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研讨

2020-03-02 06:37: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泾阳县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一、中考语文试卷简介

(一)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结构和分值

1、试卷结构

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四部分组成。合理分配主客观试题比例提高了考查效度和信度。 2.分值比例 (2008—2009年)

全卷共22小题,满分为120分。

(1)积累和运用部分共5小题,计15分。约占12.5%。

(2)综合性学习部分共1小题,4个子问题,计9分。约占7.5%。

(3)阅读部分共四大题,15小题,计46分。约占38.3%

(4)作文部分共1小题,计50分。约占41.7%。 (2010—2011年)

全卷共23小题,满分为120分。

(1)积累和运用部分共6小题,计17分。约占14.2%。

(2)综合性学习部分共1小题,4个子问题,计7分。约占5.8%。

(3)阅读部分共四大题,15小题,计46分。约占38.3%

(4)作文部分共1小题,计50分。约占41.7%。

(二)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题量和难度 1.题量控制

(1)阅读量。整卷总文字量为5200字左右,其中积累和运用900字左右、综合性学习500字左右、阅读3700字左右、写作100字左右。

(2)合理控制答题量。总答题量控制在1400字左右。 2.难度预估

易、较易、较难、难四种难度试题的分值比约为3:3:3:1(2008—2009年),4:3:2:1(2010—2011年)。容易题分值有所增大,主要是照顾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二、关于阅读部分的考查

(一)阅读类型及分值 现代文阅读:

小阅读:12分 说明文、议论文 大阅读:18分 散文、小说 文言文阅读:

诗歌:4分 课外诗词

文言文:12分 课外、课内外对比

(二)呈现特点 主要特点一

规范科学:能力层级明确,题干表述准确 2008年诗歌鉴赏试题,如下:

(1)说说诗句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点评:能力层级明确(炼字赏析),题干简洁准确,难易适中。 主要特点二

考点相对稳定 :突出信息搜集 ,突出筛选提取 ,突出语言品味

主要特点三

选材上凸显 :风土人情 ,地域文化特色 如《紫阳腰》、《古蜀栈道》等 主要特点四

与课本紧密衔接 ,引导日常课堂教学

(三)、专题探究及复习专题一:说明文

1、中考命题分析

命题点1:说明对象及其特点、作用。(重要)

命题点解读:近年来对说明对象及其特点、作用这三个考点总是合在一起考查,题目中给出了说明的对象,考查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考题分析:2009年《我国的太空植物》第八题,三分 2010年《秦岭》第八题,三分 应试方法: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命题点2: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核心)

命题点解读: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 考题分析:2008年第九题,三分 2010年第九题,三分

应试方法:找出运用的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联系文章具体回答 命题点3: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命题点解读:考查学生对三种说明顺序的掌握 考题分析:2009年第九题,3分

应试方法: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掌握准确的答题格式 命题点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命题点解读: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一般让学生划分层次 考题分析:2008年第七题,2分 应试方法:熟悉说明文的三种结构形式

命题点5: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重要) 命题点解读: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考题分析:2010年第十题第一小题,2分

应试方法:联系文章内容,了解所用词语的含义,再分析其作用 命题点6:语言特点(核心)

命题点解读:考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考题分析:2010年第十题的第二小题,2分

应试方法:能够客观的、准确的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主要抓住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命题点7:实践运用(重要)

命题点解读: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的把握,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考题分析:2008年第十题,4分 应试方法:了解并掌握说明对象的具体特点,联系实际并要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依据。 命题点8:信息甄别(核心)

命题点解读:考查学生阅读的细心与认真

考题分析:2008年第八题,3分 2009年第十题,3分 2010年第十一题,3分 应试方法: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注意抓住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复习策略

(1)给学生系统归纳文体知识 (2)找寻规律,总结答题模式 专题二:散文

1、中考命题分析

命题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要点(核心)

命题点解读: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的内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考题分析:2008年第十一题,2分 第十二题,4分2009年第十一题,2分第十三题,3分

应试方法: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命题点2:理清文章脉络(重要)

命题点解读: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应试方法,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命题点3:把握顺序

命题点解读:1 连接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2 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放回原文中可选择的地方。

应试方法:1 注意审题,注意审题、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2 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 命题点4:结构和主题(重要) 命题点解读:1 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好处, 2 这句话(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 联系全文,指出某物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应试方法:1 分析散文的结构,要明确其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作用

2 概括主题要抓住体现作品主要事件、反映作者情感取向的关键句 命题点5:品味语言(核心)

命题点解读:包括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词语的妙用和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考题分析:2008年第十三题,4分 第十五题,4分2009年第12题,5分第十五题,4分

应试方法:对于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或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判断。

命题点6:表达方式

命题点解读:主要的3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应试方法:认真把握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不同的作用 命题点7:表现手法(核心)

命题点解读:考察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三年分析:2008年第十四题,4分 2009年第十四题,4分 应试方法: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命题点8:发展性考题(重要)

命题点解读:主要是仿写,续写或者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应试方法:1 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 3 语言要流畅,不能有病句。。

2、复习策略

(1)给学生系统归纳文体知识 (2)找寻规律,总结答题模式 专题三:小说

1、中考命题分析

命题点1:把握文意。(重要)

命题点解读: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 考题分析:2010年第12题,三分

应试方法:1 时间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 2 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命题点2:品析语句(重要)

命题点解读:体味重要语句的语境意、特殊含义、言外之义及其传达的感情,并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

考题分析:2010年第十四题,4分。

应试方法:结合文意,合理作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命题点3:评价人物(核心)

命题点解读:品味、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 考题分析:2010年第十三题,4分。

应试方法:1 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任务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命题点4:揣摩写法(重要)

命题点解读:对小说的写作技巧进行评价和赏析。 考题分析:2010年第15题,4分。 应试方法:应从结构内容等多个角度思考。 命题点五:感悟体验(核心)

根据小说内容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进行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考题分析:2010年第16题,4分。

应试方法:准确把握文学作品内涵,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2、复习策略

(1)给学生系统归纳文体知识 (2)找寻规律,总结答题模式 专题四:议论文

1、中考命题分析

命题点1: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

命题点解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能正确理解、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应试方法: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大多数为一个明确的判断句式,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达着作者完整的看法,在文章中表现为总结句、概括句等中心句形式。 命题点2:确定论据,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核心)

命题点解读:能辨析为证明论点而使用的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与论点的关系;能根据需要概括论据和为文章补写恰当的论据。

应试方法:论据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古今中外的所有事例都属于前者,所引用的名言、诗句、格言以及比喻、对比等阐述道理的句子,都属于后者。 命题点3:分析论证过程,把握文章结构。(重要) 能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使用的各种论证方法、论证过程。 应试方法:阅读时要找到文章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看论据具体论证了哪些观点、是如何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捕捉到了论证的方法。 命题点4:探究语言。(核心)

命题点解读:能结合文章整体,根据具体的词语或句子探究文章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

应试方法:仔细体会论证语言在表述作者观点时的准确、严密。同时,联系语境,认真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用,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见解。 命题点5:拓展感悟。(重要)

命题点解读:能从文章的观点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联系实际进行拓展。

应试方法:有明确的观点,赞同什么、不赞同什么必须很清楚,能够联系自己积累的知识,用恰当的句式把自己的感受具体地表达清楚。

2、复习策略

(1)给学生系统归纳文体知识

(2)找寻规律,总结答题模式 专题五:文言文

1、中考命题分析

命题点1:朗读节奏划分。

命题点解读: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读节奏。

应试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果是相连的诗句,要考虑到上下句中字词的对仗,节奏的一致。如果是较长的一句话,则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

命题点2:实词。(核心)

命题点解读:理解常见文 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题分析:2008年第16题,3分;2009年第16题,4分;2010年第17题,4分。 应试方法:了解常用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命题点3:虚词(核心) 理解常见虚词词义及用法。

考题分析:2008年第17题,2分;2009年第17题,2分2010年第18题,3分。 应试方法:识记重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命题点4:翻译句子(核心)

命题点解读: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考题分析:2008年第18题,4分。2009年第18题,4分; 2010年第19题,4分。 应试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了解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命题点5:整体感知,概括文意。(核心) 命题点解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题分析:2008年第19题,3分。2009年第19题,2分。2010年第20题,3分.应试方法:在通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文章的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

2、复习策略

(1)给学生系统归纳文体知识 (2)复习思路 专题六:古诗词鉴赏

1、中考命题分析

命题点1:炼字品析。(核心)

命题点解读:炼字品析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考题分析:2008年第20题,2分。 2009年第20题,2分。

应试方法: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的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命题点2:内容理解(重要) 命题点理解: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

应试方法:只有先弄懂诗词所写的基本内容,才能进而想象其画面,体味其情感,感知其形象,领悟其主旨,才能进一步踏入审美的妙境。理解,是赏析的前提和基础。 命题点3:描述画面。

命题点解读: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应试方法: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描绘。

命题点4:情感体味。(核心)

命题点解读: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 考题分析:2008年第21题,2分; 2009年第21题,2分; 2010年第22题,2分。

应试方法:明确诗歌的题材。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 命题点5:主旨体会:(重要)

命题点解读: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 应试方法: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解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 命题点6:景物描写。

命题点解读:主要考察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要求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加以概括。 应试方法:景要与情结合。 命题点7:表达赏析(核心)

命题点解读:对古诗词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语言表达的赏析。 考题分析:2010年第21题,2分。 应试方法:看清题目设问的角度。

2、复习策略

(1)给学生系统归纳文体知识 (2)找寻规律,总结答题模式

1.诗歌鉴赏的复习不可盲目求全,应该选择重点。复习的重点应该是绝句、律诗和一些简短的现代诗歌。应该多读一些爱国诗篇、写景抒情的诗、送别诗等。对叙事诗、抒情诗的复习不可或缺,但尤以复习抒情诗为重点。

2.要分门类别地归纳总结古今诗歌的体裁特点及相关常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赏析。赏析时,要注意结合作者生平、作品时代背景,注重情感体会,注重对诗文中关键性词语的分析,前后联系,深入挖掘,避免对诗歌中的词句只作字面浅层理解。

3.进行长期的训练。也就是平时要多读多练,不能期望考试时的突击和临阵磨枪。“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理解赏析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对提高鉴赏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4.诗词鉴赏的考查题往往还会涉及一个人的阅历,阅历越丰富,就越能够较好地鉴赏诗词。所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也是答好诗词鉴赏考查题的知识储备之一。

5.理解和把握一些常用的诗歌意象内涵、赏析术语等,对精练、深刻地回答诗歌鉴赏题也非常重要和必要。

(1)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离别、游子; 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凄凉悲愁 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高洁隐逸 杜鹃、磁针——坚贞

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思乡 青鸟、鸿雁、雁足、尺素——音信、书信 白雪、玉壶、冰心——高洁 (2)常见的人物意象特点: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爱恨情长的形象。

(3)诗歌风格术语主要有: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豪放、苍凉、含蓄、婉约、沉郁、恬淡、清新、明丽、凄美、明快、秀美等。 (4)语言特色术语主要有:

凝练、简洁、幽默、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富有音乐美、有感染力等。 (5)反映诗人心情的术语主要有: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仰慕、惆怅、豪迈、恬淡等。 (6)表达效果术语主要有: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意境雄阔、意境清新、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等。

三、找准病症

1、提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2、概括表述能力差

3、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手法等概念模糊

4、文言文迁移能力差

5、就题答题,只有感性理解,没有理性分析。

6、点不清、不全。

四、总体复习思路

1、抓住文体,理清考点

2、逐项复习,归纳方法

3、选好例题,巩固训练

4、重视讲评,反思提升 扎扎实实教

认认真真练

反反复复思

灵灵活活答

祝大家教有所成!

谢谢!

中考研讨发言稿

中考研讨心得体会

中考研讨心得体会

体育中考研讨

徐中考研讨

中考研讨心得体会

中考研讨心得体会

中考英语复课研讨

中考研讨 简 报

中考历史复习研讨

《中考研讨.doc》
中考研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