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档

2020-03-01 20:42: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从杜拉的梦看精神分析说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汉语言文学(5)班

姓名:黄琳

学号:20090101051

2内容摘要:一个十八岁的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少女杜拉,有过矛盾、焦虑、怀疑、惶恐。按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说,是由于她儿童时代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成年后的感情体验所导致的。通过杜拉向弗洛伊德描述她日常生活中反复做的一个梦来解析她内心世界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说是潜意识领域中被压抑的思想活动,是她内心最真实最原始态的想法。当她的内心被剖析出来,毫无遮拦的暴露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时,她又是如何的反应?她的日常行为动作是不是真如弗洛伊德口中所说的是“性压抑、潜抑”等的原因所导致?学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后可以让你有更深层次的去了解自己的一些行为背后的秘密。

关键字:潜意识潜抑 奥狄普斯情结性心理

这个世界上最缜密的事物莫过于人的内心。对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的了解,并不仅仅只是通过观察人的日常生活能够完全得知,必须还得通过了解人的内心隐蔽的心灵内容,诚然,这些隐蔽的内容同个人的儿童时代的生活,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也息息相关。当然也包括这里所谈到的梦,必不可少的成为剖析的一种方式。

梦一向被视为不可思议或不可用科学知识来认知的一种现象,而科学也只不过是解释现实生活的一种方法之一。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对梦的解析——人类潜意识的发现!十八岁的杜拉是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少女。“歇斯底里”这一是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是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通常用于形容对事物的极度情绪。折射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可以用“性压抑、焦虑、潜抑、投射”等词语来概括形容女性焦虑与投射的发泄。在《少女杜拉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杜拉就是这一特征的再现。她在梦中与现实生活中的反应再一次证明了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与歇斯底里的阐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梦的生活

①是我们心灵在睡眠的状态下从事工作的方式。”在文章中出现这样一句话“杜拉在头脑中出

现了一个周期性的,反复出现的梦”这个梦并不是说是巧合或是偶然,并不是无意义的。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

②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是一种愿望的

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为精神动作的长链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的错综

③复杂的理智活动而建造起来的”

杜拉的梦是具有潜意识的,它透露出主人公对其父亲以及K先生的态度和对她儿童生活经历的反映。文章中这样描述到“有一栋房子起火了。我父亲站在我的床边,并把我叫醒。我赶紧穿上衣服,母亲要停下来抢救她得珠宝盒;父亲说:‘我不愿意让自己及我的两个孩子为了你的珠宝而烧死。’我们乃匆促下楼梯,而一到外面,我就梦醒了。”这一段话语中我发现几处异常的地方:第一,房子起火了,但在之前弗洛伊德询问她时,杜拉说家里从未失火 过,可以说这是一个假定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杜拉是依据自己的意愿,也可以说是潜意识来安排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这里的事件并不是无厘头的,相反的如前面提到过的是杜拉,一个少女内心真实想法的再现。火与水是相对的,除了与此相对以外,它也直接代表着爱情,就如成语“欲火焚身”,即房子起火是杜拉欲望升起的体现。潜意识的幻想或者说①

② 转引弗洛伊德 释梦[M]伦敦1913年英文版第一章

③ 转引弗洛伊德 释梦[M]伦敦1913年英文版第103页

属于潜意识并且形成于潜意识,或者更常见的它们曾经是意识层面的幻想,白日梦,且已经被有目的地遗忘而为潜抑作用驱人意识界中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类,特别是具有某种强烈愿望而被社会道德规范所压抑的人,即所意识到自己与社会道德观相违背的,意识到自己在某种领域的犯罪心理。若其中有一个人对其的犯罪心理进行心理分析,这无疑是对这一罪行寻找到一个恰如其理的出口。这样就可以使自我由于那些意识而感到的罪恶感,甚至是对已犯下的罪恶而心安理得的宣告无罪的释放。这也是为何后来的杜拉会信任弗洛伊德并告知其压在心底的秘密的原因之一。第二,站在她床边的并把她叫醒的不是常人所认为的她母亲,而是她父亲。首先可以说这是杜拉内心的一种愿望的表达,她希望父亲小时候一样对她关爱备至,时时刻刻在身边保护她。以免受于K先生的爱,也让父亲和K夫人在一起的心理。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奥狄普斯情结”(它象征着父子之间对他们的爱的对象——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不可调和的,以及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竞争)视作是青少年对当代不满情绪和反叛行为的基础和主要原因。“奥狄普斯情结”是孩子与其父母的关系以及他后来发展的一个中心事实。弗洛伊德在对付这些问题时寻求了解这情结所特有的感情、形象关系。这情结本身造成了性冲动和屈从于父母权威之间的基本张力,这样就很好的能理解当初杜拉是在父亲的劝说下才来拜访弗洛伊德并接受治疗的原因了。第三,得知起火后,“她是赶紧的穿上衣服”,“赶紧”这一词语可以很形象的概括出杜拉当时的心理反应,她没有像母亲那样“赶紧”去拿自己珍贵的物品,相反的,可以看出“衣服”在她眼中并不仅仅是遮盖肉体的衣料,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保护自我内心的条件性反射。就像平时你用手在别人眼前晃动时,人的眼睛会条件性的眨动个不停,这是保护眼睛的一种物理表现。一样的道理,因为杜拉内心有不想让别人理解的秘密,似乎害怕自己的隐私会公诸于世,自己的那些“罪恶的想法”会暴露在世人面前。柏拉图认为,在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看不见藏着野蛮的,野兽般的因素。在酒肉饭饱的作用下它把廉耻和理性,老成侍重和道貌岸然的人,也隐藏着某种可怕的,非法的和野蛮的情欲„„之所以如此紧张的穿上衣服,也是对其性心理的掩饰的表现。可以理解为“象征性动作”,弗洛伊德把人们不由自主的,潜意识的,不经大脑的或漫不经心的动作称呼为“象征性动作”第四,“一到外面,她得梦就醒了”,这又是因为她早先与父亲或是K先生的交往中造成的潜抑性,使她对K先生的爱,带给她得并不是幸福与快乐,更多的是罪恶,是恐惧和愧疚。因为曾经她对父亲也过与K先生相似的感受。使得她想逃离,逃离这个让她感到罪恶的地方,她希望和父亲一块离开这儿,让父亲离开K夫人,她摆脱K先生。愿望达成,她得梦也醒了。在房子失火时,其中的情景清晰可见,而当逃离那所束缚她得心灵的枷锁时,梦也就醒了。琼斯(Ernest Jones)曾说:“我们对于一个人应持有的基本感情,即其爱情的态度,若没有半点认识,则要去了解她的心灵,以及其人格的主脉,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很少有像爱情那样,能够对一个人的心灵的和谐,加以如此严厉的考验。所以再也没有什么能在爱的领域中所见到的各色各样感情的反应,可以深刻的,毫无保留的把一个人的人格内涵显露出来。”杜拉对父亲及K先生的爱情既矛盾又痛苦因为不该而得不到的痛苦,因为遮掩而害怕显露的痛苦。通过梦她才得以离开这个梦魇。只有潜意识的愿望或深入潜意识的愿望,才是形成梦的主要动力。梦④

⑥⑦⑥⑤④ 转引L`福乌尔两代人的冲突·大学生运动的性质和意义[M]1969(1)转引 柏拉图柏拉图著作集[M]第三卷第一部分 莫斯科 1971年俄文版第391页引自 弗洛伊德著 文荣光译少女杜拉的故事 [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6-12(1)第61页 引自 [奥]弗洛伊德等著(台)廖运范译弗洛伊德自传[M] 2005-10

成了她解脱的一种方式。“解脱作用”一直存在。前面提到过,她连续四天做着同样地梦,杜拉梦里的这些情景的反复出现,只不过是她潜意识的幻想,是用这一途径而成为其生活情景动作的而折射出一种失败。正是由于现实的愿望——离开这里,并未得到实现,才使她一次有一次迫切的希望可以离开,只有在梦中她才可以将这种愿望达成事实。所以这个梦一直持续到她和父亲离开为止。梦结束了,不再出现。

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卷入一种所谓的“成人”的“畸恋”当中,她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这是某位翻译弗洛伊德作品的作家说过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无辜”可能是就某种程度而言,“受害与受益”也没有太过于严谨的界限。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也许都有某种冲动,无时无刻不在寻找一个发泄的出口。承认潜意识中的无意识在每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性,反对仅把心理归结为有意识的活动,强调无意识在个体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企图认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但永远不能被人所认识。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本身要如何做到弗洛伊德所提到的“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关系,才是值得我们思索和考虑的一件事。在《少女杜拉的故事》体现出来的少女杜拉的心理可能是许多女孩都曾有过的,而不需要觉得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心理想法而感到自责与愧疚。休谟曾经说 过:“理智是并且只能是情感的奴隶,除了可以服务和服从于感情外,不应当去追求任何职位。”理智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够给予我们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去对待我们的潜意识,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压抑了一个人应具备的正常心理的发展。唯有以一种科学的,超然的,客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潜意识的冲动,才能避免自己的心理误入歧途,才能以很好的姿态去解决它带给我们的困忧。

约翰·布劳恩断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与其说是以哲学家的抽象思维为基础的,不如说是以病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的具体材料作为根据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对人性的研究,一方面,他得“泛性论”的主张 ,将人的所有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内心世界均归结于“性心理”的再现,这无疑是太过于绝对化的概括;另一方面,揭示人的心理欲望、人的行为意义以及文化和社会教育对人今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心理反应的意义。在我看来,这是值得一说的。在《少女杜拉的故事》中对杜拉梦的剖析,即一连串的儿童生活、成长经历以及心理反应的真实再现。再现出杜拉潜意识中的自己。潜意识的幻想是所有歇斯底里症的前身,歇斯底里症只不过是经“转变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潜意识的幻想,并且只要症状是属于身体上的变化,它们常常是从本来属于意识层面的幻想所伴随的性感受而衍生出来的。这也就成功的解释了杜拉的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1] 少女杜拉的故事[M] 弗洛伊德著 文荣光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6-12(1)

[2 ]弗洛伊德的使命[M][美]埃利希·弗洛姆著尚新建译 王炜校三联书店出版(根据美国哈帕与罗出版公司1972年版译出)

[3]弗洛伊德自传[M][奥]弗洛伊德等著;(台)廖运范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10(1)

[4]精神分析与新弗洛伊德主义[M]〔苏〕 B.M.雷宾著 李金山 吴建飞译 常富英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根据苏联政治文献出版社1977年出版译出) 1988-11(1)

[5]精神分析引论新讲[M]西·弗洛伊德著 苏晓离 刘福堂译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7-1(1)(根据纽约W.W诺顿有限出版公司1965年英文版译出) 11⑩⑨⑧

⑩引自 弗洛伊德著 文荣光译,女杜拉的故事[M] 1986-12(1)第53页 引自[奥]弗洛伊德等著(台)廖运范译弗洛伊德自传[M]方出版社 2005-10(1) 转引约翰·布劳恩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德的门徒[M]摩1961年英文版 第179页

引自 弗洛伊德著 文荣光译少女杜拉的故事[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6-12(1)第105页11

弗洛伊德与催眠术

弗洛伊德名言摘抄

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浅谈弗洛伊德的“梦”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整理)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研究综述

作家与白日梦 弗洛伊德

关于弗洛伊德的名言

《弗洛伊德档.doc》
弗洛伊德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