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0-03-03 02:57: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胡文英

中国古典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其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可谓重“言”(语言材料)而轻“文”(人文价值)。重“言”却低效,学生不能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轻“文”致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不可即。究其原因,一是中考“指挥棒”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降低了古诗文考查难度,并且只考课内,还规定了基本篇目。这就无怪乎教师课内古诗文还要“选择”讲,“游刃有余”于上述两种课型了。“指挥棒”也导致教师不肯深解教材,古诗文人文素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心中“无底”,也就无从“教”起。二是教师理念守旧,不肯与时俱进,总抱着传统教法“以不变应万变”。也有人视“价值观”形成为教育的“副产品”,于是“顺其自然”。三是“言教”具有可量化的“硬要求”,即考试成绩;所以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充斥着课堂。 《新课标》的颁布无疑是为古诗文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使古诗文的学习回归了本真。新课标注重的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对诗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体把握”即可。 下文谈谈作为教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实施方面的策略。 1.变死记硬背为吟咏玩味

死记硬背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吟咏玩味必定给学生带来快乐情趣,促其自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吟咏玩味到如出己口,应试也就不成问题。 2.变“说文解字”为“授之以渔”

“说文解字”,字字落实,教师苦矣,学生收获微矣。为其自得,应变教师“说文解字”为学生“咬文嚼字”。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点拨,“授之以渔”。如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整体注释的,要据此落实关键词的含义;只注释关键词的,要前后贯通全句意思;没有注释的词句,要结合语境探究意义。如《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罪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中两个“效”字课下无注,但联系语境不难看出,前为名词“责任”之意,后为动词“完成”之意。再要根据大语境(如课文主旨)推断。如《陈涉世家》中“弗胜,守丞死,乃如据陈”一句中“弗胜”的主语是什么,有说为义军,有说为守军。一些教参所谓鼓励学生多元个性解读,模棱两可。其实,结合文本表现的义军浩大声势看,后者才妥。还要教学生根据文本所写地域环境理解。如《岳阳楼记》中“虎啸猿啼”的解读,就要考虑洞庭湖地区是不是虎猿生活之地;其实,所谓“虎啸猿啼”只是形容“阴风怒号”之声而已。

3.变架空分析为讨论探究

由于薄“文”,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上乘之法是变教师架空分析为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岳阳楼记》,可让学生以结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斯人”至关重要。从上文看“斯人”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同道呢?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会使学生肃然起敬;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分析,“斯人”暗指同道好友滕子京。作者不忘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勿因“谪守”而“以物喜”“以己悲”的良苦用心会令学生怦然感动。再如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抓住“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提问:“一般情况下‘负者’走累了,要‘休’;‘行者’高兴了,会‘歌’。那么把原句改成‘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如何?”通过讨论,明确:“负者”会“歌”、“行者”要“休”,皆因被醉翁亭美景吸引,于是“负者”“得意忘累”,“行者”“得意忘行”。讨论探究与架空分析比起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学会因“言”悟“文”和据“文”赏“言”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4.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古诗文巩固练习,依然“题海战术;,令学生倍感苦恼。如能适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体验,益于学生自得。譬如背诵,《陌上桑》中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可让学生以哑剧表演;《答谢中书书》语言精美凝练,可用对对联的形式,由学生一人出上句,一人对下句,或反之;许多古诗词本是歌词或又谱新曲,采用学唱歌曲的效果不亚于反复背诵。再如综合练习,引“开心辞典”进课堂,设置词句理解、行文思路、表情达意等一系列问题由学生闯关,优胜者即评为“语文之星”,对于巩固理解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人文素质的效果也绝不逊于“题海苦练”。

总之,学问之道,贵能自得。“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要灵活运用“四变”之法,引领学生自得其中。

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古诗文阅读教学

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二个重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阅读教学E学实施策略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古诗文默写策略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选择

《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doc》
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