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分院工作总结

2020-03-01 16:06: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法政分院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法政分院自今年6月正式组建,至今已达半年。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法政分院现作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如下。 一.2010年工作总结

法政分院在2010年的工作分为分院的人员和内勤工作、学生工作、教师工作三部分。

1.分院的人员和内勤工作:全勤到岗,运转正常

(1)人员

分院现有教职工19人,今年8月底开学前全部到岗。9月2日,召开了分院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人员齐整,没有缺席。一学期以来,分院所有教职工正常上班,教师严格按照课表上课,总支、办公室和辅导员遵守作息制度,全勤到岗,认真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目前,分院领导班子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广大教师互相尊重,整个分院教职工和谐融洽,有良好轻松的人际关系。

(2)财务

分院严格遵守学院的财务拨款与使用、报销制度,合理规划和使用学校分配的行政办公经费和学生活动经费。目前,资金略有紧缺,经过分院的仔细统筹,大事肯定办不了,日常运转之类的小事基本可以满足。

(3)设备

分院办公软硬件设备基本到位,运行正常。尚缺少量教师办公桌椅、工会活动设施等。

2.分院的学生工作:按部就班,恢复提高

半年来,分院按照“按部就班,恢复提高”的原则,秉承在文华时期已经开创的成熟工作思路,始终保持平稳正常的工作心态,不虚浮,不急躁,不冒进,按部就班地组织进行分院学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1)课内学习

本学期学生课堂内的学习保持稳定正常,学习秩序良好。全院学生都能按照教学计划准时上下课,迟到、早退、旷课情况不算严重。2010级新生坚持每天早、晚自习,特别是在

11、12两个月,分院举行了“学风建设月”活动,同学们的学风更有明显改进。0

8、0

9、10的班长或学习委员都能坚持上课点名,课后请任课老师签字确认,为减少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提供了保证。

(2)课外活动

本学期分院的学生课外活动分为思政党建工作和专业与学术建设两方面展开。两方面的工作又都尽可能围绕着法政分院的专业特色,互相支持与影响。

A.思政党建工作

本学期分院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建工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之下,以适应学校搬迁海宁长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贯穿思政和党建工作始终。同时分院围绕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承“继承和发扬”的态度,有特色地认真开展相关思政和党建工作。

首先,搭建完整的组织架构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在完善分院党总支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程序,确定了党总支委员,以及成立了一个教工党支部和一个学生党支部。常规工作也已按部就班地有序开展。

其次,制度先行是推进工作的保障。在制度的完善上,分院里分别就党员发展及学生评奖评优工作进行制度上的补充。在学生的评优评奖工作上,成立分院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有权利通过投票方式决定最终上报名单。正是制度的完善,让本学年的评优评奖工作非常公平公正,工作进展犹显顺利。在党员发展的工作上,成立了党员发展考察领导小组,吸纳了专业老师加入领导小组,以便更民主、更全面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正式明确通过司法考试可以作为党员发展的加分项目,由此来促进学生做好个人成才计划。在学生党员发展问题上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本学期在学生中已顺利发展了13名中共预备党员。

当然,创新形式是促进工作的动力。虽然分院的思政和党建工作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但是工作不能固步自封,借着学校搬迁的新机遇,党建工作更应有开拓创新的动力。分院也认为在思想建设上说教式的传统教育是不可行的,能让学生们从实践中领会和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才是有效的方法。10月份,党总支与周边村落签订了“结对共建,创先争优”协议,以此为契机逐层展开各项合作,不断推动校地共建的全面化、系统化、长久化。12月4日,分院与长安镇信访办及长安司法所联合举办了“一二.四全国法制宣传日”全民普法活动。师生党员积极参与到法律咨询和宣传的工作中,为普法宣传出了一份力。这样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活动深受师生好评。党建活动形式上的创新,不仅促进了工作的开展,更为今后的思政和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B.合作共建工作

法政分院在文华时期,已经与所属地的古荡街道、西湖区司法局、西湖区法院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和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迁居长安后,分院决定在稳定秩序的基础上,首先与海宁地方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尽快重新建起在海宁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基地,为同学们在海宁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为此,法政分院领导首先在9月30日参加了海宁市法学会、海宁市司法局举办的第一届人民调解法司法与实务论坛。以此为契机,分院与海宁市法院、海宁市司法局、嘉兴市及海宁市法学会、长安镇人民法庭、长安镇司法所建立起了友谊关系。

11月29日,分院与长安镇人民政府及长安司法所签约成立了“行政管理教学实践基地”和“法律教学实践基地”。12月8日,分院又和海宁市人民法院联合承办了东方学院与海宁市人民法院的“法律教学实践基地”及“海宁市人民法院司法审判理论研究基地”签约揭牌仪式。目前,这两个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已经正式开展活动。长安镇司法所正和分院合作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尝试。12月14日下午,分院举办第四届模拟法庭。海宁法院高度重视,不辞劳苦地派出三名中层干部(专职法官)亲赴现场观摩指导,使模拟法庭的审判水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除此之外,分院保持了和杭州禾泰律师事务所传统的合作关系,邀请到了嘉兴市律协副会长王维斌先生莅临学校,指导工作。

C.第二届法政文化月

为营造气势,增强效果,活跃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学习,分院秉承在文华时期的优良传统,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集中在一个月内连续开展了第二届法政文化月。

文化月自11月18日开幕,至12月29日圆满闭幕。40余天里,共进行了12项包括法学与行政管理两个专业,涵盖校内理论与校外实践两个领域的学生活动,内容包括三场法学学术讲座(一场外请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友德教授,两场自己老师主讲)、一场司法实务知识讲座、第四届模拟法庭、第三届全院法律知识竞赛、两场实践与理论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司法考试表彰、普法宣传、与结对共建单位联谊、法政师生新春联欢会等。第二届法政文化月的圆满举办,使得法政分院不仅恢复了文华时代的活力与胆识,也振奋了同学们的精神与信心,而且还为分院“走进海宁、融入海宁、服务海宁”创造了条件,为分院进一步地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基础。

(3)司法考试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是对在校法学学生专业水平的大检验,也是法学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自国家在2008年度允许在校生参加司法考试以来,分院成绩逐年提升。今年,在2007级参考的60余名学生中,共有22名同学一举通过考试。平均通过率达30%以上,远

远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与省内其他兄弟院校不相上下。分院对这22位同学及时进行了表彰奖励,为明年2008级同学的参考开始秣马厉兵,早作准备。

总之,法政分院自迁入长安新校区以来,从容规划,稳扎稳打,使各项学生工作平稳有序地陆续展开,而所有的学生活动又紧紧围绕着学生培养、学术训练的中心,都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密切结合,富有学术性书卷气,体现出了东方学院作为一所大学所应有的品味与特色。

3.分院的教师工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分院教师从开学以来克服学校搬迁,路途变远的困难,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节课,从未出现过教学事故,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分院在教师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是以下三点。

(1)机构建设

分院教职工19人(其中教师16人,院长、副院长由教师兼职、总支副书记、办公室主任、辅导员各1人),目前全勤在岗。大家团结友好,和睦相处,氛围良好。

开学初,经过领导班子商议和民主推选,分院分别组建起了法学教研室、行政管理教研室、思想政治课教研室。分别正式发文,任命了三位教研室主任。

开学初,分院还按照教研室主任的程序产生、任命了工会负责人。

分院每周由办公室进行考勤工作,本学期所有教师都是全勤上岗,无一病假事假。 (2)思政课教学改革

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分院及时多次地召集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会议,商议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现在老师们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积极完成了本学期初步教改的任务,并且为下学期的教学改革作好准备。

(3)法学及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工作

本学期,法学和行政管理两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在师资相对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分院的精心组织和教师们的忘我投入,均已基本顺利完成,各项教学秩序平稳。

在稳定教学秩序的同时,法学和行政管理两个专业在分院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和建设活动,通过多次研讨和积极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法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了法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启动了法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库建设、拓展了法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分院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型法学和行政管理人才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二.2011年工作思路

法政分院在2011年的总体工作原则是“正常教学,深化教改,顺利毕业,促进就业”。

围绕这个原则,分院工作初步设想沿迎接评估、制度建设、深化教改、法学论坛、论文答辩、思政党建、毕业就业、校友聚会的思路开展工作

1.迎接评估

接受国家教育部的合格评估,将是学院的头等大事。分院将毫无疑义地执行、配合学校的指令,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任务。

2.制度建设

随着分院的发展,各项工作都需要有制度的指导与制衡。分院在下学期将把各项制度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3.深化教改

分院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争取各类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为动力,不断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4.法学论坛

每年5月份的东方法学论坛,是分院自2007起在文华校区就创造出的学术品牌。2011年5月,适值举办第5届本论坛。分院将花大力气,多请名家,多办讲座,用多种活泼踊跃的形式,办好本届论坛。

5.论文答辩

因为2007级分处下沙的原因,加之第一年与财院本部相分离的原因,明年2007级的毕业论文答辩将与以前三届不同,将是前所未有的困难。所以,分院务必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6.思政党建

思政党建工作,只要做得好,就是团结人,凝聚力量的重要武器。所以,分院在这方面将继续加强,不断探索新的更加行之有效,适应时代的思政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7.毕业就业

学校工作的根本出路是学生建业。下学期,分院必须继续多做毕业生工作,主动从多方面寻找契机和突破口,努力促进学生就业,提高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我们基本的设想是“抓三促二”,抓三即抓好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和进律师事务所的三件工作,促二即努力促进出国留学和自主创业。但这两条出路在分院历届毕业生中的比例都很低,不能作为主流。

8.校友聚会

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也为了分院长远的发展,还为了给历届毕业校友和在读同学们创造交流沟通的平台,分院决定明年着手建设各地校友会。

三.目前的困难和期望

目前,分院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制约着分院工作的开展,从长远看,还将影响和妨碍分院的发展提升。其中,最突出的困难就是人手不足,师资不够。无论是法学专业,还是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师资的困难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师资与学科门类的设置不配套。有一些大的二级学科,分院仍然没有相应的师资,只能由其他专业课教师兼任;二是师资数量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如经济法这样的全校性基础课。目前,各专业老师对自己的专业课教学课时已经应接不暇,很难再腾出手来,兼挑全校性的基础课。行政管理专业目前总共只有3位教师,其中一位还是博士在读,另一位还兼学校其他分院的领导职务,真正能够独立教学的只有一位老师。缺乏足够的师资,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影响到对外的合作共建和许多工作。这种问题不能长期依赖于从下沙本部外聘教师(因为这样毕竟使分院丧失了对该任课教师的许多指导领导权能,而且下沙法学师资也不宽裕,可供聘师资数量很少)。因此,期望学院能够尽快启动引进新教师,补充师资队伍的工作。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法政分院

2010年12月28日

法政分院学生会工作总结书

法政学院工作总结

法政系分工会工作总结

分院学生工作总结

人民医院分院工作总结

分院上半年工作总结

医学分院工作总结

法政学院

经济法政学院外联部工作总结

法政学院社会实践部工作总结

《法政分院工作总结.doc》
法政分院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