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版中低压配网技术原则

2020-03-02 18:30: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无锡市中低压配网规划技术原则

1 总则

1.1 为使无锡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和供用电技术业务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达到优化电网结构、保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改善电网经济性、合理使用资金、满足环保要求、促进技术进步、以信息化带动无锡电网的发展、提升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建设与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电网,特制订无锡地区电网规划与建设有关技术原则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1.2 本规定系根据国家、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和电力行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和导则,并结合无锡电网的具体实际和发展而制订。

1.3 本规定适用于无锡市中低压配电网内所有的输、变、配、用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基建、改造以及电网运行、用电管理和供电技术业务。无锡供电公司所属的各部门、单位都应遵照执行。 1.4 本规定所引用的各有关技术标准,均应是有效版本。 1.5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无锡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对个别特殊情况需要改变本规定所明确的技术原则时,应向无锡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说明情况,报请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但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无锡地区电网规划与建设的有关技术原则 城市电网规划导则

江苏省0.4kV~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3 名词术语

3.1 中、低压配电网范围

中、低压配电网是指由10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电缆、各类配电站、杆架变压器等组成分布面广的公用电网。 3.2 供电可靠性

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及可靠程度。 3.3 中性点接地装臵

用来连接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的电气装臵,由电阻、电感、电容元件或复合型式构成。 3.4 配电网自动化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采集并处理配电网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信息,实现配电系统正常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以及配电管理功能。 3.5 配电所

中低压配电网中,用于变换电压、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的供电设施,也称为变电所。配电站一般是将10kV电压变换为0.38kV电压。 3.6 开闭所

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的供配电设施,也称为开关站。中压配电网中的开闭所一般用于10kV电力的接受与分配。 3.7 环网柜

环网供电单元(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等)组合成的组合柜,称为环网供电柜,简称环网柜。 3.8 电缆分接箱

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的专用电气连接设备。常用于城市环网、辐射供电系统中分配电能及终端供电。 3.9 配电变压器

指将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压成为400V电压等级的配电设备,简称配变,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简称油变)、干式配电变压器(简称干变),按铁心材料可分为非晶合金、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等。 4 电压等级

无锡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标准电压等级如下: 中压配电网 10kV 低压配电网 380/220V 5 中性点接地

5.1 10kV系统接地方式为:线路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采用经接地电阻接地方式;线路以架空线路为主的采用可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5.2 380V/220系统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且应多点重复接地。 6 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应满足下列目标中的具体规定: (1) 电网供电安全准则。 (2) 满足用户安全用电的程度。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率≥99.90(全口径),城市电网用户供电可 靠率≥99.99% 6.1 供电安全准则

无锡城市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安全一般采用N-1准则,个别特殊重要地区采用N-2准则。 6.2 满足用户用电程度

电网故障造成用户停电时,允许停电的容量和恢复供电的目标时间如下:

(1)两回路供电的用户,失去一回路后应不停电。 (2)三回路供电的用户,失去一回路后应不停电,再失去一回路后应满足50-70%用电。

(3)一回路和多回路供电的用户电源全停时,恢复供电的目标时间为一回路故障处理的时间。

(4)闭环回路开环运行的用户(包括N供一备回路中的用户)环网故障时需通过倒闸操作恢复供电的,其目标时间为操作所需时间。

(5)考虑具体目标时间的原则是:负荷愈大的用户,目标时间应愈短。当配备自动化装臵时,故障后的负荷应自动转供。

特殊客户对电能质量可靠性要求超出电网现有可能条件时,应自行采取相关措施解决。 6.3无功补偿与电压调节 6.3.1无功补偿

(1)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和便于电压调整的原则,采用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方式。

(2)集中补偿在高压变电站内,有利于控制电压水平。 (3)分散补偿在用户侧,一般在用户低压侧集中补偿;对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宜单独就地补偿。用户无功补偿(电容器)应能随负荷大小按功率因数自动投切。高压供电用户其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且无功不得倒送。 6.3.2电压调节

(1) 配电网的电压偏移允许值 10kV:±7% 380V:±7% 220V:-10%~+7% (2) 电压合格率

10kV电压合格率目标为:≧99% 低压用户电压合格率为:≧98% (3) 通过在高压变电站10kV母线上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调节变电站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来进行电压调节。

(4)通过对架空线路进行电缆化改造或加大导线截面、缩短供电距离、平衡三相负荷、改变配变电压分接头等措施来减小电压降。 6.4短路容量

应采取措施对短路容量的增长严加控制,使变电站10kV母线短路电流控制在20kA以下。 6.5谐波控制

对含有谐波源的用电设备,应采取措施使其谐波满足国标GB/T 14549-93的规定。 7 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结构

中、低压配电网结构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开关站所、环网柜、电缆分支箱、主干网导线截面等应按配电网中长期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扩充接口或扩建余地。 7.1供电半径

7.1.1 中压供电半径根据实际情况按以下三种情况控制: (1) 主城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供电半径≦1-1.5公里 (2) 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区域≦3公里

(3) 非建设用地(如基本农田、山地、水面、生态绿化区等)

根据负荷实际情况核算电压降,供电半径可以适当放大,一般不宜超过6-8公里。 7.1.2 低压供电半径

(1)城市建成区≤150米。 (2)城郊结合部、镇区≤250m, (3)乡村≤400m,

目前各区域线路根据负荷的发展以及投资情况,逐步分年度改造达到上述标准。

7.2 线路分段:配电线路应根据线路的长度、负荷的密度和线路接入装机数量进行分段,一般分为3-4段。城市建成区线路按每分段≤6~8个接入点进行分段;其余线路按2~3公里长度进行分段。原则上每个分段控制接入装机容量在2000—3000kVA。

支线接入点超过10个或线路接入总容量超过3000kVA的支线应装设分支断路器;接入户数较少或支线长度超过1.5公里,原则上应装设支线断路器。

7.3 线路联络:联络线路的选择顺序如下: (1)不同变电所; (2)同一变电所不同母线; (3)同一变电所同一母线。 按照上述顺序选择联络线路应同时考虑选择不同负荷性质的线路。新建10kV线路原则上应和其他线路形成环网。 7.4 配网结构要求: 7.4.1 中压配电网应依据高压配电变电所的位臵和负荷分布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分区。分区配电网应有大致明确的供电范围,尽量按照行政辖区、道路网进行分区供电,一般不交错重叠(客户双电源线路除外)。分区配电网的供电范围将随新增加的高压配电变电所及负荷的增长而进行调整。

7.4.2中压主干网架要清晰可靠,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并规范化,新建主干线路和环网设备应按长远规划一次建成,随负荷的发展而插入新的电源点,网架的结构应基本不变。

7.4.3相邻变电站之间的配电网主干线,通过线路分段和联络设备形成环形网络,正常时开环运行,变电设备检修时线路一般能通过操作不对外停电,故障时能转移负荷,缩小停电范围。 7.5 中压配电网具体结构选择 7.5.1 中压架空线区域

中压架空线区域近期实现手拉手接线(附图1),根据需要逐步过渡到多分段多联络(附图2)。同时根据区域内供电可靠性以及负荷发展的要求,最终向网格式(四电源井字网架)(附图3)或N供一备(附图4)方式过渡。

部分供电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大用户末端集中负荷的区域适用多回路平行供电(附图4)的方式。 以上各接线结构中,手拉手接线结构一般适用于负荷密度较低(线路负荷率低于50%)的区域,如农村区域以及负荷增长未到位新建城区。多回路平行供电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较高,同时10kV大用户末端集中负荷的区域。多分段多联络(二分段二联络)接线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较高,负荷密度较高(线路负荷率高于50%,低于67%)的区域。网格式(四电源井字型)结构主要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高,负荷密度比较高(线路负荷率高于50%,低于75%)的区域。

根据规划无锡地区中压配电网应逐步形成环网,开环运行的原则。当环网线路负荷率低于50%时,环网形式一般采用双电源手拉手接线形式、三电源环网或平行线路供电的形式。其中平行线路供电尤其适用于线路末端存在大用户的情况。

当环网线路负荷低于50%,根据网络条件,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双电源手拉手形式可向三电源环网形式过渡。

当环网线路负荷达到高于50%、低于75%时,双电源手拉手形式、三电源环网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逐步向多分段多联络(二分段二联络)、网格式(四电源#字型)结构过渡,或者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决定向N供一备形式过渡或者分成两个环供电。 7.5.2 中压电缆区域

中压电缆区域根据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要求、近期采用单环(附图5)或双电源双辐射接线(附图6)为主。

远景逐步过渡到双环网接线模式(附图7)以及多回路平行供电模式、N供一备的模式供电。 具体应用条件:单环网及双电源双辐射接线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要求类同前述的手拉手接线形式,双环网模式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要求类同前述的网格式(四电源井字型)。

根据规划无锡地区中压配电网应逐步形成环网,开环运行的原则。当环网线路负荷率低于50%时,环网形式一般采用单环网接线形式或多回路平行线路供电的形式。环网线路负荷达到高于50%、低于67%时,单环网形式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逐步向双环网接线模式过渡,环网线路负荷率高于67%、低于80%,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决定向N供一备、平行线路形式过渡或者分成两个环供电。 8 配电网建设原则:

配电网建设遵循根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配网建设一方面考虑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规划达到全地区满足N-1要求,重要用户满足N-2要求;一方面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建设情况、配网投资、用户容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以下由高到底三个层次满足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最终逐步过渡达到规划目标。

1、网络结构应对所有配电设施满足N-1安全准则,检修不引起非检修段的停电,所有线段的故障可隔离,非故障段可短时恢复送电。

2、主干网络应满足N-1安全准则,主干线段故障可隔离,非故障段可短时恢复送电,支线故障可隔离。

3、网络结构应满足检修不引起线路全停,故障可分段隔离。 8.1 中压配电网的组网原则 对环网结线方式,每一环网回路最大电流不宜超过250A(约4000kVA)。根据不同的负荷性质,在考虑变压器负载率及同时系数后,单回线路配电变压器安装容量可适当提高。 8.2 具体线路容量控制: 8.2.1 10kV辐射型终端线路:

10kV单回路供电用户:客户装机容量160kVA以上至8000kVA。 10kV多回路供电用户:客户装机容量超过4000 kVA的10kV用户应尽量采用多回路平行供电模式。用户总装机容量必需≤80000 kVA,回路数不得超过10回线路。

10kV辐射型终端线路:单一客户线路装机容量不超过8000 kVA;多客户线路装机容量不超过12 MVA。多客户线路当线路负载率超过75%时,无论装机容量是否超过均需划供负荷。 8.2.2 10kV环网线路:

双电源手拉手结构、三电源环网结构:线路负荷率必须控制50%(即电流250A)以下,一旦线路负荷率超过50%,必须进行负荷划割或网络变换。在此负荷率控制的基础上,线路容量控制如下:

单一客户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4000kVA;多客户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6000kVA。

如果环网线路装机容量不超过4000kVA,且负荷率预计在2年内≤50%(即电流125A),允许在正式方案实施前,临时过渡装机容量可分别控制到6000kVA、8000kVA。一旦负荷率超过75%(即电流187A),必须进行相应的划供或网络结构调整。 双环网:线路负荷率必须控制67%(即电流333A)以下,一旦线路负荷率超过67%,必须进行负荷划割或网络变换。在此负荷率控制的基础上,线路容量控制如下:

线路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8000kVA,且每一分段的装机容量均需控制在3000kVA以内。如线路负荷率预计在2年内≤50%(250A),允许在正式方案实施前,整条线路临时过渡装机容量控制到10000kVA以内,在线路总装机控制的基础上,其中分段的装机容量可临时控制到4000kVA以内。

网格式(四电源#字型):线路负荷率必须控制75%(即电流375A)以下,一旦线路负荷率超过75%,必须进行负荷划割或网络变换。在此基础上,其线路容量控制与双环网相同。

N供一备形式:单一客户线路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8000kVA;多客户线路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12000kVA。多客户线路当线路负载率超过75%时,无论装机容量均需划供负荷。

在组网过程中,放射形型线路形成双电源手拉手、三电源环网结构时,如有条件进行适当的负荷分割,应达到上述容量控制要求。同时如线路负荷率超过前述的变化范围必须进行网络转化或负荷划供。

对环网结线方式,电缆线路区域内:

对新用户电源安排组网时,应注意尽可能避免环网回路线路迂回。已投运的“手拉手”环网供电的环网柜间、用户间出现新用户时,若线路容量未满,可采用电缆解口方法将新用户接入,但不宜过多地解口,以限制电缆中间头数量。 应用N供一备2形式的区域,每一环网回路的主环网节点一般不 超过6个,每一节点变压器装机容量控制在1500-2000kVA左右。环网主节点原则应为大用户或公用环网开关柜。

单台小变压器用户较多的供电区域,应适当设臵公用环网柜作为环网回路的主环网节点,由主环网开关引出的分支回路可适当设臵电缆分支箱供终端小用户。 8.3 400V低压配电网

400V装机容量开放:居民小区16kW—250kW及以下,其余16kW—160kW及以下。

8.3.1 低压配电网力求接线简单,安全可靠,一般采用放射型接线。规划形成以柱上变压器和配电所为中心,采用一条线放射式、两条线放射式以及树枝状放射式结构。

8.3.2 低压配电网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以台架变压器为单元,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架空线路不得超过中压架空线路的分段开关。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原则上按前述5.1.2控制,并保证末端电压在国标规定允许范围内。

8.3.3 市中心区低压线路应采用低压绝缘线(铜芯),主干线截面采用120mm2。旧城区成片改造时,宜采用低压绝缘线沿墙敷设方式或采用排管敷设电缆。新建小区原则上均采用排管敷设电缆。 8.3.4 市区中、低压配电架空线路为充分利用通道资源,应同杆架设,并做到同杆架设的线路为同一电源。

8.3.5 低压系统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零线截面必须与相线相同。低压架空干线和分支末端零线必须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允许超过10Ω。 9 10kV开闭所

9.1 10kV开闭所布点原则

10kV开闭所主要运用在电缆区域内,原则上在负荷密度较高的主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沿主干道两侧每隔500米左右设一座。 9.2 10kV开闭所选址原则

10kV开闭所宜建于负荷中心和两个变电站供电范围分界之处,原则上设臵在主要道路的路口及附近。10kV开闭所的建设应争取结合城市建设及有关用户的建设同时进行,为满足运行和检修条件一般设臵在地面上。

在个别负荷密集、占地条件受到严格限制的地区可根据用户负荷特点、环网要求,严格控制使用小型化的箱式环网柜、电缆支接箱。 9.3 10kV开闭所设计原则

10kV开闭所原则上采用典型设计,无人值班。

9.3.1 二进二环四出,单母线分段。初期单列一次建成,远景相同规模双列布臵。开闭所电源来自两个变电所或同一变电所的两段母线,可结合规划设臵环网分段点。开闭所进线、联络开关采用可切除故障电流的开关,出线开关可采用配网自动化功能,实现配网自动化。 9.3.2 三进二分段。每回母线出线4-6回,正常2条主供线路,1条备供线路。该类开闭所适用在负荷水平很高的区域,开闭所所址取得难度较大的区域,10kV出线困难的区域。 10 导线选择 10.1 10kV:

干线架空线:铝导线185。绝缘线240 支线架空线:铝导线120,70,绝缘线150、95; 干线电缆:400(铜芯),500(铝芯); 支线电缆:240,150,95(铜芯)。 10.2 400V:

干线架空线:120(铜芯);支线:95(铜芯)。 干线电缆:185 支线:70 220V接户线:新建或改造为铜芯50、

35、16。 11 配电自动化原则

11.1配电系统自动化定义及其目标

配电系统自动化:采用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数据进行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控、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系统。

配电自动化的近期目标是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优质、高效服务。 11.2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原则

坚持贯彻科技创新,近期、远期结合,考虑升级和发展,统一规划,局部试点,分步实施。

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条件:电源容量及分布点合理;10kV主网架已规划确定或基本形成,网络结构形成后不会被轻易打破;负荷增长基本稳定,线路供电能力可满足规划期负荷增长和负荷转带的需要。 11.3 配电自动化优先实施区域:负荷性质重要,环网供电电缆结构、分段合理的架空线网络或上述两者的混合网络为主。优先考虑在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城市中心区、外资集中的工业园。

11.4 配电自动化实施方式:针对不同的可靠性、区域和供电方式,实施不同的自动化方案。可先实施效益比较明显的配网GIS、馈线自动化、远方自动抄表功能,选用模块化设计的产品,采用分层结构及就地自动控制,便于功能扩展和现场升级。

11.5 一次开关设备应满足高可靠性、免检修、少维护(免维护)、可电动操作、能多次合分及预留与终端设备接口等要求。

11.6 通信通道原则上采用光纤。原则上新建电缆线路,特别是电缆线路供电的大用户,应在敷设电缆同步敷设一定芯数的光纤。 附件一:线路接线方式 附图1:手拉手接线方式

线路1母线1线路2母线2

附图2:三电源环网接线方式(架空线)

附图3:二分段二联络接线方式

附图4:网格式(四电源#字型)接线方式

出线母线1分段联络分段联络出线母线3母线2出线分段分段出线母线4附图5:N供一备模式中三供一备接线方式

附图6:多回路平行供电网络接线方式

注:多回路平行供电分为2种:

1、考虑线路之间互为备用既1供1备模式、N供1备模式。线路之间考虑互为备供容量。

2、线路之间不考虑备用情况,即其中联络开关取消。

附图7:单环模式1接线方式

线路1母线

1线路2母线2

单环模式2接线方式

线路1母线1线路2母线2

附图8:双电源双辐射接线(电缆)方式

线路1母线1

线路2母线2 附图9:双环网(电缆)接线方式

线路1母线1线路2线路3母线3母线2线路4母线4 附图10:N供一备接线形式1接线方式

线路1母线1线路2母线2线路3母线3开关站N供一备接线形式2接线方式 附件二:开闭所接线方式:

附图11: 二进二环四出开闭所接线方式

10kV开闭所二进二环四出

附图12:二供一备开闭所接线接线方式

线路1母线1线路2母线2线路3母线3开关站注:线路

1、3为主供线路,线路2为备供线路

供电公司中低压配网规划主要特点

低压居民用电协议()印刷版(5000份)

配网低电压治理技术最新版

姜虞供电局10千伏配网典型结线技术原则

技术监督工作报告(印刷版)

配网调度

中低压管道安装技术总结[1]

低压开关柜技术协议

配网综合治理报告

配网运维

《印刷版中低压配网技术原则.doc》
印刷版中低压配网技术原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