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03-03 06:38: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之前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开幕式当天胡锦涛总书记的提出的口号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十年,我国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几个重要指标。

A.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GDP47.3万亿,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从十年前的世界第六升至第二,不仅总量大了,人均也多了(先把蛋糕做大,每个人能分到的量才能更多)。2011年人均35181元,十年前只有四分之一。 B.国家财力:2011年我国财政103874.1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4.5倍。 C.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十年前不到三千亿美元,到2011年已突破三万亿美元,连续六年世界第一。

国家财力雄厚了,百姓的生活自然越来越好了,这十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十年,我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11年城镇人口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新增加的就业人数超过一亿人。这十年,我国构建了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络。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三步走 1981——1990年:GNP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贫困到温饱)

1991年——20世纪末:GNP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温饱到总体小康)

2001——20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三步走

2001——2010年:GNP翻一番,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2010——2020: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20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并不是越快越好,还要注重可持续(能源、资源有限),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弱势群体,注意缩小收入差距。也就是我们说的科学发展观。

(1)总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农民增收(消费),农民工不需要背井离乡到处打工(春运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边疆民族问题能够有效解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的居住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④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1.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总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④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三大产业的划分 B.优化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B.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3.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节约型社会

生产上的集约(提高效益——低投入高产出) A.节约土地和水资源的农业生产体系 B.解约能源和原材料的工业生产体系 消费上的节省 (2)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金山银山”,绝不能以影响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绝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要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立法保障,强化经济杠杆作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没有意义。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时刻把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坚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完善制度安排相结合,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抓好民生领域的工作,要突出重点难点。要进一步抓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这个重大民生工程。抓住国家推动秦巴山区、武陵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机遇,创新扶贫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资金、项目等扶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大力整治空气、水、噪声、土壤等方面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特别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认真贯彻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搞好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更好地满足居民住房需求。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网,要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要立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深化各项改革。重庆要在改革方面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更快一些。我们要充分用好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平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先行先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通过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方式转变、民生改善、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作风转变。要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城乡要素交换、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社会管理等“六个统筹”,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直辖市管理体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机构改革和加强政府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向区县放权,给区县让利,让区县搞活。进一步完善重庆两江新区管理体制,为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提供良好体制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之,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 要着力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开放的广度和力度,决定着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度和程度。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方式转变、促产业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广泛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开放环境,推进开放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大力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推动形成以重庆两江新区为龙头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要加快两个保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渝新欧”国际物流铁路大通道,加快建设内陆口岸高地。要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相促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要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大力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实现与周边省市的互利共赢。 要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法治重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加强科学立法,严格行政执法,维护公正司法,引导全民守法,充分发挥法治在全市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更加注重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注重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更加注重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更加注重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切实重视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切实重视法律的有效实施,切实重视法律的引导、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全面推进全市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着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等,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切实维护稳定、和谐、安宁的社会局面。

实现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少说多干,实干兴渝,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谱写“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总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案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感想

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规划

关键词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oc》
我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