交流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抓住“一百多里”、“口渴”体会小鸟飞的路程长、天大、小鸟累等)

(三)研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1.细读感悟青蛙的话。

(1)师引读: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青蛙相信吗?(3)理解“大话”的含义。(吹牛)

(4)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在吹牛?青蛙觉得天有多大?(因为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一百多里。) (5)青蛙觉得天有多大?(板书:井口大)(6)分析句子:“还用飞那么远吗?”所表达的意思。(用不着飞那么远。)(7)给句子“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换个说法。

2.细读感悟小鸟的话。

(1)师引读:小鸟听了青蛙的话,它又是怎样说的? (2)指名交流小鸟的话。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哪!(师板书:无边无际) (3)小鸟觉得天有多大?(板书:无边无际)

(4)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在这里说明了什么?(天很大)。 (5)想象说话:除了天无边无际,你还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6)课件带领学生体验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等并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

(7)想一想:小鸟去过这些地方吗?除了这些,想不想看看小鸟还去过哪些地方?(看课件) (9)小鸟去过这么地方,它看到的就多,知道的也多,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板书:见多识广) (10)理解小鸟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原因。 (11)指名朗读,读出天的无边无际。

(四)抓住“笑”,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动手操作理解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师引读: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名交流青蛙的话。

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3)自己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青蛙天天在井里看到的天都是井口大。

(4)做实验,理解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①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筒,然后用左手遮住左眼,把纸筒放到右眼上,看看天花板有多大。放下纸筒,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②指名交流。我发现从纸筒里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③现在想一想,青蛙坐在井里,它看到的天究竟有多大?(井口那么大)的确,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空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说这句话的时候笑了,它为什么笑了? (6)这是一种怎样的笑?(骄傲地笑,自信地笑) (7)指名读出青蛙的骄傲和自信。

(8)理解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①去掉纸筒,再看看天花板有多大。(很大)

②同一块天花板,同一个人,为什么看到的天花板的大小却不一样呢?

因为纸筒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去掉纸筒,没有什么障碍挡住我们的视线,所以看到天花板很大。

③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

④小青蛙坐在井里,它观察天的范围小。看到的少,知道的少,所以,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目光短浅) ⑤你认为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大,这种认识正确吗?(不正确) (9)继续理解青蛙的笑。

五、小组合作展开翅膀,想象说话,理解寓意。

2.青蛙听了小鸟和你们的劝说,终于跳出了井口,这时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

六、角色朗读,深入体会。

七、再创情境,表演故事。

八、揭示寓意,悟出道理。从《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九、总结全文,升华寓意。

十、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阅读“管中窥豹”等成语故事。 十

二、课后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本课共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第二课时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含道理,得出寓意。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段落教学为主,集中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习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内容,明白寓意。本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教学比较流畅。 1.关于本文解析,我主要从重点词语入手。

在把握教材时我将“一百多里、无边无际”、“大话”、“笑”四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四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首先,生抓住“一百多里”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体会,说明小鸟飞的路程长,天大。实现了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在第二次对话中,我先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的意思,围绕“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在说大话?”这个问题来理解青蛙的观点,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二次对话的理解。通过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2.通过观看、想象,动手操作,体会课文内容,明白寓意。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教学育人的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中,需要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多走走,多看看,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愿选择作在外面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高大的雪山,飞过热闹的城市,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它们认知不同的原因,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样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收获。

(二)创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

如果学生感到了快乐,那么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所以,本课我力争从开始导课到最后结束,不断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挖掘文本内涵,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让学生快乐学习。

(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所以,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 1.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始终。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引导学生揣摩它们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抓重点词语,体会感悟,指导朗读。如我在教学中抓住“一百多里、无边无际、大话、笑„„”等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种朗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联系实际,真切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整堂课中,我尽量把学生带入文本中,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些补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比如:从《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今后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谈感受,达到语文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五)想想说话,拓展思维,深化情感。

为了深化情感,突破难点,我设计了青蛙跳出井口时,它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交.doc》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